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我是森岛小记。一个自由职业探索者,想要吃写作这碗饭,陪我一起成长~这是一篇3月份的存稿,晚上整理文档的时候发现好几篇没发的存稿,于是还是觉得发出来。
1,善用工具,省时省力。
今早我突然发现我现在已经会自主使用Excel进行自我管理,这也大大提高了我的效率。 但在之前,我觉得我的电脑只发挥了它的百分之一的作用,尤其是大学时期,只用来看综艺和做一些简单的作业。 现在想来,简直是太浪费了。 我在大学时间最多的时候,没有好好的学一个技能,甚至连Excel也没学。 很多关于Excel的技能都是我后来自学或是在工作中学到的。 之前更多是使用手机,现在则是更多使用电脑和iPad,电脑完成不了的或是不太方便的就使用手机。 之前总要找一个APP来做自我管理和计划,我用过很多笔记软件,现在感觉Excel好好用。果然大道至简。 - 2,放弃过度完美的心态。
我总喜欢把所有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之前我写日记,我在有道云笔记中记载,但我意外发现我微信登录的账号和APP里的账号不是同一个,导致我的内容是分开的。 后来,我花费了很多时间把内容搬到了一个账号内,又为了便于查找,一个个按照日期重命名,给他们分类,放在固定的文件夹里。 但后来,我发现,我花费了这么多功夫分类的日记,我并不会回忆翻看。 好像除了美观一点,并没什么用呢? 也并不会给我当下的生活带来好的改变,但却浪费了大量时间。 很久之后,我才明白,这种行为叫做“过度完美”。 我不把这件事情做完,就会强迫症般的很难受。 如果这件事能很快做完,那就也还好,如果这件事需要大动干戈,我就会很烦躁。 做还是不做呢? 经过斗争之后,我大概率会选择去做。 我意识到这种“过度完美”的心态不是很健康,因此我在类似的事情上,就让自己稍微放过自己一下,想一想,不做这件事,会有什么后果吗? 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那就不做! 比如,有点时间,我很想把公众号发表的文章统计到一个表格里,统计了当月的,我又想统计上个月的,上上个月的,甚至去年的,但这又无疑要浪费很多时间。 并且,我统计这个数据也好似并什么大的用处,也只为自己存档罢了。 因此过了一段时间我就停滞了,又是一个无疾而终的工程。 但,后来我发现,从壹伴上就可以下载文章记录,直接就是一个表格,虽然它只能分批下载,但也比自己用手登记要有效率的多。 我为什么不早知道这件事呢? 我发觉,这就是信息差,做一件事之前,先花一分钟找找看有没有捷径能快速达到想要的结果。
- 3,读不下去的书不强求。
这几天发觉我看的书好少,总是不能沉浸下来看一些所谓的大热的高评分书籍。 一开始我会觉得自己太浮躁,看的进小说,却看不进去,可不就是我的问题吗。 后来试了几次,实在看不进去,不仅如此,还打击了我看书的积极性,只想刷视频,本来还能看点的,这下干脆不看了。 但是,书读不进去,真的就是读者的问题吗? 不全是,很多书你读不进去代表你此时不是读这本书的时候,换个时间再读说不定就好了,第一遍读不懂,第二遍说不定就好了。 有句俗语“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男不读西游,女不看红楼”就是说的读书也要分年龄,分年龄,这句俗语虽不完全正确,但也确实说明了一些情况。 所以,书读不进去,要硬读吗? 我的建议如果是你的学业,如果不能转专业,那我建议硬读,哪怕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如果是闲书,杂书,课外书,我说的就是此类。我建议放放再读,不要强求! 现在读不进去,过段时间再读,千万不要因为某一本书丢掉自己阅读的习惯。 并且,读书根本没必要从头到尾的读到底,只要你从这本书里学到了东西,就不算白读,所以,千万不要抱着完美主义的心态去读书。 所以,有些书是需要读第二遍、第三遍的,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就像很多人追捧的《认知觉醒》我读完之后并没有感觉学到很有用的东西,也没有让我的生活发生什么大的改变。 但,毫无疑问的,很多人给这本书写书评,说自己真的觉醒了,这当然是好的,但我没有,就会说这是本烂书吗? 当然不是,只是不适合当下的我而已。 认清了这一点之后,我看书就不再注重书的评分,书的分类,我只在意它对于当下的我有没有用,我喜不喜欢读。 读书是一个长期主义的事情,当下是看不出改变的,但你读的书都会变成你的养料,给予你力量。 所以,去读书吧! 别管有没有用。 以上就是文章的全部内容啦,喜欢的可以点个赞和在看呀!
我是森岛小记,想要吃写作这碗饭,关注我一起成长~ 拜拜~下篇文章见~~
![](https://img.haomeiwen.com/i9168081/511c1ce8ed959c90.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