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深度学习的阅读教学——第一节深度教学目标如何设定
今天打开了六月份要读的书,只能说我掉队了,王荣生的《阅读教学设计要诀》我实在是没有啃完,不能说没有啃完是没有啃细,我的修为实在太浅,参不破里面的要义。这也让我知道原来读不懂是真的会自动屏蔽学习系统。可能是一种愧疚,所以打开《语文深度学习》,看得格外静心,没有一丝杂念。等过段时间还是要重温王教授的书,虽然理论高深,但是发现读了一些对于读这本书也会有帮助。大咖的见解都是高屋建瓴。
读了王教授的书籍,知道教学主要是学的活动,教学统一是教学最大的艺术。我们要遵循“以学定教”的选择,在教学设计时依据学生的学情(基础、需要)和学习规律来确定教学方案;教学实施时根据学生的疑惑点、兴趣点,适时制订并调整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节奏;通过老师、学生的多向互动来实现教学目标。我们要树立学生学习为中心,而非我们的教授。我们很多时候发现学习问题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关注学生,而仅仅停留在教参和课文,而忽视了学习的主人,所以现在一切的错失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站好自己的本位,甚至有些错位。我们要学会基于学情设定科学、集中、明确、可测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的作用
1.确定教学内容,对于一篇课文我们要懂得有哪些点要教给学生,就是让学生吸收,比如说《青蛙卖泥塘》,首先是识字,识字不是停留在这一个字的音和义,而是方法,学会方法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接着是课文的脉络,脑海里要有个起因经过结果,最后是道理,这一个单元都是讲改变,适时合理的改变会让我们的处境更好。
2.制约教学过程安排,这一点是我要努力学习的。一课一得,我要记得这一点,不可随意放羊,无限制拓展与重复。总是怕学生不会,其实应该要有一个学习单,随学随做,检测自己学习的成果,这样巩固练习最有实效性。
3.指导学生学习。心中有标,脚下不慌。教有方向,学也不乱,这样我们都能明白自己要到达怎样的学习程度。
4.指导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教学目标永远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教学目标失效的现状
1.目标设定盲目随意,我可能就是照本宣科,从来没有自己的思考。
2.目标设定笼统、单一。
3.教学目标设定含混、模糊。
4.缺乏核心价值,目标错位。
5.机械割裂三维,目标失当。
三、深度阅读教学目标设定的策略
1体现语文核心价值。我们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重点是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我一点浅薄的理解是我们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两点:塑造人物;表达情感。我们要教学生如何刻画人物,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表达情感,感知作者的情感,学习作者如何表达情感。学方法,升华情感。语文要有思想上的教化,所以要通过反复诵读来体会情感。而且情感最终要有共鸣与迁移。特别是古诗词学习感受文人情感与传统文化的魅力,积累别人的语言为己所用。读是一个制胜法宝!
2.注重三维一体原则。我们的学习永远不会是割裂开来的,所以我们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帮助学生实现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
3.关注学生的需求,明确学生的起点。这也是我要去做的,否则总是事倍功半。
4.教学目标的设定步骤。这是干货!需要理解课程目标的层次及相关要求;紧扣单元目标,落实课时目标(大单元思想,不孤立进行教学,建构学生学习与认知框架。);语言表达精确,准确陈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结果性目标)积累字词、了解生平、理解含义、整体把握文章;过程与方法(体验性目标表现性目标)运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方法去怎么做。通过圈画和品读,感知文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体会意味深长的结尾,具有初步赏析能力。就是用什么方法学什么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了什么,感受什么,领悟什么。虽然现在不讲三维,讲核心素养,但是内核是一样的,目标都是学生学习的活动,学生是如何去学习。
四、制订深度阅读教学目标的意义
1.使学生需求的重要性得以体现
2.有效改进教学
3.提高教师素养(不能放野马)
学习的目地是让自己警醒,不能盲目乐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