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四点半,大地还没有完全苏醒,一盏灯透过窗口点亮夜空。那是怡人窗口的灯光,她温暖的声音在空中回荡。像拨动的琴弦,余音萦绕。早安朋友,“长颈鹿课堂”读书分享早课开始了。晨光微曦中走来了这位“日行一善,人间送小温”的使者 。
心理咨询师的怡人寻声遇见
我是寻着怡人的声音,认识她的。那是2022年4月9日,王怡人在黄鑫老师清晨写作陪伴营做了题为《心理老师的宝》的微课分享。我记得她深情的叙述和动情的眼泪。后来我们有机会同窗学习,我见到了屏幕上的怡人。上周日晚上的面对面视频采访,让我们的距离更近了。
怡人比我小六岁,今年53岁。她端庄美丽,白皙的面庞上,总是挂着清朗的笑容。她活泼干练,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小很多。我问她保持年轻的秘籍什么?她笑着答四个字:早睡早起。
已过知天命年龄的怡人成长的足迹
怡人是河南人,父亲的经历很不平凡——曾经是中国驻前苏联外交官,母亲是河南焦作市一所军工厂子校的校长。怡人在家里排行老二,小时候母亲总对她说“别人家孩子能够做到的,你也能做到”,“人没有做不了的事”……在母亲眼里,女孩子“撒娇”、退缩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从怡人的童年经历,我似乎明白了她一直学习不辍、进取不停的原因。
怡人的母亲善良智慧,性格中也有强势的一面,父亲格外重视孩子们的学习。小学一年级时,怡人就和哥哥一起拜师学习书法。后来父亲还带着他们去北京拜访著名的书画名家刘炳森老师。坚实的书法基础和严师引领,使得怡人从小学起,书法作品在焦作市和全国多次获奖。初中一年级时她写的一幅关于“中日友好”的作品还漂洋过海,被送去在日本展出。难怪她在写影评《日日是好日》时,选择“卷轴字”切入。看来她在书法方面的造诣,是从小积淀的。那是一种嵌在身体里的气质,也为她后来从事书法和美术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问“您16岁初中毕业就上了中专,而不是上大学。后悔吗?”
怡人快人快语“也没有什么后悔的。那时我妈妈说上师范类学校好,有补贴。我是一个特别听话的孩子,没什么想法”。
我问:“您的父亲支持您上中专吗”?
怡人“父亲是一个特别有涵养的人,因为工作在外地,家里大事小事都是母亲做主”。父亲常说“我不愿意和你母亲争吵”。“我的性格中宽容、隐忍的部分和父亲很像”。
“我的第一学历虽然不是大学本科,但我后来一直在学习的路上”怡人的话掷地有声,仿佛在说“我行,我可以”;一改 “我不行”、“人家那么优秀”的口头禅。我想这才是怡人真正的底色——谦虚、进取。
时钟滴答
1989年怡人19岁,她从河南焦作师范毕业,到该市一所公办小学当美术教师。在最初踏上讲台的七年中,她上进努力,先后获得区级、市级、省级教学优质课等多种荣誉。1996年,26岁的怡人离开了体制内 “可以躺在荣誉上到退休”的舒适工作,应聘到郑州市一所民办小学。也正是从这里,她踏上了学历进修之路。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全国成人高考自学考试,最终拿到河南大学学前教育本科文凭。2000年开始,怡人进入心理学领域,从此一发不可收。48岁时,她又挑战自己到另一所省级重点名校应聘,被破格录取为专职心理老师、大队辅导员。她像一只不用发条的时钟,滴答滴答,不知疲倦。
偷闲的怡人我好奇:是什么力量驱使您这样不断挑战自己学习不辍?
怡人笑着答:除了父母,我先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我的婚姻像是我的第二次重生一样,先生是我生命中的引路人、人生导师、良师益友。我人生中最幸福的一件事:是找对了自己的另一半。
眼前的怡人笑着、平静地说着。我想到了四个字:琴瑟和鸣。他们夫妻携手同行的背影仿佛就在眼前,好暖、好感动。
怡人的先生是一名数学教师,业余时间又不断自学应用心理学和计算机专业,现在是一名学校中层领导。先生榜样的力量,感召着怡人。“孩子小的时候,周末我到另一个城市上课,他就在家照顾孩子;我一步步学历进修,从中专到大学本科,再到学习心理学都离不开他的帮助”怡人说。
俗话说“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在夫妻同心拧成一股绳的时候,困难就变得小了。他们夫妻就这样举案齐眉、比翼齐飞,一步一个脚印,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现实。
四点钟起床的“晨型人”
怡人是典型的“晨型人”,她酷爱读书,为了不被事务性的工作羁绊,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读书学习,她先后两次去北京向专家学习时间管理,把每一天的时间分成“三个八小时”的时间段。践行四点起床模式,在4点到12点的黄金时间,给自己充电学习。每天早晨六点半,很多人才刚刚起床的时候,怡人的自我成长功课已经告一段落,开启上班模式了。四点钟起床读书分享,是她执著坚持的一件事。从2013年起,怡人把读书的音频发在荔枝FM上,这样一坚持就是整整十年。《正面管教》、《非暴力沟通》等书籍都是她那些年分享完成的。
4点半直播的怡人今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一天,怡人的视频号“长颈鹿课堂”和观众见面了。她四点半直播分享伯恩斯《新情绪疗法》这本大部头著作。为了帮助更多的人阅读,她每天分章节和板块,把枯燥的内容拆解做成半小时左右的视频,并把早课文字笔记在朋友圈摘录日更,日复一日做成了系列的《日行一善》电子卡片。
我问:你坚持十年在荔枝FM读书分享,今年视频号又坚持读书直播120天,这样做的动力是什么?
