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姑娘两岁多,嘴皮子慢慢开始溜起来,虽然会说的词儿不多,但配合语气、语速、声调、动作、哭声等,用来表达情绪、传递态度差不多足够了。
比如:
爸爸(一声),这表示心情不错。
爸爸(四声),这就有点生气了。
爸爸(四声,声调提高,双手紧握拳头),这时候就是着急了,准备好要哭了,这就是紧急情况,必须马上处理,否则马上哭个山崩地裂。
再比如:
不要(语气坚决干脆,眼皮都不抬一下),这表示拒绝而且是和平的拒绝,一般不会有后续情况。
不要不要(语速加快,声调略高),这就表示开始不耐烦了,如果不马上停止,事态升级的一切后果均由你方承担。
不要不要不要不要(语速超快,声调提高,并伴有连续摆动的手势),这表示必须马上停止动作,否则必将释放嚎啕大哭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晚上宝妈加班,我带她到公园玩。秋千、跷跷板、滑滑梯……全套项目开开心心玩一遍后,因为没有给买玩具,小姑娘一屁股坐到地上,开始撒泼打滚、不依不饶、嚎啕大哭。
我一看情况不对,赶紧抱走。
一路走一路哭,鼻涕眼泪全朝我肩膀上招呼。
妈妈回来后,小姑娘把我赶进卧室,再也没有理我,叽叽喳喳地跟妈妈说了好久。
后来终于睡着了,我赶紧问宝妈:“宝宝是不是跟你告状了?”
“没有。人家说你带着去公园了。”
“就没有说我不给买玩具吗?”
“没有”宝妈一脸鄙视地看着我,“宝宝一句你的坏话都没说,你这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夏天到了,小姑娘特别喜欢吃西瓜,每次见到西瓜就像饿狼扑食,非得吃得肚子装不下才算罢休。
有一回我照老话逗她:“宝宝你吃西瓜怎么不吐籽呢?小心肚子里长瓜秧哦。”
小姑娘头都没抬说:“吃完拉出来。”
“那要是拉不出来咋办呢?”
“打药拉。”说话间赶紧又咬了几口。
——之前拉不出来给打过开塞露,牢牢记住了。
晚上睡觉前,小姑娘趴在妈妈肚子上说话。
“妈妈肚子这是啥?”
“这是妈妈生宝宝的时候留下来的疤,宝宝就是从妈妈肚子这里出来的。”
“妈妈肚子刀割吗?”
“是啊。医生用刀子在妈妈肚子上割一个口子,宝宝就出来了。然后再缝上,就留了这个疤。”
过了一会宝妈见小姑娘不说话了,开始逗她:“妈妈再从肚子里生个小宝宝陪你玩好不好?”
“不要不要!”小姑娘有点着急了,不停的摇头。
“为什么不要呢?”
“妈妈疼,肚子刀割,疼。”
有一次我带她过马路,等红灯的时候,小姑娘问:“为什么不走?”
“等红灯呢。红灯停绿灯行,我们要等到前面那个红色的灯变成绿色的才能走。”
“前面走走,前面走走呗。”她着急走,催着我往前去。“这些人都是等红灯呢,我们要排队,一个一个走,不能插队。知道吧?”
“排队,红灯停绿灯行。宝宝记住了。”
后来每次经过路口,小姑娘离着老远就开始叫:
“红灯啦,红灯!停,停!红灯停绿灯行。排队!”
我们总以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所以需要教育,因而在他们面前总是摆出一副居高临下指点江山的样子。
就像大多数时候,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们总觉得我们需要教育,变着法儿的指挥我们学习。
但是,每个人的世界里自有一套成长的逻辑,即使她还是个孩子。这套逻辑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遗憾的是,大人们往往因为太过自以为是,总是看不到这些。
所以他们总显得那么的愚蠢而又可笑。
关注作者公众号:小刘谈公事,更多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