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十一周岁,下半年就是五年级的学生。我很少谈论做父亲的心得,因为自觉做得不够好,回过头想想,有些事情错了,但重来一遍,能否做得更好,我实在没什么把握。没什么比做父母更艰难的事情,父母和孩子一起生活,塑造彼此的生命,却又得尊重呵护各自的独立。稍不注意,平衡不好,双方都会焦头烂额。
我只想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自己作为父亲的言行与感受,无论好与不好,骄傲或者失败,坦然去面对,真诚去反省,做父亲是一辈子不断自我更新的事情。
女儿的读书
作为一个教师,我知道孩子开始接触的读物有多重要。女儿不满三岁,我买了两册绘本《带着月亮去散步》《长花的男孩》。没过几天,我们两口子拌嘴,家里领导去了同事家。习惯了晚上和妈妈一起睡的女儿开始哭闹,我急中生智,拿出绘本,亲子共读,哄娃开心。女儿越听越有兴趣,不哭不闹,在我把《带着月亮去散步》读了八遍之后,心满意足地睡着了。我以绘本有力地粉碎了了家里领导让我出洋相的“阴谋”。
到后来,绘本越买越多,我却越来越没兴致。和所有在宏大叙事长大的中父亲一样,我的成长就匮乏审美和趣味,习惯了去寻觅高大上的意义和价值。
女儿三岁半到四岁的这段日子,我读绘本就如同染上了“公有制单位员工综合症”,能不干就不干能少干就少干,非干不可就草草了事。女儿也被感染了我,每次读书都是一张苦兮兮的脸。
我不知道绘本的意义和奥妙,一边面无表情声音僵硬地读着,一面用自己的书籍和绘本对比,内心不免感叹:太无聊了,太肤浅,太浪费我的时间。
那时把价值和意义看得比成长重要的我,采取了一种非常愚蠢的读法——就像在课堂上和学生对话一样,我把绘本变成了文本,和女儿展开智力搏杀。我沉浸于教师的意义,却忽略了父亲和教师的不同,幼儿和初中生思维品质的不同。
直到有一天晚上,我给女儿读《淘气的泡泡》。对我起先的“为什么”,女儿还有兴趣回答。伴着我不停地“为什么”,女儿难过极了:“我不知道啊!”
“你很聪明的,肯定能回答这个问题。”我自作聪明地激励。
女儿非常委屈地跑向正在洗衣服的妻子:“妈妈,爸爸老问我问题。”
“爸爸问你问你,是因为你聪明啊。”妻子连忙安慰委屈的女儿。
“我不聪明,我不要聪明”。女儿说了句让我这辈子都忘不的话。
第二天,《读写月报新教育》的编辑王艳芬看到我挂在博客的这则小故事,给我留言:“绘本不能乱读,看松居直。”
从那一天,我才开始知道松居直,看完松居直的《幸福的种子》《我的图画书论》,有顿悟明白的感觉。松居直让我知晓读绘本的方式——用孩子和父母最自由的方式,父母用最自然的声音给孩子读故事。不要去探究问题,不要去寻找意义,自由和慈爱,幸福和安全就是最高的价值。
女儿小学一二年级,绘本已不足以满足她的阅读欲。我买了一些桥梁书,两个人一起读得最多的是精美的六册插图版的《森林童话》和罗尔德达尔的短篇童话。相较于插图版的《绿野仙踪》《柳林风声》这些名著,她更喜欢的是一本国内出的《恐龙大百科》,材质和印刷都很一般,但她喜欢,我也只能遵命做个读书郎。我也给她读《小王子》《吹小号的天鹅》这些格调高的文字书,光《小王子》就读了三遍,见她没什么回应,也就算了。只有二年级的时候,她看了电影《夏洛的网》,饶有兴趣地听我读完了全书。
三年级,我给她买了全套的《哈利波特》,厚厚的七本,我看看也吓人,没指望她能看完。没想到,她抓紧一切学习的间隙扎了进去,缠着我问东问西问。家里领导发话:孩子他爸你也看,否则怎么和女儿讨论。我一口气看完了其中六本,没看全是女儿占着第四本不放,我只能跳过。那段时间,我们父女关系前所未有的融洽,两个人一起聊谁的魔法厉害,邓布利多和斯内普,哪个对哈利波特更加慈爱。
