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
【晨读:《资治通鉴》[49]“长平之战”——投机之路,都是死路】

【晨读:《资治通鉴》[49]“长平之战”——投机之路,都是死路】

作者: 大珊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8-09-08 07:10 被阅读0次
    【晨读:《资治通鉴》[49]“长平之战”——投机之路,都是死路】

    “长平之战”——投机之路,都是死路

    【原文】(略)

    [白话文]

    (秦)武安君白起伐韩,攻占野王,切断了上党与韩国本土的联系道路,上党成了一座孤城。上党郡守冯亭与市民谋划说:“通往首都新郑的道路已经被秦军阻绝,秦军越来越逼近,而韩国已经无法救援我们了。不如把上党献给赵国。赵王接收我们,秦国一定会攻打他。赵国和秦国交战,一定和韩国交好,韩、赵一体,就可以抗秦了。”于是派使者对赵王说:“韩国不能守上党,韩王要我把上党割让给秦国,当时上党人民都不愿意做秦国人,愿意做赵国人!上党有城邑十七座,臣愿再拜献给大王!”

    赵王向平阳君赵豹征求意见,平阳君说:“圣人甚祸无故之利。”无功无劳,无缘无故,突然有人给你送上巨大利益,圣人认为是祸,不能接受。赵王说:“人家仰慕我的仁德,怎么能说是无缘无故呢?”平阳君说:“秦国对韩国土地,是蚕食政策,一口一口的吃,攻占野王,断绝上党与韩国联系,成了一座孤城,就是坐等韩王献上上党求和。韩国之所以不愿意把上党给秦国,就是要嫁祸于赵。秦国付出劳动,赵国摘取果实,就算赵国比秦国强大,这也拿不走!别说赵国比秦国弱小了!这不是得之无缘无故吗?”

    赵王把平阳君的话告诉平原君。平原君的意见却是可以接受。赵王派平原君去接收,封给冯亭三座一万户的城邑,封他为华阳君。每个县的县令,封给三座千户的城邑,封为侯。其他吏民都加爵三级。冯亭垂涕不见使者,说:“我不忍出卖君王的土地,作为自己的采邑。”

    秦左庶长王龁(he)攻陷上党。上党百姓向赵国逃亡。赵国廉颇驻军于长平,以安置上党难民。王龁于是移师伐赵。赵军数战不胜,损失了一员副将,四员都尉。赵王与楼昌、虞卿商议。楼昌建议派有分量的大臣前去讲和。虞卿说:“如今决定和战的权力在秦。秦国对打败赵军是志在必得,就算我们去讲和,他也不会接受。不如派使者给楚、魏两国送上重宝,如果楚、魏两国接受了,秦国担心又要形成天下合纵抗秦的形势,才有条件讲和。”

    赵王不听。派郑朱去秦国讲和。秦国表示接受和议。赵王对虞卿说:“你看,秦国接受郑朱讲和了!”虞卿说:“大王一定得不到和议,相反,赵军要被攻破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如今,天下各国向秦贺胜的使者,都在秦国。郑朱是贵人,秦王和应侯为了向全世界摆出和平的姿态,一定会隆重的欢迎他。天下诸侯看见您派出重臣和秦国讲和,就一定不会来援救赵国了。秦国知道各国都不会派援军,就绝对不可能跟我们议和。”

    结果果如虞卿所言,秦国盛情的接待郑朱,但是就是不谈和平条约。

    秦军数次打败赵军,廉颇就高挂免战牌,坚壁不出。赵王觉得廉颇屡战屡败,伤亡过多,更加胆怯而不敢出战,非常愤怒,屡次责备他。应侯范睢又派反间带着千两黄金到赵国活动,散布流言,说:“秦国真正害怕的,是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廉颇好对付,他很快就会投降了。”赵王中计,于是以赵括替换廉颇为将。

    蔺相如进谏说:“大王因为赵括的虚名而任用他,就好像用胶粘住了调弦的柱子来鼓瑟,只能弹一个音,没法变化。赵括只知道读他爸传下来的兵书,不知道随机应变啊!”赵王不听。

    当初,赵括自幼学习兵法,自以为天下无敌,曾经和他的父亲赵奢一起讨论军事问题,赵奢也说不过他,但是,从来不称赞他。赵括的母亲问赵奢什么原因。赵奢说:“用兵是生死存亡之事,但是赵括却总是说得很轻松。赵国不用赵括为将也就罢了,如果用他,让赵军全军覆没的就是他了。”

    等到赵括将要上前线,他的母亲给赵王上书,说赵括不可用。赵王问为什么。赵母说:“当初我侍奉他的父亲时,他身为大将,我亲自事奉一起用餐的同僚,就有十多位;而他所结交为朋友的,有一百多位。大王及王室宗亲所赏赐的财物,全部分给军吏士大夫。从受命之日起,就不问家事,全副身心在军事上。而如今赵括一旦为将,就高坐堂上,向东而坐,手下军吏,头都不敢抬。您赏赐给他的金帛,他全部拿回自己家,到处看哪里有合适的房子田地,看中的马上就买。大王以为他跟父亲一样,其实父子二人心志完全不同!所以恳请大王不要任用他!”

    赵王说:“老太太不必多言,我主意已定。”

    赵母说:“既然如此,如果赵括兵败,希望罪只在他一人,我和家人不要连坐。”

    赵王答应了这个最后的请求。

    秦王听说赵括为将,马上悄悄用武安君白起为大将,王龁改任副将,传令军中:“有敢泄露武安君为大将者斩!”

