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记忆中的清明总是湿漉漉的,今天算是少有的当天未下雨的一次,也许因为今年只放一天假,为了吾辈能够更便捷出行祭奠先人,天公提前将清明雨露散尽。这个天气倒是让我今天的出行省去了这麻烦,要是下雨,背着电脑包,提着易拉宝,拖着行李箱,完全没法在撑起雨伞为手上的物件遮风挡雨。
周更日赶上出差,也算是给本周的更文留了更多的思考时间,因为两个多小时的飞行模式可以免除外部时不时飞来信息的干扰。在候机大厅趁着最后的网络打开微信读书素材和灵感,一本名为《赋能工作法》进入我的视野,看了开篇介绍后,让我颇有触动,因为有些问题点正出现在自己当下的工作中。
重新定义管理
作者从评述传统科学管理的弊病起笔,阐明自己的观点领导的核心不是管理,而是赋能。因为专制式的管理,不能充分发挥和调动员工的能力,更不可能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一言堂的专制会阻碍信息的流动,并干扰下属的情绪,如果员工每天怀着上坟的心情来上班,很难让他们把事情做好,长期在这种情绪之下,人的思维和潜力会逐渐被抑制。
随着00后步入职场,表现的与以往职场新人大不相同,以致网上有“80后唯唯诺诺加班,90后快快乐乐摸鱼,00后重拳出击整顿职场”。应对VUCA时代的不确定性和变化,和00后的职场新物种,只是让员工听指令执行,已经不能满足需求,甚至有些时候难以实现,必须发挥员工的创造性、自主性,向员工赋能。作者认为在当前环境下,如何让团队自决定、自发展和自驱动成为企业致胜,获取生存优势的关键。
团队赋能模型
基于团队赋能的课题,作者研究总结出3D赋能模型,即释放团队潜能、与人才共同成就和让团队自主驱动。
D1:释放团队潜能,把大组织变成众多小团队,充分赋权,自主决策,培养协同基因,从而达到解放团队舒服,让组织事情自主决定的境界。
D2,与人才共同成就,让团队获得自我发展,从选人、用人和留人方面建立坚实的人企联盟关系;同时打造人才生态链,按照“守破离”的培育法则,量产建立人才梯队,训战结合练就卓越人才,以“文化”提升团队素养。
D3,让团队自主驱动,因为仅有能力建设还不够,需要团队自主驱动,激活员工的内在驱动力,愿景,核心价值观深植人心,领导者以赋代教,让团队自主思考,自驱执行,通过“结果定义-赋责-督导-复盘”模式,充分提升团队的执行力和创造力。
《管理 or 赋能》
Wednesday 05/04/2023
简 书2023/00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