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分布有丰富的动植物。植物为了应对青藏高原的低温、干旱和强风的恶劣环境,通常采用的生存方式是成为“垫状植物”,变矮、甚至贴着地面生长,这样一方面能避免强风引起的强烈蒸腾导致植物水分丧失,另一方面则能避免较低的气温对植物的冻害以及冻融过程引起的细胞生理干旱。但是垫状植物的生活周期普遍非常长、生长缓慢,一旦被破坏通常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因此以垫状植物为关键类群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需要我们提供更大力度的保护。
高原上的垫状植物垫状点地梅是地球上海拔分布最高的被子植物之一,也是青藏高原上特有的分布最广,数量最大的一类垫状植物。为报春花科点地梅属,株形为半球形的坚实垫状体,由多数根出短枝紧密排列而成;根出短枝为鳞覆的枯叶覆盖,呈棒状。当年生莲座状叶丛叠生于老叶丛上,通常无节间,直径2-3毫米。产于新疆(南部)、甘肃(南部)、青海、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和西藏,生于砾石山坡、河谷阶地和平缓的山顶,海拔3500-5000米。垫状点地梅开花是花白色,如小繁星掂掂,又如小梅花。远远看去,地面上散生一个个垫状白色的东西,变成了一块缀花毯。它的花期相对短暂,前后仅约半个月。与短暂花期相反的是点状点地梅缓慢的生长速度,一块垫子每年仅能扩大几个毫米。
垫状点地梅 开花了,点地梅垫状点地梅形成的致密垫状体结构,贴伏于地面,通常具有很强的喜光性。它具有半球形或者全球形的植物表面,表面积大于体积,能提高获取热量的效率以及增大光合作用的面积,这是它趋避低温和极端环境而采取的一种适应措施。其次垫状内部致密堆积的枯枝败叶和外表面一起,构成了内部相对温暖潮湿的小环境,夏天落在它上面的雪,由于温度高而融化,水就渗入垫状物内,渗入地下,使它获得了水,维持生命。由于垫状紧密,外面的寒气进入不了,冻不坏它。当刮大风时,背风面仍比较暖和。除了温度,垫状植物内部和周边的湿度、微生物系统也有别于外界。所以在垫状植物上面或者周边,经常能够看到其它植物茁壮生长。
垫状点地梅可以入药,是藏药中的最常见的药物品种,具有去风清热和消肿解毒,对人类的风湿性疾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另外它还可以消除人体中的多种毒素,在西藏境内这种垫状点地梅还有抗癌和治疗癌症的作用,当地人喜欢把它的全株经过炭制以后治疗癌症,据说治疗效果还是比较不错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