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71350/edcb664db4e22d1e.jpg)
唐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发动叛乱,安史之乱爆发,作者离开洛阳,先后辗转流落好几个地方,最后在成都安身,写下该诗时已是760年,诗中抒发了对战乱的悲愤感慨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首联及颔联说:洛阳一别,行程四千里才来到这里,叛军霸占蹂躏大好河山也已五六年。我流落在剑阁之外,被兵戈阻绝不能返回家乡,看来要老死在这锦江边。
颈联最为形象,短短两句就塑造出一个失魂落魄的游子:昼夜思念亲人和家乡,晚上不能入睡,只好在月光下来回徘徊;白天也到处游走,看那天上孤独的白云,疲倦极了就在白云下睡去。
尾联中的司徒指当时的检校司徒李光弼,他率军平叛,在洛阳附近的河阳击败叛军,又急欲乘胜进军,直捣叛军老巢幽燕等地。所以作者欣喜地写道:“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他的内心在呐喊:如果能平定叛乱,早日得返家乡,是多么高兴的事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