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06】宋襄公东施效颦,是荒唐,不是仁义

【106】宋襄公东施效颦,是荒唐,不是仁义

作者: 文O_O | 来源:发表于2022-07-18 08:54 被阅读0次

原文

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

注解

杜牧讲过一个战例:

三国时,魏将郭淮在汉中,刘备欲渡汉水来攻。郭淮部下将领认为刘备势大,众寡不敌,应该依水为阵,不让他渡河。郭淮说:“不对。如果我们依水为阵,那是示弱,刘备一看就知道我们不敢跟他打,那他就敢过来。不如远水为阵,引他过来,等他渡过一半,再攻击他。”于是远水为阵。刘备在对岸看了,知道这是“半济而击”的套路,不敢过来,撤兵了。

春秋时,齐桓公死后,天下没了霸主。宋襄公想继承齐桓公的地位,又没有那个实力,便东施效颦,以“仁义”为标榜,希望天下服他,于是留下了泓水之战的笑话。

宋襄公要称霸,柿子捡软的捏,讨伐不服他的弱国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救,楚国即可发兵讨伐宋国。宋襄公看事态严重,回师在泓水布防。

宋楚战于泓。宋军已经列阵,楚军还没渡过河来。右司马公孙固向宋襄公建议:“彼众我寡,可半渡而击。”襄公不同意,说我们是仁义之师,“不推人于险,不破人于阨「è」”。

楚军安然渡河,开始列阵,公孙固又请宋襄公乘楚军列阵混乱、立足未稳之际发起进攻,襄公又不允许,说“不鼓不成列”。直待楚军列阵完毕后方下令进攻。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亲军全部被歼,襄公自身亦伤重而死,宋的霸业梦也不做了。

世人都笑宋襄公“蠢猪式仁义”,又哀叹人心不古,三代以前的君子之战传统没了,仁义已死,诡诈当立。

事实上宋襄公哪有什么仁义,他就是一个传统的老贵族,梦想恢复祖先的荣耀,宋国是殷商后裔,周灭殷后将殷商王室,封在宋国。宋襄公看齐桓公死了,天下共主应该轮到我了。

但是他长于深宫妇人之手,没出过门,根本不知道天下怎么回事,我只要仁义,天下就会举我为霸主。

但是大家不买账。特别是楚国在他发起的会盟大会上居然把他绑架了,在鲁国协调下才放回来。他吃了楚国的大亏大羞辱,却不敢报复楚国,找楚国的小兄弟郑国出气。楚国打过来,他又演了那么一出荒唐闹剧。

所以宋襄公和仁义没半点关系,甚至用愚蠢来形容他,都把他抬高了。他就是荒唐而已。

相关文章

  • 【106】宋襄公东施效颦,是荒唐,不是仁义

    原文 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

  • 宋襄公

    春秋时,齐桓公死后,天下没了霸主。宋襄公想继承齐桓公的地位,又没有那个实力,便东施效颦,以“仁义”为标榜,希望天下...

  •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之十六

    仁义丧师 宋国是商朝后裔所建,到宋襄公统治时期,国力日渐强盛。 宋襄公是个满口仁义的人,他称自己的军队为“仁义之师...

  • 仁义的宋襄公

    大家好我是叶之林每天分享历史小故事,喜欢可以点点关注哈 宋桓公三十年,桓公身患重病,感觉将要不久于人世。此时,宋国...

  • 宋襄公的“仁义”

    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 仁义的宋襄公其实是个巨婴。 在春秋以前打仗是一件高尚的事情,能去上战场那都是贵族...

  • 《宋襄公的仁义》

    仁义这样的道德规范是儒家所倡导的,而我们这里则不妨看看,法家的韩非是怎样看待儒家的这种仁义道德的。 据韩非在其《外...

  • 商业模式话春秋(九)

    “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随着伟人掷地有声的话语传出,宋襄公直接火遍全国,并且登上当时...

  • 先秦小记16/28(17/09)||春秋五霸之五——宋襄公

    现今的很多观点评价宋襄公总是说他多么愚蠢,多么迂腐,但却看不到他讲仁义绝不是“空谈仁义”,而是确确实实地将仁义的理...

  • 中国通史(九)-春秋(丙)

    宋襄公 宋襄公(前650-前637)能够入选春秋霸主,主要是因为宋襄公打着仁义的大旗,并帮助齐桓公之子齐孝公继位有...

  • 宋襄公:何言仁义?

    春秋时代,有个国君叫宋襄公,他想继齐桓公做霸主。 一次,宋国与楚国开战了。(宋国较弱)当楚国渡江时,宋国手下子鱼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06】宋襄公东施效颦,是荒唐,不是仁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qer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