看完《哈利波特》,女儿很长一段时间只对魔幻题材感兴趣。她发烧在家休息一天,居然一气翻完了四本《魔宠》。
我有点焦虑,给她买《不老泉》文库、《儿童世界历史》、《数学西游记》《可怕的科学》这些,希望她建立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可她不怎么上套。除了罗尔德达尔的著作还有兴趣看完,其他的也就随手翻翻。这段时间,我老想让她跳出阅读舒适区,进入更广阔的阅读世界。但效果并不好,她会听从我们的建议,但明显看得出,她对我的安排没什么兴趣。
有了读绘本的经历,我知道急不来,只有顺其自然,找对切入口。女儿三年的暑假,我看了成都钥匙玩校研发的桌游课程,受到启发,把女儿带去了桌游吧,让她学了款桌游“马尼拉”。见她开心,我给了本《小狗钱钱》,告诉她这本书有赚钱的秘密。我和女儿一起看了《小狗钱钱》的第一部,除了完成拟定的读书报告单,我们两口子鼓励女儿活学活用,自己挣钱。于是,她在楼下羞羞答答地和小朋友表示“教一次滑板两块钱”,估计这买卖没做成。又为了在我的简书账号发文,换几个打赏钱,她强忍我的威逼利诱,反复修改文章,终于挣得几个辛苦钱,却不知节省,被她“挥霍干净”,也算是深刻体验到了书中所谈常识。
前段时间,她突然对家里的八本《希腊神话》感兴趣。我见她读得高兴,又搬出了《圣斗士星矢》,说这套书看完,就能看懂《圣斗士星矢》。可她翻完三本希腊神话,突然转向了《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可惜看了两本,现在讨论圣斗士青铜五小强战斗力的兴趣更大。
回顾女儿读书的经历,自觉得做得还行的是愿意和女儿一起读童书,分享交流各自的看法心得。给女儿准备的书籍也不少,所以她总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游戏是人类的天性,我把游戏和读书的结合,让她进入新的阅读领域有了更多的兴致,我也慢慢接受孩子有她自己独特的生长节。只要她有时间,我们两个人每天晚上都会在书房各自读书,我觉得这是非常美好的时刻。
做得不好的是我喜欢玩手机,特别是在一起读书的时候。女儿现在想让我给她读书,我总是不耐烦,读个几页,让她自己看去。希望以后可以做得更好。我或多或少还有掌控欲,老想让她脱离阅读舒适区,强行转换她的阅读内容。
女儿的写作
通过写作,一个孩子和自己、和他人、和现实世界对话,建立联系,写作的意义最终指向自我生命的成长,否则意义总归有限。从一开始,我就向女儿明确写作是自由地表达自己,不关乎是非对错,只关乎诚实地面对自己,说理的条理和逻辑。
女儿三年级开始作文,起初写她的老师和同桌,我帮她完整地保存下来。
我的同桌特别可爱,我记得有一次陈老师叫我们做补充习题,刘畅正好已经做完了,像牛一样冲了上去,。陈老师的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紧紧盯着刘畅:“你交作业是拼了命的。”刘畅慢慢地把手臂弯曲,手指微微翘起,学小鸭子的姿势说:“宝宝不知道,宝宝只知道做作业。”突然所有人都笑了起来,有的笑得肚子都有点疼,有的人趴在了同桌的肩膀上,还有的人捂住了自己的嘴巴……然后他一前一后地摆动着肩膀,屁股一扭一扭地走下讲台。
我的同桌在我们班上也特别喜欢恶作剧。有一次我进了教室,他的脚一颠一颠地走到我身旁,突然“哇”地叫了一声。我吓坏了,还以为谁要打我呢。刘畅走到我身边,眼睛往上一翻,吐出舌头说“吓到你了吧。”我说“你干嘛吓我?”刘畅拍着桌子,眼睛睁得大大地说“当然是好玩啦!”我在心里对自己说“好吧,就不跟你吵了。”
虽然我跟刘畅有点小吵架,但他是我见过的最可爱的同桌。
我的同桌刘畅
陈老师身材很好,比我的妈妈好100倍。她经常跟我们做游戏,所以大多数人都喜欢上数学课。当有人题不会,这时陈老师就会摸摸那个人的头,那个人就会觉得很害羞。
