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众所周知古代有点知名度的人士除了姓名外还有字号,其中姓氏是传承的,名是父母或师长取的,所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即此。那字呢,那是一个人的名字的注解、补充和延伸。字必须与名相呼应,互为表里,故“字”也称为“表字”。
《礼记·曲礼》:“男子二十冠而字”,元代学者吴澄在《谭适字说》中说:“谭适既冠,其父奉政公字之日立之。公之友为作字辞者凡三,复以请于余。”意思是说,谭适二十岁那天,谭适的父亲很郑重地遵照古理为儿子取字(应该还有个仪式的),准确说是讨字,怎么说呢?因为并不是像名那样由父亲自己来决定,而是邀请儿子的朋友辈里某个相对有才学的同辈来取。结果呢?谭适的好几位同龄朋友都自谦而没敢答应,最后找到我,我呢就冒昧了。很抱歉,这位谭适,笔者查了查,也不知何人。可以肯定的是,此人的字是吴澄给取的。
古人也挺有意思,什么都得来个规矩,可问题来了,万一朋友取的字主人不喜欢呢?那不是麻烦了?大概就是基于这个原因,“公之友为作字辞者凡三”的对吧。 宋王得臣《尘史》:“古人生子三日,父名之,二十而冠,友字之,所以表德也。”“友字之”三字的意思也是由朋友来取,可见“友字之”的确是一个传统。不过,还是那个问题,都二十岁的男子了,也有点学识文采了,为什么不自取其字呢?笔者隐隐觉得,古人的字大多应该不是来自朋友,而就是来自自己,像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身边再找一个比自己更有远见卓识和雄才大略的都难,再加之卓越之人一般都比较自负,你说他们能接受外加的这个字吗?
2
《礼记·曲礼》:“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意思是男子二十岁时(成年)行加冠之仪而取表字,女子出嫁(成年)之时可以盘发插笄(簪子)了,也要取字;后来亦称女子许嫁为“字”,如:待字(闺中),字人等等。有人说,“待字”“字人”之字系生辰八字,错。人一诞生生辰八字就确定了,那还“待”什么呢?至于“字人”之意也不是把自己的生辰八字出示于人,因为古代要出示生辰八字的场合很多的,比如算命打卦祈祷等等,就须出身自己生辰八字的,且此类活动系常态,类似现在人出示自己的身份证一样。
随手例举几个古代女性名人的字: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班昭,又名姬,字惠班;李清照,字易安,号漱玉;谢道韫,字令姜;薛涛,字洪度;鱼玄机,初名鱼幼微,字蕙兰,等等。
3
一般草民百姓是没有字号的,直到今天依然如此。你说武大郎嘛字?即便“大郎”二字等于现在的“大娃”,与没名差不多。其实要说贩夫走卒就一定没有字号也不太确切,准确说是即便有也缺乏传播渠道。其实即便眼下的偏远村落里,也有许多听上去很文雅的名和字,但你要拿着该名字去到村里找这个人,多半是徒劳,大家都陌生呐。原来此人行世一直使用的是小名,连身份证上都是小名(原本非自主登记),只有家谱上才是正式的尊姓大名,可家谱乃私密性文件,你看得着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