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548788/6314be9beb9a40e1.jpg)
文| 小象要趁早
节后的P2P领域依然处于一个比较低沉的状态,说实话的人已经没有了,都在揣着明白装糊涂。投资人和借款人依然在彼此隔离的空间内,各自打着自己的算盘,有愤懑、有焦虑,还有想当然的自以为是,这就是现在P2P领域的真实写照,让人感到不寒而栗。小象我本身也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对于这个领域的失望,甚至在从内心问自己,这个领域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即使有正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平台,会否也因为很多社会性风险的存在而逐渐消亡。
关于社会性风险这个概念,小象是在这几个月才有所体会的,之前的小象一直专注于信贷风险的研究,并没有对信贷风险以外的领域做太多的关注,但经历过很多让人始料未及的事件之后,小象发现,原来直到现在,整个P2P领域依然是社会性风险占据主流,而远没到单纯研究信贷风险的程度,而作为一名普通的投资人,原则上只应该承担信贷风险,不应该承担社会性风险,这就是这个领域的尴尬和无奈。
那么什么是社会性风险那?它其实是一系列行为的统称,这些行为脱离开借款人基础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完全由行业的不正规所引发,并很难通过系统的方式和方法来加以控制,是最难管理的一种风险类型。这种社会性风险跟系统性风险有些类似,但是在P2P领域,还不能完全划等号,因为系统性风险多由整体性的经济环境恶化所引发,但P2P领域的社会性风险,多是由参与者的心理活动所造成的,这里包括平台实际控制人的、投资人的以及借款人的。
排除掉特别恶劣的诈骗行为,大部分的P2P平台的本质性行为流程,其实都是一样的。平台作为发起者,连接投资人和借款人,钱从投资人流向借款人,借款人还款,投资人获得收益,平台赚取盈利,这是一个标准的P2P流程框架;同时需要满足,借款人拿到的是投资人全部的出借本金,并按照投资人手里的借款合同中所显示的还款计划来进行还款;平台可以收取手续费,但也要清楚告知借款人,并在借款人完全同意的前提下每个月给到平台。整个过程中,投资人很清楚有借款人的存在,并很清楚自己的全部收益都来自借款人,借款人也很清楚自己借的钱来自于谁,应该还给谁,平台只负责帮助投资人进行对借款人的风险管理,从准入到风险审核到贷后跟踪回款以及催收,整个过程不能触碰投资人的本金,也不能触碰借款人的回款,同时投资人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承担风险,但也只限于借款人在合理合法的获得完整借款后的个体性还款能力的暂时性下降或者是丧失,这是一个没有社会性风险存在的前提下,比较理想的状态。
但因为有了社会性风险的存在,整个体系就发生了质的改变,这个源头是行业的不规范,造成了平台可以操作的空间太多,具有的权利太大,甚至大到可以触碰投资人的本金,然后再以独立的身份面向借款人来放贷,这就造成了这个领域任何一方的利益都无法获得保障。面对借款人,平台是放贷主体,借款人是否收到了完整的借款本金,所承担的利率是否在法定的范围内,同时因为平台是放贷主体,就没有服务费这个概念了,借款人也不知道是具体哪个投资人借给他们的钱,更不清楚,究竟哪部分是投资人的本金,哪部分是应该给平台的服务费,这些费用又是否合理,甚至不清楚自己在跟哪个平台借钱,试问在这种什么都不清楚的状态下申请的借款,借款人会稳定的进行还款吗?如果借款人不还款,平台进行催收的时候,借款人也会寻求法律方面的援助,认为平台非法放贷,没有放贷资质,一旦平台在催收方面有一些过激做法,可能还会跟有组织的涉黑扯上关系,造成借款人大面积的不还款,而这种不还款并不是其还款能力下降所造成的,而是由社会性风险所造成的;同时投资人这边,因为把投资P2P当成了理财,不愿意承认平台只是代为进行了出借,所以根本不会接受,借款人不还款的可能,一直以刚兑为要求在跟平台保持着一种不正常的关系,一旦平台的刚兑被打破,就出现了,平台面向投资人单方面违约的局面,引发投资人强烈不满,展开维权,平台立案,并以非吸处理。
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前后两个版本的区别,流程是一样的,但因为社会性风险的引入,而发生了质的改变,而这也是整个P2P领域的真实写照。
所以我们作为普通的投资人,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耐心的等待社会性风险的降低甚至是消除,能解决这个风险的,一定不是我们,而是监管,这种局面必须强制性扭转,否则大部分投资人的本金都处在非常危险的境况下,每个平台都很难独善其身,毕竟借款人是无法被平台所控制的,除非期待它是单纯的诈骗。
【小象智投频道】
懂风控、会投资,一个爱分享的小姐姐~
PS:这里还有小象的平台观察文章音频等着你来收听哦:)
声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文为小象原创,如若转载,请联系小象获取授权,谢谢配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