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院感科,经常会碰到,如果患者或者医务人员接触了某些传染病的患者(哪怕不是传染病)以后,那这些易感者的感染风险有多大,该如何处理。
另一个遇到的更常见问题就是,这些患者用过的器械、消毒物品该如何处理?
显然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但是底层的逻辑却是惊人的相似。
从简单的如何消毒灭菌入手:
我们都知道,消毒灭菌的效果离不开物品的因素、消毒剂的因素以及微生物的因素,这三种是互相联系的。如接触无菌组织和体液的高度危险性物品就需要用到灭菌剂,接触完整黏膜的中度危险性物品就至少需要中水平消毒剂。如果遇到被芽孢污染的低度或者中度危险性物品,我们就需要灭菌剂。但在消毒灭菌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环境的因素,而环境不仅可以影响微生物也可以影响消毒剂,最终影响消毒灭菌的成败。
有机物污染严重的时候,对微生物起到保护作用,必须要加大消毒剂的浓度或者延长消毒时间,因为有机物会消耗掉消毒剂的成分;在用紫外线灯进行物表或者空气消毒时,必须考虑温度、湿度的因素,因为这两者会影响紫外线光线的照射,最终影响到到达靶点紫外线的强度剂量,这也是为什么湿度很大或者温度很低的时候,使用紫外线照射应在平常的基础上适当延长照射。
所以,为了保证消毒效果,离不开这四个互相影响的因素,要根据物品的特点、环境因素、微生物的特点,适当的去修正消毒剂的因素,或调整种类或调整浓度、时间。
再来看看评估感染风险:
感染的发生主要与三个因素有关,包括微生物、个人的基础免疫力、社会环境因素。其中微生物因素包括合适的入侵途径,数量,以及毒力(细菌的侵袭力和毒素、病毒的杀细胞效应)。
同样有趣的是,除微生物因素和机体因素的互相联系以外,环境因素也会时时刻刻的影响感染的发生。它可以影响机体的免疫力。冬天干燥的空气使呼吸道黏膜纤毛系统摆动速度明显减弱,增加了机体感染的风险,同样更多的室内活动增加了传播的机会。
环境还可以改变易感者接受微生物的数量、毒力。就拿新冠而言,室内环境和室外通风良好的环境感染率完全不一样。在室内,在空调出风上风向的易感者感染风险要比下风向的人要低很多。而且温度、湿度、紫外线时时刻刻影响气溶胶上病毒刺突蛋白的稳定性,从而影响到它的毒力。
所以,评估易感者的感染风险,也同样离不开这三个要素,而且这三个要素互相影响。
从以上的两个问题上出发,会发现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是,两者都是从整体、全局出发,但在这个整体、全局中的各个关键点却又是息息相关,看似独立实则互相联系。写到这里,突然想到《论语》中三季人的典故:
有人拜访子贡,问:一年有几季?子贡说,春夏秋冬,四季。那人说,错,只有春夏秋三季。两人争论不下,去问孔子。孔子观察来人后,说,是的,只有三季。孔子说,来人一身绿衣,分明是田间蚱蜢。蚱蜢春生、秋亡,一生只有春、夏、秋三季,哪里见过冬天。在他的思维里,完全没有“冬天”这个概念,你和他争论三天三夜,都不会有结果的。
愿我们用全局之眼、关系之眼、动态之眼看透世间的黑盒,愿我们都不会冻死在那个不存在的冬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