每当下课时,陈老师都会呆在那个地方,她拿着一支笔,紧张得怕同学们做得很差,都要等上课铃声响,她才回办公室。
有一天,陈老师不知道怎么回事,特别凶。她把手伸出来,把书扔在地板上说:“看看你们的作业”。突然全班都鸦雀无声,大家都浑身颤抖,连我心里都痒痒的。陈老师一本本翻开作业,越想越气,于是她的脸顿时比一般狮子更凶。她把笔指着大家,眼睛闪烁着怒火说:“我叫到谁,谁就把书拿过来扣心”。同学们一个个把书拿着,轮到我时,居然没有扣心,我深吸了一口气。
下课了,同学们想到小操场上去玩,可陈老师我感觉她快气疯了,她说:作者做成这样还想出去。”同学们把手放在桌上,腿紧贴在一起,直到陈老师说“下课”,大家都飞奔而去。
尽管陈老师有时候很凶,但她就是我的好老师。
我的陈老师
任何人的写作,都要立足于现实,观察体验和思考自己的生活。女儿开始作文,我就要求她真实写出笔下人物最打动她的地方。这两篇文章,让我看到了女儿对生活感受的敏锐,更有她的趣味和真实。
在女儿笔下,我的形象实在糟糕。女儿写过一首题为《讨厌的爸爸》的小诗
前天
爸爸回家
催我写数学和童诗
我蒙上耳朵
昨天
爸爸回家
说我作文慢得要命
小心告老师
我闭上眼睛
今天
爸爸回家
瞒着妈妈买了冰淇淋
还读了故事
我的脸涨红
别忘了,还要写数学
我蒙上耳,闭上眼,脸涨红
女儿还有一篇《爸爸的唠叨》的吐槽文章:
爸爸瘦瘦高高,两只耳朵大大的,都快成大象耳朵了。他嘴巴更大,快碰到鼻子尖了,可头发像杂草一样。他拍了拍我的小肚子:“宝贝,你不想和你妈一样胖胖的吧,那样做什么事都很累啊”。
我眉头一皱,生气地说:“你先别管我,看看你,都很胖”。但爸爸只是一根手指伸出来,上下摇晃,两个腿张开,一只收贴在身体的一侧,说:“那你就等着瞧吧,反正胖的人又不是我,而是你”。
我轻轻坐了下来,看见他们都开吃了,就端了一碗汤,又夹了鸡、龙虾、青菜……爸爸眼睛直射,嘴角弯者,筷子往桌上一放,说“你能不能不要夹那么多,要是吃不完怎么办?”说着,他一只手摸摸自己的肚子,眼睛还眯成了一条缝。
我觉得爸爸很烦啊,虽然他是为了我好,不想让我长肥。
她新近写了一篇《伤心的爸爸》,在她笔下,我对她奶奶极不关心,只是知道了做手术才心急如焚。我表示了极大的抗议,和女儿大吵一架,向她说明事情背后的原因,她才勉强做了些许改动。
以我为揭批对象的诗歌和文章,她都是和我一起讨论修改打磨,想想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女儿写爸爸讨厌,老爸在旁边出主意给点子。在我这里,她的写作自由,自由源于我们互相给予的安全和信任。
和她一起读完《佐贺的超级阿嬷》,我给她留了个《我的超级外婆》的习作,要求她像书中一样,写出外婆的超级,也要写出外婆让她觉得尴尬的地方。通过这样的练习,她可以全面地看待人理解人。
我的外婆既是个超级外婆,也会让我感到尴尬。
有一次外婆睡觉,妈妈拿着一杯水给她喝。一不小心,水泼在被子上,外婆嘴角下撇,一只手指着湿掉的地方大声喊道:“你看你,连个小孩都不如,赶紧把它擦干净。”这句话好像也在提醒我,不要像妈妈那样不小心。
外婆不仅在我面前说爸爸妈妈的坏话,也在爸爸妈妈面前说我的坏话。比如我看电视太久,我睡觉姿势不正确。当着爸爸和妈妈,她就会一只手指头指着,眼睛睁得大大,像一个人拿着一把机关枪随时准备发射:“你看看你女儿,什么都不会做。”
虽然我外婆让我感到有些尴尬,但是她梳头超级厉害。
我外婆梳头可是第一名。她在商店看到别人梳头,立刻就记在脑海。回到家,她嘴角上扬,眼睛眯成一条缝,对我说:“来,我今天来给你梳个好看点的头”。我闭上眼睛,感觉头发被梳理得痛痛的。过了一会儿,我睁开眼睛,外婆蹲了一下,又站起来:“好了”。
