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报名了幸福家家庭教育讲师,有两个原因,一是学习最先进的理念,让小家更和谐幸福,二是希望帮助更多的家庭,为留守儿童贡献一份力量。参加线上训练营有一段时间了,视频反复看,学点儿用点儿,这些最先进的东西老师讲出来很接地气。
在第一讲,当老师问,我们希望将来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看到基本所有家长的回答都是孩子的好品质,比如积极,勇敢,好奇心,想象力,关心他人等等,没人说要培养一个学霸。可是当今“家长视力表“里,“学习成绩”无疑是家长最看重的,只要学习好什么都Ok。“健全的人格品质,价值感,意义感,幸福感”被放在最后,小小的灰灰的,几乎看不到。

为什么,知行难合一?
昨晚跟老公讨论,一个品质好学习差的孩子,和一个品质差学习好的孩子,你想要哪个?他说当然是前者。想想还真是如此。看一个成人,看才更要看德,一个人能力越强,品德不好的话,对社会的危害越大。
我初二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投稿校广播站被录取了。班主任老师找到我,问我是否可以把这篇文章交出来,说是**同学写的。那位女同学学习成绩极好,要参加市里一个奖项的评选,加上一篇好文章,就锦上添花了。我不记得当时自己是否同意了,只记得一种不被公平对待的歧视。
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诚实的品质,好的成绩,还是荣誉?
但是回到现实中,我想一个有健全的人格品质,但是学渣的孩子,很难获得真正的快乐。一个孩子成绩不好,首先学校里老师,同学们不会喜欢,家长可能也没那么喜欢。当今父母焦虑的来源绝大部分来自于孩子的学习成绩。我家也是如此,每个晚上是母慈子孝,还是鸡犬不宁,全看孩子写作业是否认真高效。
幸福家以美德品格发展,和谐的关系促进孩子关键能力发展的理念,我十分赞同。从小关注品质培养的孩子,学习成绩自然不会差。积极家庭教育核心模型树图,也许能解答我开篇提到的问题。

如果孩子是一棵树苗,当我们太关注树冠部分,花,果实够不够漂亮,就很难去关心树根够深吗?土壤够肥沃吗?
教育的本质,美德是土壤,积极品质是根。
下面来说说幸福家的优势培养思维,
”用劣势来惩罚自己和孩子,还是用优势来成就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优势,即使一个喜欢上网的孩子背后也有优点,那是很强的好奇心。
如何运用积极心理学来达成一个目标呢?我最近就用上了“积极成长四部曲” 这个工具。

最近特别想实现的一个愿望?----每晚全家去公园运动一小时。
可以发挥哪些个人的优势?-----运用“积极成长四部曲”的步骤(启动意愿,发挥优势,行动投入,成就庆祝)跟孩子好好沟通。
现在可以从哪些小事开始做起来?-----首先询问孩子,是否愿意每天高效完成作业,腾出时间去运动?当我们目标一致,一起制定孩子可接受的合理的时间表。遇到各种困难时,弹性灵活处理,尽力帮助孩子达成目标,让他尽可能多的体验到成功的感觉,慢慢构建“我可以做到”的自信。
想象一下当这个愿望实现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感受?你会怎样庆祝?一个充满欢乐和爱的家庭,每个人都认真完成自己的事情是多么棒!孩子会更自信。全家一起听音乐跳舞庆祝,或看电影。
在“家庭优势养成表”上,孩子选择了“自律”作为近期要提高的品质,知道自己欠缺的,很想在这方面进步,真的很棒呢。
我选了宽容,不管孩子表现如何,我都要接受结果,一个成年人还总是不淡定很需要修心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长久形成的坏习惯要一朝一夕改变很难,反复退步很正常,需要父母极大的长久的耐心。当下我有一个新愿望,就是帮助孩子重拾学习的快乐和自信,看到他的每一个点滴进步。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幸福家做公益的初心,与《了凡四训》里讲的改变命运之法和其相似,愿我们的耐心,能给孩子创造改变命运的机会,愿他长大后回忆起童年,满满的都是爱,将来他也有能力把这份爱奉献社会,去帮助更多的人。
用未来的愿景倒逼今天的投入,“行有不得,反观诸身”,孩子今天的状况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父母懒惰,孩子就不会勤奋,自己要多多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