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精神分析的文化分析方法
时间:10月24日
地点:寝室
终于在今天完成了对前半部分的阅读,紧接着后马克思主义的是从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中延伸出来的精神分析文化分析方法和以索绪尔为源头的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精神分析的文化分析方法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不仅是因为它是由医学领域延伸到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个跨界学说,而且其本身的内容也让在阅读之前颇为枯燥内容的我有了一些缓冲与愉悦。
文明的创造力必然导致人类本能的压抑,文明最大的敌人莫过于性本能的充分释放和回归。
他认为人融入文明的过程必然会需要压抑性欲,而在此他提出了“无意识”的概念,他将人类的心灵分成意识和无意识以及前意识三个部分,继而引出了本我自我超我的关系。他认为自我经过外部世界、力比多、超我的严厉性三种力量来控制着本我以免失控,此后在介绍超我概念的时候他提到了俄狄浦斯情节,这是一个对文化研究来说比较重要的概念,在其后对女性主义的研究时,莱德威就认为在女性的言情小说中能够吸引女性的内容简单来说就是对女性心中的俄狄浦斯情节的一种满足,但是佛洛依德的研究忽视了女性的俄狄浦斯情节研究,这也是佛洛依德研究的一个局限之处。
跳过对佛洛依德对梦的一些研究,直接来到其在文化研究方面的延伸,佛洛依德在梦的研究中提到梦的运作涵盖四个步骤,凝缩、移情、象征、次级修正,其中的移情概念我在郭建斌教授的独乡电视中读到过,这也是佛洛依德研究延伸至文化研究领域的一次应用,即某个事物在梦中变成了这个事物所象征的一个符号,我认为这个概念可以用来分析目前我国青少年的服饰符码,例如有些人为什么喜欢穿篮球鞋,我觉得这可能是他们的一种移情的态度在作祟,是否是出于对球星的崇拜继而想要去成为他的样子,从而把球星进行移情,变为象征的球鞋来穿戴,从而达到一种满足?
在介绍了梦的运作四步骤之后,文章开始具体介绍俄狄浦斯情节,它使用小红帽的文本进行分析,我认为非常有意思(要是这本书里都是这种形式的介绍就好了),他将小红帽的故事文本分析为小红帽心中的俄狄浦斯情节在作祟,这种对我来说是颠覆性的观念也留给了我深刻的印象,我甚至开始思考是否在我国的婴幼儿产品的故事片中都有意无意地使用了这种俄狄浦斯情节的元素,随后我感觉是否存在反向的俄狄浦斯情节,即父亲母亲对自己孩子所抱有的俄狄浦斯情节,而婴幼儿产品的广告是否利用了这样的心理来捕捉消费着的心智。
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运用于文本分析存在着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即以作者为中心,将文本等同于作者的梦境,文本的表层相当于梦的外显,而内潜的内容则是作者深藏的欲望。第二种方式是以读者为中心,关注文本是通过何种方式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自己欲望和幻想进行象征性释放。
其实今天回顾这里我的心情特别激动,因为这一概念不论是在这本书的前后还是在我的理念中都是有相通的地方,本书前面介绍的潜文本、症候式阅读法,而他也与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不谋而合,这让我感觉到文化理论其实在很多地方都是相连者的,可能同样的观点可以为不同的流派所共识。
其后的拉康的精神分析学说就要难以理解的多,感觉他的学说是以一个时间线为轴展开的,他依照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区分出了实在界、象征界、物质界、想象界四个世界,可以看做是将佛洛依德的学说正真延伸到了文化领域中,拉康认为我们天生就处在匮乏之中,而我们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克服这种状态,导致了每个人都在孜孜不倦地找寻着幻想中的充盈的瞬间。
说实话,拉康的精神分析学说在本书来说还是较好理解的,它剖析了一个人心智的成长过程,并最终将人塑造成了一个俄狄浦斯情节的深度中毒患者,而这种引申出来的文化分析机制也可用于对目前的众多电影特别是文艺影片的深度分析,这也让我受益匪浅,譬如文章中提到的 德州巴黎 这一电影,我之前也看过,但这次读了对这部影片的分析之后,我感觉开启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