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素养教育背景下的英语课堂。首先是一节英语观摩课,教师是来自于南通的曹群老师(南通市通州区金郊中学副校长,江苏省特级中学英语教师)





曹老师提出应该明确教学就是想办法让学生学,把课堂变成学生展示的舞台。教学的核心应该是教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在教改的过程中应该与以教为主的旧理念断气。
尤其是英语课堂,曾经一个中学生花200个小时学英语,一年就能读一本林肯传,而现在的学生花4000小时学英语,七年读不了安徒生童话。所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效率紧密相连,授之以渔的大趋势就更为重要。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谁来教?1.要不断锻炼学生使其具备基本的讲教能力。2.让学生自己当小先生.3引导学生进行能力性学习。 作为语言类的课堂,应该从美,情,理,趣充分展现英语学科的诗意和理趣。学生能够习得语言能力,形成跨文化意识,达到知识丰富,智慧顿开,心灵净化的境界,从而完成学科素养的构建。
正如一位英语教学法教授所说: 母语不是一件外衣,学习者在踏进外语课堂之前就能将其脱下,弃之门外。所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可回避的是汉语思维,要通过迁移对汉语知识加以科学的利用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通过曹老师的英语课堂展示和系列讲解,对我们今后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确是很有帮助的。作为英语课堂的关键引导师,我们应通过一定的手段,本来潜藏在学生心灵和内部的智慧和活力激发出来。以多元手段手段创设情境。学生一旦进入观赏者的角色,也就是进入了学习者的角色。
这样的理念和昨天学习的生本课堂理念很相符,其实英语素养教育培养的背后就是把学生当做课堂主体。通过江苏省海门市新教育实验区的多年实践,"生本课堂" "素养教育" 相关理论和做法建议都比较系统,也比较成熟。下一步更重要的是消化好这些理论,在巴彦淖尔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我相信这一定会为英语课堂带来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