    赵括到了军中,取消廉颇的军令,撤换廉颇的军吏,出兵进攻秦军。白起佯败逃走,引诱赵括追击,又在后面左右两翼展开两支奇兵悄悄的包围。赵括乘胜追到秦军防御工事,工事坚固,屡次不能攻入。这时候,秦军后面两支奇兵二万五千人阻绝了赵括的退路。又五千骑兵切断了赵军垒之间的交通线。赵军被切成两段,粮道断绝。白起出轻兵进攻,赵军作战不利,于是就地构筑工事,坚守待援。秦王接到战报,知道赵军粮道断绝,觉得这是一举摧毁赵国军事力量的天赐良机,于是亲自到接近前线的河内地区,迅速动员十五岁以上男丁全部开到长平前线,遮绝赵军救兵及粮食。齐、楚二国愿意救赵。赵国缺乏粮食,请求齐国援助粮食。齐王不给。周子说:“赵国对于齐、楚来说,是屏障,就像牙齿之有嘴唇,唇亡则齿寒;今天赵国如果亡了,明天祸患就到齐、楚了。救赵之急,就像捧着漏水的瓦罐,去救烧焦的铁锅,就这么紧急!况且救赵是高义,击退秦军是显名。义救亡国,威却强秦,这样的事不做,还爱惜一点粮食吗?为国谋计,这也太过分了吧!”

    齐王还是舍不得粮食,不听。

    九月,赵军绝粮四十六天,军中士卒私下互相残杀以为食,赵括不能再固守待援了,急切的想进攻突围,把士卒分为四队,轮番攻击秦军阵地,攻了四五次,还是不能突围。赵括亲自率锐卒出战,被秦军射杀。赵括一死,赵军崩溃,四十万士卒全部投降。

    白起说:“秦国已经打下上党,上党百姓不乐意做秦国人,要归附赵国。这些赵军士兵,都是反覆之人,不把他们都杀光,留下恐怕还会作乱。”于是使用欺骗手段,将四十万人全部坑杀,留下二百四十个年级小的放回去。这样加上前面战斗中斩杀的,前后斩首四十万万人,赵人大震。

    [点评]

    读书一定要把自己带入境界,否则只是看热闹,什么也学不到。长平之战,留下赵括纸上谈兵的千古笑名。那么,既然我们嘲笑赵括纸上谈兵,那假如你是赵括,你该怎么办呢?

    应该说,任何人都没有办法,都只能像廉颇一样,坚守不出,熬着。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经无解了。当赵王接受上党这个烫手山芋的时候,结局就已经注定。上党郡,是秦军将士浴血奋战打下来的战利品,怎么能给赵王端走呢?上党郡是韩王要割让给秦国的。韩王有权力割地,冯亭一个郡守,他哪有权力把上党送给赵王呢?这上党的产权是韩王的,冯亭是职业经理人,他根本无权处置资产啊!冯亭自己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赵王给他封地,他才哭着说自己没脸见人,出卖祖国的土地做自己的封地。

    赵王居然接受了,这叫利令智昏!要虎口夺食。

    如果你是赵王,你应该怎么办?

    首先,当然不应该去接这烫手山芋。

    把决策树再往前推,在秦国打韩国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应该出手援助韩国,因为唇亡齿寒,或者说为了保持战略均势,应该帮着韩国抵抗秦国,上党郡保住了,还是韩国的。

    现在,韩国已经把上党割让给秦国,秦国和韩国的战争结束了。赵王无端接收了上党,那当然就要爆发赵国和秦国的战争了。

    秦国攻下上党,廉颇在长平设防,和秦军对峙。

    那么这时候赵王什么也没捞着,平白引来一场战争,他的恼恨是可想而知了。

    比较这场战争谁占理,赵不如秦。天时地利呢,长平是赵国境内,廉颇选择的防御阵地,天时地利是赵军占优的。廉颇坚守不战,是因为他知道“攻则不足,守则有余。”守住是没问题的,但是要冲出去打败秦军,那也做不到。唯一的战略就是等待,就是熬,等着对付犯错误。看谁先憋不住,看谁先犯错误,那时候才能改变战局。这也是兵法的战略原则。

    但是赵王不能等,他本来想捡个便宜,发一笔横财,结果偷鸡不成反而蚀把米,而且蚀的不是一把米,几十万大军在前线对峙一年多,得吃掉多少米!而且这些人本来应该在农田劳动种大米的啊!

    赵王就命令廉颇出战。廉颇知道出战必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时候秦国的反间计就发挥作用了。秦国间谍在赵国散布流言,说廉颇好对付,秦军最怕的是赵括。赵王本来就嫌廉颇胆小,要大胆启用年轻人。赵括就登场了。

    赵括换下廉颇之后,秦王马上也秘密换将,白起为主将,王龁为副将。白起对赵括,在双方将领的能力上,赵军又输了一大截。

    对峙就是比耐心和耐力,比谁能熬,结果赵王焦虑,他先熬不住,他先犯错误,他的错误就是被秦军的胜机,秦王抓住了这个胜机。

    左宗棠语:读书时,须细看古人处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气象?及自己处事接物时,又细心将古人比拟。设若古人当此,其措置之法,当是如何?我自己任性为之,又当如何?然后自己过错始见,古人道理始出。断不可以古人之书,与自己处事接物为两事。

    读书一定要代入自己。一是把自己代入古人的事,二是把古人的思想代入自己的事。说滴水穿石,就真的滴水穿石;说专注坚持,就真的专注坚持。这样做下来,自己有体会,知行合一,得到收获,更是深信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长平之战,我们不用去探讨赵括是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记取赵王的教训,首先记住三个字:“不贪心”!记住平阳君进谏赵王的那句话:“圣人甚祸无故之利”,无缘无故给你利益,那是祸患;“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投机之路,都是死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晨读:《资治通鉴》[49]“长平之战”——投机之路,都是死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owh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