到了学校,我们班主任老师眼睛睁大,嘴巴长成了字母O形:“真好看,是谁梳的?”我挺了挺胸说:“是我外婆梳的。”
这就是我的外婆,虽然有时让我感到尴尬,但她也是一个超级外婆。
除了以习作让女儿关注和思考自己的生活,我也引导女儿写读书笔记。我觉得,读书笔记的写作,可以训练一个孩子逻辑的严密,条理的清晰。我要求不复述情节,而是要有观点,有情节的依据,有推理和分析,也就是说清为什么。
女儿写过《哈利波特》的读书笔记,专门分析了斯内普和邓布利多
在哈利波特的故事里,邓布利多是个很特别的人。
伏地魔杀死哈利的妈妈,咒语反弹到自己身上,伏地魔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但是邓布利多知道原因——哈利的妈妈在死前给哈利施了一个古老的咒语,可以免受伏地魔的伤害。他还想了一个计划,破坏了伏地魔的五个魂器,一共才七个呢。邓布利多实在是个聪明的人。
邓布利多和斯内普商量怎样去伏地魔那里获得情报,邓布利多决定让斯内普杀死自己,这样斯内普就可以到伏地魔那里获取情报。为了战胜伏地魔,邓布利多勇于牺牲自己的生命。
哈利波特的教父死了,哈利波特十分伤心,在邓布利多面前大喊大叫,砸烂邓布利多的东西。可邓布利多平静地说道:没关系,砸吧,反正我的东西多,我也不想再把这儿堆满了。邓布利多是想让哈利波特把自己的悲伤发泄出来。不仅对哈利波特这样,邓布利多对每个人都很友善,卢平教授是个狼人,他也让卢平来霍格沃茨当教师。
邓布利多的教育很特别,每一次的挑战,他总是让哈利自己去面对。哈利波特在课上讲话,斯内普教授给哈利波特所在的格兰芬多学院扣了五十分。邓布利多没有帮助哈利,是为了让哈利面对生活中的麻烦,自己去解决。只有在神秘事务所,哈利一个人面对伏地魔,有生命危险,邓布利多才会出手相救。
邓布利多的法力非常高强,他和伏地魔在神秘事务所对抗。伏地魔这么厉害,被人称为“神秘人”,连他的名字都不敢提,但他被邓布利多赶走了。
为了破坏伏地魔的魂器,邓布利多喝下了药水。他想起自己的妹妹被杀死,,一直在说对不起,是在对自己的亲妹妹道歉。要不是相信自己贪婪的朋友,妹妹就不会死。这么伟大的邓布利多,也会做错事情。
邓布利多真是伟大的人啊!
相较于她第一次读书笔记写斯内普的眼泪和时间,这篇邓布利多只花了两个多小时就完成了初稿和修改,我们都长出一口气。
女儿用桌游《很久很久以前》的卡牌进行虚构,写了一篇一千多字的英雄救美,王子和公主的童话,创下了她个人的篇幅记录。 游戏化的学习打破了学习内容和孩子生命体验的隔离,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身披黑色长袍,带着个尖顶帽,有一把飞天扫帚的老巫婆。
她住在一个用石头搭成的宫殿里。一位头发金黄,皮肤白得如雪,嘴巴红得如血。的美丽公主被老巫婆关进监狱,因为巫婆嫉妒公主的美貌。
有一天,一位拿着一把光滑而锋利宝剑的王子经过这里,听说这宫殿里有一位公主,公主被一位老巫婆关进了监狱。以前有好几位王子想救她。,可是都被老巫婆的魔杖杀死了。这魔杖可以杀死任何人,还可以变形,威力极大。
可王子不在乎,他三步并作两步进了宫殿。这时巫婆出现了,王子手往上向右,猛地一砍。巫婆就一只脚往上一抬躲过了这一剑。这时老巫婆用魔杖对着了王子射出了一道致命的咒语,王子往右转圈,并没有死,但受了重伤,随后就晕倒了。醒来时他发现一位头发绿色长着一对天蓝色的翅膀,穿着一双小红鞋的仙子。她的两个嘴角一起往上露出了雪白的牙齿。“你醒了,想要打败女巫必须找到魔法戒指。只要一直顺着这条路走,就会看到一片原始森林,在那里就可以找到它。”
王子耸耸肩说:“知道了。谢谢你,我伤已经好了。”于是王子起身去原始森林。他走呀,走呀,一滴滴汗水像雨滴一样落了下来。他终于到了原始森林。一只耳朵长,鼻子尖,眼睛睁得大大的狗正在看守着戒指。
