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情绪化长胖的五个迹象

情绪化长胖的五个迹象

作者: 秀平心理芳疗 | 来源:发表于2019-02-16 21:29 被阅读49次

星婆

情人节那天,还没下班,闺蜜小鞠就发来微信说,“晚上出去吃好吃的呀。”

我说:“别人的情人节,你凑什么热闹?”

她说,“没有对象、没有情人节,连吃都不行吗。

晚上出去吃了火锅,我们两个人,点了好几盘牛羊肉,还有海鲜、蔬菜...满满摆了一大桌。“这么多,五六个人也吃不完!”

看着我惊掉的下巴,她说:“过节嘛,偶尔放飞一下,没关系。”

两瓶啤酒下去,她带着微醺的醉意嘟囔道:“减肥?健身?...有什么用呢,还不如好吃好喝,只有吃才是我最开心的,'一吃即可解千愁'。”

说起小鞠25岁就一个人来北京打拼了,当时家里要给她说亲,她死活不同意,来北京的这几年,分分合合也有好几个对象,可终究没什么结果,眼看就要三十的人了,工作不稳定,现在连个结婚的对象也没有,她嘴上说着不着急“大不了,老子一个人回家种田去,多自在.......”

可我知道,其实她不露声色的情绪,都藏在了身体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吃好像成了我们面对生活磨难的“解药”?遇见压力、不开心、沮丧的事情,我们总对自己说:“吃点好吃的...”,好像吃能解决一切。

可是“吃”真的能治愈我们的“情感黑洞”吗?

1.“吃”真的能治愈吗?

自古以来,我们面对的最大忧虑就是食物不足,一旦能吃饱,所有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但如今,面对工作、婚姻、人际关系、个人价值等——这些新出现的问题,我们的基因无法快速地辨别,而依旧把它划分为“缺乏食物”的范畴。

事实上,无论怎么吃,这些问题都存在。

研究表明,和体重正常的人相比,75%体重超重的人潜意识里把吃当作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这与饥饿无关。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营养中心副主任苏珊·鲍尔曼博士认为,“压力山大”,成了现代人暴饮暴食的一项重大原因。因为压力而摄入食物,被称为安慰性进食,也叫情绪性进食。

根据日本政策大学铃木真理教授的研究,那些从事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工作,工作量大,且无权决定自己工作的数量和品质的人,更倾向于通过满足食欲来消除工作上的压力。

其实并不只是压力,让我们产生过剩的食欲,更多时候,我们面对的只是一种模糊、消极与空虚的情绪,说不出是什么令我们烦躁不安,但我们知道,吃吃吃会好受一些。

“借吃消愁”,偶尔用食物来“治愈”自己,奖励自己,并无不妥。但是,倘若我们吃的很多东西,并不对因为饿,而是因为心情不好,或者无意识地想要吃,那么,吃东西就不只是吃东西了,它可能已经变成了我们面对情绪时的一种应对机制。

弗洛伊德认为,婴幼儿时最先追求的是一种口欲的满足。在那时,母亲是我们的第一个信赖者和能让我们满足的人,而母乳是我们生命之初活下来的根本,哺乳就成了我们和母亲之最主要的互动,因此婴儿安全感的来源就是从嘴里获得的。

这种机制会在潜意识里延续下来,使得我们长大后在焦虑、紧张或者不安的时候,依然总想着嘴里吃点什么来缓解不安,一味地吃东西,其实是逃避压力的一种,并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

不仅如此,长期的情绪性进食,还会使我们产生一种失控感——无法控制自己在恰当或不恰当的时间吃什么,不吃什么,以及吃多少。因为无力感,我们选择进食逃避压力,但无节制地进食导致的失控感,又会让我们陷入无力感这个恶性循环,久而久之我们便会产生厌恶感。

同时,当食物变成了一种对抗情绪的工具,你会很难再享受美食本身带来的快乐,很多时候你都不知道自己在吃什么,好不好吃,而只是一种惯性。

不知不觉,你就进入了一种情绪化进食。

2.怎么知道自己已经进入到了情绪化进食?

首先,你需要辨别你是真的想吃,还是来自情绪的欺骗。

我们可以对照以下5点进行判断:

1.饥饿是突如其来的,还是一点点变饿的?

