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422113/250b16d9a538b958.jpg)
今天读到定居美国的演员陈冲的文章,那份沉着淡定,历经岁月沉淀后的理性优雅,都蕴含在字里行间。
出名就写书,这几乎成了时尚。
读过白岩松《你幸福了吗?》陈坤《突然就走到了西藏》,感觉只有看了他们的书,你才算真正认识了屏幕上的那个人。
最近在看乐嘉的《本色》一书,他在自我剖析的同时,阐述了关于“梦想”“目标”“欲望”“热爱”等看似枯燥的词语,用他的话就是“借回忆之名,行自剖之实,起人性笔记之效”,这个具有传奇色彩,颇多争议,具有无穷潜能多重角色的男人,的确具有常人所没有的勇气和智慧。
知道乐嘉是《非诚勿扰》热播之际,他做嘉宾,有时说话无情犀利得直刺人软肋,有时又像个善感的男孩乱了方寸,好在有善解人意的黄菡和得体大方的孟非从中斡旋调和,相得益彰。
乐嘉在如日中天之际激流勇退,自从换了恹恹欲睡的宁财神后,再没看过《非诚勿扰》。宁财神状态谜底后来被揭晓,让人哭笑不得。
梦想一节,乐嘉叙述自己从一个16岁中专毕业进银行工作写起,他天性喜欢自由,不满按部就班的现状,想找个“天天出差”的工作,就去做房地产销售,又加入雅芳化妆品培训团队,从一名不文到蜚声全国。
乐嘉实现了自己做主持人、培训师、出书等诸多梦想,也过上了自由的生活,他常常自驾游、骑行,给忙碌的生活放假,成功完成从屌丝到高富帅的华丽转身。他总结的人生经验是:每个人都要清醒审视自己,明确自己想要的,真正热爱的并且付诸行动。
在“证明”一节,他分析很多人的一生都在证明,证明给小瞧自己、打击自己的人,他的核心原动力就在于他的“观众”,情绪带来的力量胜过目标带来的力量。当他拥有了可以证明自己的资本后,那最初的情绪早已消失殆尽,但那时的他已经今非昔比。他特意提到忌讳的几种证明者“喊叫式”“无意义”“逞能式”“怄气式”“悲情式”。
有人玩笑说,要听作家说的,不要跟作家学他做的。乐嘉在一档节目中与金星等评委意见不和,居然当场喝酒并出言不逊,导致几位导师拂袖离场。不幸从反面佐证了自己的言论。
书中,他以自己与豪门女友的交往为例,剖析自己当时的自卑和自尊,他说,自己那些歇斯底里的小题大做,穷原竟委,都源于内心的不强大和不自信,是年轻的自己由于过于关注自我而导致的自伤和他伤。
想想的确如此,谁年轻的时候没有这样的经历,小情侣间,一言不合,便要分道扬镳,以为青春很长可以任由挥霍,殊不知,有时,这一别,可能就是一生。“一别两不宽,各自不欢喜”。永无弥补的机会了。
“必有若干文字入目,你我心心相印”自剖让乐嘉彻底释放了自己,寻找到脆弱无助的根源,变得内心强大坦然,也但愿能给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以启迪。
瑕不掩瑜,作为公众人物的乐嘉,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单就这本书来说,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
况且,一向觉得,有缺点的人往往给人真实感,不像有些一直被捧上神坛的完美形象,忽然一夜之间人设崩塌,拔出萝卜带出泥,带给人无限惊愕和被骗的愤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