它看见王子,后两只脚往前一蹬,前两只脚伸直,嘴巴张开,扑向王子说:“大胆,敢碰魔法戒指一下,我咬伤你的手。”王子向右一躲,抽出剑。这条狗又要扑向王子,王子立刻把剑往狗头上一砍,狗死了。王子拿着红钻石,又带着亮光的魔法戒指,来到巫婆住的宫殿里。
巫婆出现了,眼睛里燃放着怒火,两手握拳说:“你还敢来?是不是不要命了?向王子再次射出一道致命的咒语。可这次王子早有准备,他用手左手摸了摸戒指,戒指开始发光,慢慢的的,越来越亮,随后后巫婆张大嘴巴两手上举叫道:“啊!”老巫婆就消失
了。
王子向监狱走去,又摸了摸魔法戒指,监狱消失了。美丽的公主嘴角上扬,眼睛眯成一条线说:“谢谢你救了我。”王子一直看着公主,他被公主的美丽吸引了,公主也被王子的英俊打动了,两人相爱,然后他们结婚了。
关于写作的语言,我一直遵守一个基本的底线和原则:激活孩子的体验,激发孩子的思考,让她写自己味道的句子。孩子开始写作,或者说小学时期,不要用比喻句甚至形容词,它们都是无法准确表达的替代物,形容词和比喻句会切割真实生活和孩子生命体验的关系。
至于中小学学生习作流行的辞藻堆砌矫揉造作的文风,我想到了闻一多评价六朝文风:都透着淫荡。没有情感,没有体验,没有见识,只能调动文字简单的感官刺激读者。此种文风,沉浸越久,学生就不尊重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无法敏锐地判断独立地思考。
所谓写作语言的好坏,不存在所谓要由华丽到质朴的逻辑必然性,这是某些成年人的臆想和妄语。只有正确的方向和不正确的方向。这个暑假,我要带着女儿再看看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揣摩那种文言口语夹杂,明白晓畅的文风。
女儿的叙事文章大都是关注和思考自己真实的生活,对于那种学校布置的参赛类文章,我不给出任何修改建议,脱离了生命体验的文章,我实在没有办法给出意见。
孩子写作不是来寻求挫败感,所以她每次写完改好,我总是把她的文章发到简书,相熟的叔叔阿姨总是给与打赏。写作是一件艰苦的劳动,写得好,可以获得报酬。但我也提醒朋友不要过于客气,因为每个人的回报应该合乎她的才能和付出,过于热切的鼓励会让孩子生活在虚幻之中,对自己缺乏认识。
我重视女儿读书笔记的写作,是希望她的逻辑可以严密。但对于一个四年级的学生,有时会过于痛苦,她常常抹着眼泪写完。这也是我接下来需要思考和改进的地方,找到更有趣的方式。
我没有重视女儿童诗的写作,诗歌的写作可以训练一个孩子对于语言的直觉和敏感,这是我比较懊恼之处,也是因为我没有耐心,自己对此不懂行不感兴趣,女儿也接触得少。
因为自己个性散漫,所以女儿的写作没有什么明确的计划,有时候她一两个月都不动笔。除了天赋,任何技艺的习得,都需要勤奋和持续。
对于女儿的习作语言,孩子她妈坦言动人固然动人,但词汇总是不够丰富。我认可这个评价,一面要坚持正确的方向,一面要让女儿读更多有趣的经典,让她的语言丰富度和准确度度有更大的提升。
结尾的话
女儿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孩,她读书也好,写作也好,都是她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方式。我只是希望她具备持续的学习热情和能力,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生活的热爱。至于杰出与否,又有什么关系。我要做的就是好好工作,使得她可以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又没有负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