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叫作情境偏见。就是因为有环境的比较,才造成了认知的偏见。比如说,人们都觉得幸福是相对的。你说你买了一辆20万的车,幸福不幸福?这话不能一概而论,要看你周围的车是多少钱的。你开到你们家小区一停,周围都是200万的车,你这车20万,就觉得一点都不幸福。但如果你周围的人都没车,那你就觉得很幸福。
第二个叫作预期偏见,就是你想看到的东西会影响你真的看到的东西。你们有没有发现,你喜欢的人怎么看都顺眼,干啥事都行,怎么都觉得这小伙子真棒。为什么?你喜欢他,你心中预设了这是一个好人,所以你看到的他都是好的
但是假如你心中存在一个成见,你觉得这人讨厌,看他就来气,这时候他做什么你看着都不舒服,做什么你都觉得别扭难受。这就是我们说,你习惯看到的景象对整个决策的影响
第三个叫后视偏见。后视偏见是什么呢?就是相信自己的记忆比实际的情况更准确。过了很多年以后,大家回顾当年所发生的一些事,会产生争执。有人说这件事是这样的,另一个人说不是,我们大家的记忆不一样了。这时候你会觉得我记忆当中的事才是真实的
那怎么才能够克服这些偏见呢
第一步,确定所要做的决策及与之相关的信息。你到底要做什么样的决策,相关信息找清楚
第二步,识别造成偏见的认知框架
第三步,去除认知框架或设计替代的认知框架。
第四步,考虑替代认知框架可能带来的结果。
你得先识别,识别出来了以后加入新的框架,考虑新的框架所带来的影响。这就是我们说重新观察、克服偏见
能够坚持研究科学,能够推动科学思想的传播,他们都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呢?是勤奋和思维方式这两点做得好。他们的特征是什么?第一个叫作有内在动力,就是他们解决问题是自我引导、自我鞭策和充满活力的。第二个叫作能容忍不确定性,有好奇心,有开放性的思维。
第三个叫作自信,乐于冒险。
第四个,乐于挑战权威。就算这是爱因斯坦说的,我觉得不对,那对不起,我也可以挑战。然后锲而不舍,能够接受延迟的满足感。
另外我们要在许多领域都有经验,而且知识渊博。这种广泛的涉及会带来大量的灵感。有时候你沉迷在一个东西当中,很容易陷入范式里出不来。但是当你能够用更多的类比、更多的可能性来看待这个事物的时候,眼界就开阔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