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李密的《陈情表》(四)

李密的《陈情表》(四)

作者: 飞扬_7 | 来源:发表于2021-02-25 22:05 被阅读0次

司马炎篡位灭了蜀国之后,把刘禅俘虏到西晋的首都洛阳。到那儿之后,才有了“乐不思蜀”这个典故。

司马炎在宫廷当中设宴。刘禅就被请过来,司马炎问刘禅:“你在这儿感觉怎么样啊”?刘禅说:“感觉很好呀!这儿什么都有,既有好吃的,又有好玩的。很开心”。司马炎又问刘禅:“那你怀念蜀国吗”?刘禅说:“不怀念呀,蜀国有什么好怀念的”!据说在这个时候,很多的蜀汉旧臣暗自落泪。所以通过这样一个故事,体现出刘禅那种愚笨懦弱的形象。

其实在这个时候,恰恰体现出亡国之君的无奈和智慧。你让一个亡国之君在新君主面前说什么,他才能够保住性命呢?像南唐后主李煜,李煜明明被抓到开封了,明明成了亡国之君,他还整天怀念故国:“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你这边刚唱完、写完,那边毒药就送过来了。

哪个国家的君主能够容忍你这个亡国之君,怀念故乡、故国的呢?所以说我觉得刘禅他其实是一个被误解,甚至是被低估的人物。在“乐不思蜀”上,他表现出比南唐后主李煜要高明得多的政治策略,所以最后刘禅是善终的,他没有被毒死。

蜀汉被灭了之后,像李密这样的蜀汉的旧臣,真是西晋朝廷的一个烫手山芋。因为他把蜀国灭了,东边还有一个吴国没有灭,所以蜀国的这些旧臣首先他不能杀,即使过去有很多的矛盾,有很多的血海深仇,因为经常兵锋相见麻!也一定要礼遇这帮旧臣,只有这样,才能让东吴的臣子看到他们晋朝的宽容大量。才能让这些旧臣更好的归顺。他一方不敢杀他们,又不敢真的去用这些蜀国旧臣。因为在中国古代“一臣侍二主”,我们说“二臣”这句话是很难听的。乾隆当年专门编“二臣传”,像吴三桂,是过去明朝的臣子,你臣服于我,你帮我打天下,我都不说你好,为什么呢?我不能让我的臣子们以你为榜样。有一天,他们也去侍奉别人的君主,把我给丢了呢!

所以“一臣侍二主”就跟“一女侍二夫”在古代是一样的,不仅臣子的心目当中有阴影,皇帝的心目当中也会疑云重重。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司马炎作为晋国的皇帝,开国君主,他征召李密入朝,给他李密一个官职,叫太子冼马。

为什么要征召李密入朝为官呢?主要是因为首先李密是蜀国的名流。拿出来做一个典型,一举多得。既可以让东吴的臣子看到新朝廷的礼遇,慢慢瓦解东吴的抵抗之心,让他们看到,如果他们投降了之后,对他们来说,对一个臣子来讲,根本没有任何的顾虑。投靠西晋以后,你继续做你的官儿,也许还会升官呢!

相关文章

  • 李密的《陈情表》(四)

    司马炎篡位灭了蜀国之后,把刘禅俘虏到西晋的首都洛阳。到那儿之后,才有了“乐不思蜀”这个典故。 司马炎在宫廷当中设宴...

  • 陈情表(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 李密《陈情表》

  • 李密《陈情表》

    文 | 冬日暖扬 【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ìn),夙遭闵(mǐn)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 【384】《陈情表》中的11个成语,你还记得几个?

    本来李密的《陈情表》是不该出现在《三国志》里的,但李密是与杨戏出身同一个县的后辈,裴松之就把《陈情表》引注在了《杨...

  • 《陈情表》孝情最感人

    李密的《陈情表》被推为抒情佳篇,南宋安子顺就有"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的说法。《陈情表》的情至...

  • 【平凡记】先祖母

    今天,在MomentX中,听黄轩读诗,那之前,我在看李密《陈情表》,恰巧,这个月,又到了先祖母的冥寿。李密说“臣无...

  • 遥记大老罗正刚

    我喜欢李密的《陈情表》,读到“门衰祚薄……”的句子,颇有些感同身受。我家四代单传,爷爷、父亲、我、儿子,都是这一代...

  • 2事真情浓理切——《陈情表》赏析

    事真情浓理切——《陈情表》赏析1 人们常说“忠则《出师》,孝则《陈情》”。被誉为千古美文的《陈情表》,是李密因祖母...

  • 2019-08-15易趣玩培训第一天

    日记重新开启48篇 2019年08月15日 星期四晴 【早起打卡】4:38 【读经汇报】1..《陈情表》李密 易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密的《陈情表》(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qkp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