怡人:因为有人需要,我的自我成长也需要。在如今这样“卷”的时代,作为一名心理老师更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当我带着爱和慈悲,影响更多的人去学习实践,找到适合他们的方法路径,我觉得那就是自己的价值所在。
闪亮的珍珠
我好奇怡人与河南大学合作进行“团队自由书写学习力”项目的事情,怡人的话匣子打开了,她给我分享了一件真实的事。
2021年的3月27日那天,一位班主任焦急地打来电话:说班级小A同学在课堂上突然放声大哭,情绪失控。他们不知如何是好,紧急求助。怡人分析,小A的症状已经超出一个心理老师的工作范畴。于是,她一边请班主任给小A家长打电话,说明情况。建议家长带孩子 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一边安抚小A,试着和她共情。在等待的间隙,怡人决定带领小A进行自由书写。邀请她写一写“刚才发生了什么?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小A很配合。很快在纸上写了几行字。写完之后,怡人带领她做深呼吸。再重读自己写的文字,看看有没有哪一句话让自己不舒服。20分钟过去了,小A 的情绪渐渐稳定了。自此,一个念头在怡人心中越来越清晰:那就是用自由书写来帮助陷入情绪旋涡的孩子。
怡人与孩子从那天起,小A每天是这样做的:早晨起来不洗脸不刷牙,第一件事就是拿出纸笔,写下自己的感受。上学后先交给怡人老师,然后再去教室上课。她们俩通过自由书写进行交流,自由书写搭建的这座桥,打开了小A 同学的心扉。苦恼、伤心等负面情绪通过书写得以化解。紧接着,怡人又和小A 约定三十天后,把她一个月来书写的感受,汇编成集出书。
5月31日那天,是一个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日子,怡人见证了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在约定的时间点,小A的第一本“作品”问世了,她通过自己坚持最终走出了困境。这件事给怡人很大的启发,随后她又跟踪了三名中度抑郁的孩子,发现孩子们经过持续一个月的自由书写,在情绪行为等方面改善很大。
孩子出书了怡人找到了河南大学的李博士,介绍了正在校园践行的自由书写可以帮助孩子改善情绪的事例,李博士很感兴趣。于是才有了“探索自由书写在团队中的可行性”的尝试。具体操作时,怡人和同事从五年级七个班级分别抽出了学习成绩靠后的十名同学,加上一些其他自愿参加的同学,组成了一个百人书写团队。
自由书写营启动时间是2021年7月18日,河南大学项目团队专门对参与的孩子们进行了相关心理测试,即“前测”。21天自由书写营结束后,还有一项“后测”任务,之后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自由书写的有效性。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郑州市教研员牵手河南大学心理专业博士与怡人的孩子们一起工作,非常难得也是非常意义的。
天有不测风云,项目进行到第三天,河南省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灾害,郑州市在“720”中更是重灾区。怡人所在小区停电停水,眼看着工作无法跟进,她心急如焚。作为带领着,每天要陪伴跟踪孩子们的自由书写进度,督促他们完成打卡。万分焦急时,团队同事接力负责和孩子们互动。危急时刻孩子们感受到来自心理老师的陪伴和安抚,恐惧、担心、害怕、难过、焦虑等情绪通过自由书写得到及时的表达和宣泄,变成文字变成诗歌。
功夫不负有心人,21天百人团队的坚持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实验数据表明“自由书写”在团队中对缓解情绪有效!
对比数据图我问:“如何评价这一次经历”?
怡人的话:如果说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2021年的暑假带领百名学生21天一起自由书写,走过 “720” 至暗时刻,这段经历像一颗最闪亮的珍珠镶嵌在我的职业生涯中。
人间送小温
有数据表明,43%的孩子的心理问题,均来自学习成绩受损。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怡人和她的团队的做法是通过自由书写等形式先转化情绪,再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
他们成立了“把诗歌写在童年”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在班主任中形成的合力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孩子们高兴时写诗,悲伤时写诗,痛苦时写诗已经蔚然成风,像星星点点的火苗在悄悄燃烧,连成片;又像是一个个跳跃的梦想带着稚嫩和勇气直面未来。如今怡人他们的工作又上了新台阶,有了新探索。
孩子们渴望被看见,老师和心理工作者做到了。点滴的爱和温暖,汇聚成爱的暖流,滋养着幼小的心灵,这不正是教育的意义吗?
访谈结束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作为同行的我,除了钦佩还有感动。此刻,我在书桌前打开手机,聆听怡人《长颈鹿课堂》早课视频回放。她是那样真诚、平和,仿佛在和屏幕前的你我说,来吧,一起读书。践行“日行一善,人间送小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