情绪饥饿往往是突如其来的欲望,它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有立刻进食的冲动。有的人半夜里,就突然很想吃点东西,即使没有外卖,就算吃一桶泡面也一定要吃点什么,不然心里就像抓狂一样......但正常的饥饿是缓慢而承受的,虽然一时很饿,但忍一会再吃也是可以的。

2. 情绪饥饿特别渴求一些特定的食物,而不光是吃饱。

情绪饥饿表现为对某一种或是几种特定食物的渴求,比如一段时间里,你特别想去吃火锅,吃其他的食物都不能满足你的口感,唯有吃上火锅心里才满意。而正常的饥饿更多是一种“有吃的就可以”,填饱肚子就好。

3.情绪饥饿时,你经常意识不到自己已经吃了多少

“我觉得自己不知不觉就吃完了几大包薯片”——这是典型的情绪饥饿的状态。但正常情况下,其实我们对自己在干什么,包括吃了什么,吃了多少等等,都有一个清晰的意识,但情绪饥饿时,你往往感觉不知道你吃了多少。

4.情绪饥饿,在吃饱之后依然不会得到满足

一般我们饿了,吃饱了就不想吃了,毕竟撑着难受,但情绪情绪的饥饿不是这样,她吃不饱,就算撑得肚子疼,还是想吃,而且越吃越吃得越多......

5.情绪饥饿会引发更多的负面情绪

我们常说,吃夜宵是“深夜放毒”,明知道它“毒药”一样,不健康还容易长胖,可就是忍不住想吃,但吃完又特别后悔,一时情绪冲动进食,换来的是无边无际的“深夜懊恼”....但如果我们只是为了满足身体的正常需求而进食,就不会太有羞愧后悔的情绪。

以上的五条只要有一条符合,就可以判断你在情绪性进食......

你要学会调整自己的进食习惯,以免让身体吃更多不需要的食物。

3.怎么享受美食才是真的治愈呢?

我们可以通过练习对食物的觉醒,来降低自己暴饮暴食的可能性,从而真正地享受美食:

因为情绪性进食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吃下过量的东西,因此你可以用一些巧妙而简单的方法让自己难以进入“不知不觉”的状态。

比如,当你实在想吃一些不太健康的食物时,试着用自己不常用的那只手或是错误的餐具,让“吃”这个动作变得不那么得心应手。这样做的目的是时刻提醒自己,你在吃东西,也会让你更加清楚自己已经吃了多少。

此外,你还可以通过练习正念进食,也是很好的方法。

研究发现,学习正念的人普遍拥有更加健康和科学的饮食选择,正念也能有效地改善情绪性进食的问题。利用正念进食,能够让你在不至于“伤身”的情况下,品尝你想吃的食物。

当你下次想“借吃消愁”时,不妨尝试:

>将一勺食物(比如巧克力蛋糕)放进嘴里;

>放下勺子,先别急着吃第二口;

>慢慢咀嚼20—40次,直至你能完全感受完食物的香气、味道、口感,以及它们的层次;

>感受当下,专注地,只想着你嘴里的那口食物;

>想象它是如何一步步被制作完成的,甚至从原材料的生长开始;

>不要和旁人说话,不要被任何别的事情打扰,尽情享受当下这个时刻。

无论是对食物的觉醒,还是正念进食,都是要求我们有意识地用所有感官,去感受我们所吃的食物,并和食物建立起一种新的联结和关系:清楚自己在吃什么,清晰地区分自己进食的目的——是为了填饱肚子,还只是想要获取情感上的慰藉。

相关文章

  • 情绪化长胖的五个迹象

    星婆 情人节那天,还没下班,闺蜜小鞠就发来微信说,“晚上出去吃好吃的呀。” 我说:“别人的情人节,你凑什么热闹?”...

  • ⌈嫁得好⌋的更容易瘦?拥有更高质量婚姻-【幸福减肥教】

    【幸福减肥教】 婚后发福,往往被认为是太过幸福的迹象……但最近的一个研究发现,婚姻越幸福的人,竟然越不容易长胖! ...

  • 深夜缠绵

    入夜,辗转反侧警告我这是睡不着的迹象。 欲哭无泪,又是一个不眠之夜,看来又需要准备疯狂敷面膜了,熬夜容易长痘和长胖...

  • 年纪越大越容易发胖中年发福太容易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发现到了一定的年纪之后,真的是长胖很容易,瘦下来非常的难。 也就有了大家常说的中年发福的迹象,...

  • 论一个长沙堂客们的自我修养

    .....就是不能长胖!不能长胖!不能长胖!

  • 2018-06-05 星期二 晴

    不知不觉地长胖,肚子上的脂肪,像是怀孕5个月。我那可爱的儿子已经三岁半,可我却日益胖起来,是发福的迹象。我忧心匆匆...

  • 手写|打卡第81天

    ✏️ 我不长胖谁长胖

  • 长胖

    小明是我的大学同学,当时即将毕业的时候,大家像无头苍蝇没有目标的在招聘会上乱投简历,只有他悠哉悠哉,他告诉我们,找...

  • 长胖

    从下雪呆到了花开,毫无意外的长肉了,长胖了,跳也跳不掉的肉。这么多年,身材基本保持苗条,吃的也多,但也不存在胖。而...

  • 长胖

    从与老公恋爱起,我就开始长胖,现在越发不可收拾。 我终于受不了了,报了私教课。然而繁忙的工作,不定时的开会,让我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情绪化长胖的五个迹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poi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