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你既然能写,就替人家多写写吧。人心都是肉长的,当你有需要的时候,人家也会热情帮你的,就算是不帮,我们主动帮了别人,心里也开心呀,‘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嘛。而且,写作可以锻炼思维,防止老年痴呆。”我趁热打铁。
“哈哈哈,防止老年痴呆,好!好!好!我这提前几十年做准备,想痴呆都难!”儿子笑得更灿烂,“不过,老妈你说的真的有道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为之’,多做好事总是好的,哪怕是很小很小的好事。我会好好记着的。”
看着这样的儿子,我满意地笑着,心里像是被熨斗熨过一样舒服:“对了,你认真写还可以提高自己写作水平的。你看,你以前有些标点符号会用错,现在犯错的时候就很少了,不就是因为你为了不犯错,自己去研究了那些符号的用法吗?”
“是哒,老妈有理,老妈威武!儿子一定好好努力,争取成为世界第一的大作家。”儿子心悦诚服,开起了玩笑。
如此顺畅愉快的沟通,如此从善如流的儿子,我的心里百花盛开。
想起闺蜜跟我吐槽孩子和她无话可说,我不禁深深感觉,这座和孩子沟通的桥梁必须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搭建,而且家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喊出了“听道理的”口号,并且真的这样做了,只要他说得有道理就听他的,从来不会摆出家长的威严,要求他听话。孩子受到了鼓舞,很乐意说出自己的观点,大胆和我们辩论,最后心甘情愿地听道理的。慢慢地,他就变得和我们无话不谈了。果然,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呀。
“老妈,你想啥呢?”儿子发现了我的走神。
“老妈在想怎样把咱的孙子喊出来,让他瞧瞧我们是怎么视频的,将来也跟你这样视频。”
“那可不行!”儿子连连摆手,一脸严肃。
“为什么不行?难道这样交流不好吗?”我满脑子的疑惑,追着他问。
“等他出生,你们早退休了,我早把你们接到身边了,根本就不需要视频了,他咋看?”见我上当了,儿子得意坏笑。
“你个臭小子,逗老妈玩!”
“哈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