
聪明的投资者不会像其他人那样,赚那些短线利润并承受随之而来的巨额损失
本书针对的不是储蓄者和投资者所面临的总体财务策略;它只针对那些准备投入交易(或流通)证券的资金,即投入债券和股票的资金 ;
本书中的“现在”一词指的是1971年年底或1972年年初;
文中的备注仅为个人的理解与思考,不代表该书的观点,亦不保证正确;
投资操作是以深入分析为基础,确保本金的安全,并获得适当的回报,不满足这些要求的操作就是投机。
总述
-
“进攻型”或积极型投资者首先要遵循的策略,应该与防御型投资者基本相同,即以合理的价格,将其资金分别投入高等级债券和高等级普通股。
-
他还会把他的一部分资金,投入其他种类的证券,但每一笔这种性质的投资,都必须有充分的依据。
-
关于这一话题很难给出确切的论述,因为积极投资并不存在某种唯一的或理想的模式。其可供选择的领域十分宽广;其选择不仅有赖于投资者的个人能力和知识,而且同样地依赖于他的兴趣和偏好。
-
对积极型投资者最有用的总结是,指出他们不应该去做哪些事:
1.他们通常不会购买高等级的优先股,宁愿将其让给公司购买者;
2.他们也会会比那些等级较低的债券和优先股,除非其价格有相当大的折扣;
3.至于低等级债券,其折扣还应大得多;
4.他们宁愿让其他人购买外国政府债券,即使其收益率看起来相当不错;
5.他们还会小心对待各种新发行的证券,其中包括很有吸引力的可转换债券和优先股,以及近期利润状况很好的普通股。
二级债券和优先股
-
一级债券和二级债券的主要区别,体现在发债公司的利润和其全部利息费用的比值(利息保障倍数)上。
-
历史经验清晰的表明,仅仅因为其利率较高而购买某种缺乏安全性的债券或优先股是不明智的。(这里的“仅仅”一词意味着,这种债券的票面折扣不是很大,因此无法在票面价值上获得可观的收益。)
-
我们想起了所谓“商业性投资”(Businessman's investment)这一流行谬误。这种投资法会购买哪些利息高于高等级债券的证券,同时承担于此相应的更高风险。但这种仅仅为了每年多得到1%或2%的利息收益,而承受本金损失的做法,显然是一个糟糕的商业决定。
-
如果你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你必须确定你能够在票面价值上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如果经济形势不错的话。
-
当价格暴跌时,不计后果地以票面价值买入二级证券的投资者,会变得沮丧和惶惶不安;而且,他不可能买进所有品种,以保证能够获得平均收益;他也无法事先预留一大笔钱,来补充或“摊低”其本金方面的永久性损失;最后,根据长期的经验数据,既然投资者总能够在下一轮熊市中以70甚至更低的价格买到这些品种,又何必现在以100左右的价格买进?这种做法是违背常识的。
外国政府债券
- 对于外国政府债券,一旦出现违约情况,外国债券的拥有者缺乏法律或其他手段来主张自己的权利。
新发行证券的总体情况
-
对于新发行证券,就其整体而言,是很难给出一般性的评论的,因为各种债券的质地和优点是如此的不同。
-
但我们依旧给出我们的建议,投资者应当对新发行证券采取审慎的态度。其意思在于要在下单前,对其进行仔细的评估和非寻常的严格测试。
-
上述建议基于如下两个理由:
1.新品种的发型总会有一个承销商,因此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销售阻力;
2.新品种总是在“市场有利”时发行,而这种“有利”是相对于卖方而言的,因此对买家就不那么有利了。
新股的发行
-
普通股的融资有两种形式:
1.对已上市的公司而言,它们会向现有的股票持有者按一定比例配售增发的股票。其发行价通常会低于现行市场价,因此其认购“权”会有一定的货币价值。这些股票通常会由一家或多家投资银行承销,但一般情况下,所有的新股会被行使认购权的人购买。因此,已上市公司的新增股票的发行,并不需要发行商的大力推销。
2.原先的非上市公司向公众发行股票。这种股票大多是根据控股方的需要发行的,以使其可以在市场有利时兑现股票,并使自己的融资渠道多样化(如前所述,这些企业往往会通过优先股的形式进行再融资)这种发行活动方式周密,由于证券市场的固有性质,它必然会给投资大众打来诸多亏损和失望。其风险不仅来自于圈钱活动的公司业务,而且来自使这种圈钱得以发生的市场环境。
-
股票带来的横财和迅速致富的效应,足以令公众变得不再挑剔,就像它会激发他们贪婪的本能一样。
-
众多非上市公司会享受股票溢价发行的快感,尽管大部分公司的业绩并不怎么样——如果向前追溯十年或更长时间的话。
-
一些不知名的小公司的发行价,会高出那些已上市多年的中型公司的当期价格,这正是牛市开始由盛转衰的一个相当可信的信号。(还应该补充一点,这些新股的发行,很少是由信誉较高的大型投行执行操作的。)
-
公众的粗心,以及承销机构只要有钱赚就愿意出售任何东西的做法,只会造成一个结果,即价格崩盘。
-
能够在牛市期间抵御新股发行商的花言巧语,这是成为一个聪明投资者的基本条件。即使其中有一两只股票能够通过我们关于品质和价值的严格测试,不介入其销售仍不失为一项明智的策略。当然,经销商会支出这些股票具有许多市场优点,其中有些优点在当时看起来令人眼花缭乱。但所有这些都是投机气氛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一种“快钱”。你从中赚到每一块钱时,都会赔掉两块钱,这还算是幸运的。
-
我们确信,聪明的投资者不会像其他人那样,去赚那些短线利润并承受随之而来的巨额损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