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孔子何以成为圣人

孔子何以成为圣人

作者: 驭帅 | 来源:发表于2021-02-06 01:06 被阅读0次

    孔子是一个现在被人们所敬佩的人,而他经历的人生也注定不会平平无奇。

    要先了解孔子,就要从他的父母开始了解。孔子的父母在当时没有那么有名,他的父亲当了一个不大的武官,他叫纥叔梁。同时,他也与一个比自己岁数小的女人结了婚,她叫颜徵在,她也就是孔子的母亲了。

    而孔子的名字来源也是根据孔子出身前的事而得名。

    因为这对夫妻很想生个男孩,于是就到一座叫尼丘山的山上去祈祷,于是才给孔子取名叫丘,别名仲尼,仲代表的是老二的意思,因为孔子的父亲在以前有过别的妻子。而孔子这名更是后人尊称的名字。

    在孔子幼年时,他住在鲁国,而鲁国在当时算不上什么大国,但是这个小国文化遗产确是非常丰富的。孔子在这样的地方也慢慢长大,同时也经历了他的第一次挫折。那时他的母亲刚过世,而这件事也是在他母亲的丧期当中所发生的事。一次鲁国的贵族季氏欢宴名流,孔子也才17岁,他就穿着丧服来到这里,季氏的家臣阳虎也向他喝道让他离开,甚至说他是一个叫花子。不过在这之后孔子也重新刻苦学习,并没有在这里的挫折就倒下。

    后来孔子的名气逐渐变大,在30岁左右因自己的才能也收获了第一批弟子。

    在他这一条教学之路上,也见到了一位很重要的人,他就是老子。

    孔子与老子对比来看,肯定是老子更有学问,并且年龄也更大。孔子也来到了洛阳来向老子请教了很多的东西,在孔子离开洛阳回到鲁国的时候,老子也依依不舍的来给他送行,并且送给他了几句话,孔子也把这几句话记在心里并且玩味了老子的叮嘱,也读懂了这几句话包含的意义。

    后来在三恒的互相纠纷,慢慢的是也闹大了,后面季平子联合孟氏、叔孙氏进行反击,但鲁昭的反击失败了,他便逃到了齐国。同时,鲁国也陷在混乱中。开始三恒的擅权孔子是不打算离开的,但是在鲁昭的也被驱逐出国后,孔子也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到了齐国。

    孔子在齐国本想做出一番事业,但是这一条路也明显非常的不顺利,再后来,他听了齐景公的话,便收拾了行李离开了齐国。这也意味着孔子在齐国的政治活动失败了。但在他住在齐国的时间当中,他所展现的好学也赢得了百姓的好感,于是他又在齐国住下了几年,并且也等待着下一次政治活动的机会。

    后面,混乱的鲁国中还有季恒子与公山不狃在对抗,公山不狃也想到请来孔子帮助,孔子自己不愿意,当然也就没去参合。在这件事后,孔子定下心来:

    “把全副精神放在教育事业上”

    他常和弟子谈的道理就是“仁”,仁在孔子这里是非常重要的一样道理,也反映了当时他那把“庶人剑”抬头的社会现实。除了在仁上他非常看重,还有就是礼,这两样重要的道理在我前一篇文章中也详细地讲述了。

    在孔子51岁时,孔子真正从政的机会来了,他在鲁国当上了中都宰,他在鲁国也安定了许多,并且在后来的一年内很有表现,于是从中都宰升为了司空,又从司空升为了司寇。在他成为司寇的时候,他又在外交上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到这里,孔子已经算是来到了一个他人生的较高处,但也可能随面临坠入峡谷的命运。

    后来孔子也离开了鲁国,这主要原因应该是由于想限制贵族势力而遭到了阻碍,这样的事其实也一直没有解决。在他离开鲁国后也决定向西走,来到了卫国。但在卫灵公这里,想到了很多的因素,怕他的弟子或者他对自己的国家图谋不轨,于是派人监视他,但被人监视的滋味肯定不好,孔子也觉得很是别扭,于是又离开了卫国。

    在赶往其它地方的路上,他考虑了很多地方,又走了很多地方,最后还是决定回到卫国,在这里他又过了3年,这三年里孔子还是执迷着——为梦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得到政治地位而执迷着。但在卫国这里,他又经历了战争,又有很多自己没完成的事,也因此,他在卫国过了不愉快的这3年。他当然选择离开卫国

    后来他在宋国停下过脚步,但最后还是停留在了陈国,接着,他在许多地方停下过脚步,最后,他在外经过14年的奔波,他又回到了自己原来的家乡,鲁国。

    但在这时的鲁国内人们甚至认为他必须要到衙门里去办事才算从政,因为人们这样的认识,孔子下定决心更要把文化教育的事业承担下来。

    再往后,他继续把心放在教育这方面,并且编写了《春秋》,在临终前他也迎来了跟着自己最长时间的弟子颜渊与子路的死,并且在最后,在孔子的去世后也在弟子的心里留下了深刻而又难忘的影子。

    他用双手创造了自己,成为一代圣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何以成为圣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pcn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