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青少年的人际关系

青少年的人际关系

作者: 娟记 | 来源:发表于2022-10-22 21:00 被阅读0次

青少年的发展任务和教育挑战

自我觉醒:心智独立的基础

人的发展需要经历两个反抗期:第一反抗期发生在2-3岁之间。在反抗之前,孩子会进入一个共生关系阶段。孩子认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2-3岁时,有了人生的第一个独立意识。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与妈妈是两个不一样的人。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别喜欢说“不要”

第二个反抗阶段是从10岁开始。他们经常说“我要独立,我要用自己的方式做事……”这是非常好的力量。但同时因为年纪不大,可能还带着儿童期的稚嫩。所以很多事情做不好,也不会做。家长和老师都认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不好管

建立同伴关系:迈向成熟的“过渡空间”

想从家庭中走出去,就需要一个家庭之外的群体接纳他们。他们需要建立同伴关系,以此来建立归属感。

容纳内外矛盾:面对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差距

青少年要学会处理外在期待和内在期待之间的矛盾。比如父母希望孩子出类拔萃,孩子也有自己对自己的定位和期待。这两个期待很可能是矛盾的,在矛盾中,青少年的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可能存在差距。

如果总是满足不了或者只是一时满足外在的期待。孩子的心理容易出现问题 。

青少年的择友标准以及正确引导

1、 兴趣相投

喜欢打篮球的孩子和喜欢打篮球的孩子容易玩到一起去。如果家长贬低孩子的同伴(比如:你们一天到晚就知道玩,还能干点其他的什么吗?)有可能会激起孩子非常强烈的情绪反应。这是他们的发育特点导致的。这时候的孩子非常的敏感。

我们要鼓励孩子去寻找志趣相投的伙伴。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 机会。比如学校中多发展社团。社团可以把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孩子聚在一起。不以成绩论英雄

2、 烦恼相似

比如单亲家庭的孩子会选择和单亲家庭的孩子一起玩。因为他的经历讲给对方听,对方可以听懂

怎样提升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

1. 让他们观察、接触善于进行人际交往的人是如何交朋友的,让他们有一个模仿对象

2. 帮助青少年了解人际交往能力强的孩子有什么特征

孩子被排挤怎么办?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有些孩子并非交友能力弱,而是他们身上有一些因素使得他们非常不容易被其他孩子接纳。这类孩子不仅很难交到朋友,还非常容易 被别人排挤。主要有两种情况:性格孤僻,他们爱猜忌;自身不良行为引起同伴的反感

性格孤僻,他们爱猜忌

他们会觉得别人都是带着恶意的,因此,其他人慢慢地也就不和他们玩了。如果这种情况并不是偶尔而是一个常态的话,就要考虑这个孩子的性格是不是成问题。

如何处理:

单独谈心

自我肯定

家长和老师加强沟通

自身不良行为引起同伴的反感

他们特别调皮捣蛋,喜欢恶作剧。这些不良行为容易引起同伴的反感。导致其他同学排挤。

1. 认知偏差(告诉他哪些方式是招人喜欢的,哪些是不招人喜欢的)

2. 读懂孩子背后的需求

这些行为的背后往往是为了获得关注。

如何应对校园霸凌

霸凌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显性的;另一种是隐性的。

显性的很明显就可以看出来。比如殴打;要零花钱;要帮忙做作业待

隐性的不那么明显。欺负方会说:“我们没有欺负他,他太小气,太计较了,我们只是开个玩笑而以”

如何辩别有没有被霸凌

1. 被特殊对待的是某一个人吗?如果是某一个人而不是一群人被特殊对待。很有可能被霸凌。

2. 这项活动是轮流进行吗?比如篮球被不小心打在他身上。他可以不小心打在你身上吗?

3. 这个活动有没有选择的自由?想不玩的时候可不可以

4. 活动过程中是不是每一个人都开心。如果6个人中有5个人开心,只有一个人不开心。那么不开心的那个人往往是被霸凌的那个人。

5. 活动结束后,大家还会不会聚在一起。

这五个维度是识别校园霸凌很重要的标准!在霸凌事件中,老师站出来为被霸凌的学生讲话,这是非常重要也非常关键的举动!

老师要约谈霸凌者的家长。我们可能会发现,打人的孩子在家庭中可能是一个被打的孩子。

如何处理校园霸凌

1. 鼓励学生将他们遇到的问题告诉成年人

2. 建议被霸凌的孩子与他人结伴同行

3. 让孩子去上一些能够自我保护的防身课

4. 教导孩子运用一些自我保护的交往策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少年的人际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pyb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