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同事在一起讨论选择幼儿园的问题。说到某个幼儿园有多好,有多么难进之类的问题。他们说的两个最难进去的幼儿园,我都见过别人轻而易举的找人进去了,就是一个电话而已。我也是事后很久才知道进那个幼儿园居然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有人愿意帮忙就很简单。
很多事情都是隔行如隔山,你不懂不明白的行业内部,人家都有自己的规矩方法。你想要进入那个行业,那就是要有人引荐,或者指点,否则就要踏踏实实的熬日子混资历,或者就一直隔靴挠痒的耽误事。
这个时候你就愈发强烈的感觉到,贵人相助是非常幸运的一件事。
讨论中,大家都说现在求人办事太难了,而且也不愿意给人家添麻烦,毕竟人情债难还。果然跟我以前的认识都是一致的,可是我们生活中怎么可能会不求人呢?再厉害的人也有自己不了解的行业和领域,谁能拒绝别人的帮助呢?
可见,在我们更新了对于求助这个概念的认识之后,等于在起点上就比没有更新的人要好很多。
同样面对一个问题,大家都是凭自己的能力无法搞定的时候,有人知道主动求助,还有人愿意帮忙,这个差距不就拉开了吗?
问题的关键在于,那个善于求助的人已经体会到求助的好处,也提高了自己求助的能力,这样一路下来,那个看不到的差距是不是就越来越大了呢?
可是,最终谁又能搞清楚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有一个敢于求助,善于求助呢?
从我有限的生活阅历可知,莫欺少年穷的道理也是普遍管用的。新陈代谢的规律普遍存在,你今天在那个位置,掌握那点资源。几年之后的情况就有变化了,你就不在位置不掌握资源了,怎么办呢!
熊太行老师提示我们,在春节的时候,回到老家,看到哥哥弟弟家的孩子,也要鼓励教育引导,你的子侄辈有出息,也是你的基本盘。
更何况是在单位,在行业内部,你是否值得尊敬不仅仅是因为你的能力职务,还取决于你对于年轻人的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