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吃早饭的时间门外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声。餐桌上的人都扭头望向门口---会是什么?会是谁呢? 勺明明突然就出现在门口,离门最近的小妹吓的离开了桌子!全身脏兮兮的勺明明憨笑着望着餐桌上的每个人。大哥问明明早饭吃了么?他回答说吃过了。爸爸拿过干果盘抓了两把塞到明明口袋里,大哥又给他塞了四个苹果后叮嘱他装好了别漏掉了,快去看你的牛群吧。勺明明把苹果往里又塞了塞头也不回的走了。 看到他让我想起了他爸爸~张飞!我小时候明明爸爸常来家里给我爸讲书。八十年代初的农村经常停电,印象中父亲经常是点着煤油灯听张飞讲书。讲书和听书成了辛苦劳作了一天的两个男人最好的休息。每当那个夜晚,我也能听个一句半句的,懵懵懂懂的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故事。后来才知道他讲的是《水浒》也许因为他跟小说中的张飞同名吧!记忆中他讲了好几年《水浒》,书外的张飞说着书里的张飞。那时书外的张飞也许也很想像书里的张飞那样活一次吧!可那个时候早有了勺明明,现实把梦想打的七零八碎的。每天为了一家人的口粮干农活挣工分才是正事儿。明明是他最小的儿子,不知道是不是天生有点愚钝还是真的有智商问题,村里人都这么叫他。只是当着张家人就把那个“勺”字咽下了。 我们都渐渐长大了,还去了乡里读中学。明明一天学也没上,他的世界就是牛羊成群的戈壁滩和芨芨草。不记得是哪一年明明的爸爸去世了,没有了爸爸,明明跟着妈妈过了几年,后来妈妈改嫁去了另一个城市,明明就开始跟着他三哥三嫂生活。明明至今未婚,也没有谁给介绍过对象,就这样一直跟住在三哥家。明明放牛、放羊帮哥嫂干农活。村里的年轻人都不清楚明明到底哪里“勺”?生理?心理?总之“勺明明”这个名字已经叫了三十多年了。 后来我看了电视剧版的《水浒》,觉得明明的爸爸某些地方还是挺像剧中的张飞。八十年代初的庄稼汉能识字读书的不多,那夜夜煤油灯下的说书,一定也身临其境般义气着!叹息着命运的安排吧!去了更远的地方上学,回家的时间就更少了,每次看到勺明明的我都会想起小时候我见过的张飞。那个模样已经模糊却一身正气的张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