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对于普通人而言,即使是白话文也觉晦涩高深,如《金刚经》中有一句佛语: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其中隐喻很难通释。
偶尔在一本闲书中看到一位学佛的作家对于《金刚金中》“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理解,他是这样说的:
“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就是一根绳子上的三个点,互为因果,动一点而三点皆动。也就是说,一个人现在的作为,折射了过去,还会影响未来。想通这一点,也就秒懂珍惜当下的意义。”
珍惜当下,是一个人尽皆知的道理,然而做到却相当的难。往往是生活中有了“失去”的伤痛时,往回看,当下已成过去不复返,才悟到每个“当下”都会转瞬即逝。
有个皈依的人,他的上师给他最近的修行作业是:常常想一想,如果今天是你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要做什么?
这个人将此话题在一场和佛家无关的聚会中抛出。这是一个酒过三巡觥筹交错的晚宴,这个问题出来后,席间倏然有一小段的静默。
一个刚当了妈妈的女人第一个发言:我要花每一秒钟盯着我的儿子看,然后让他从此忘记我,这样他不会因为我的离去而伤心;
另一个孩子已几岁的妈妈说:我要写一个长长的清单,把我想到的嘱咐的话都写下来给孩子;
一个男人说,我要跟心爱的她去表白,不管别人和她怎么想;
还有一个男人说:就静静的守着我老婆吧,一起过了这么多年,吵了这么多架,最后一天不能再吵了。
几乎每个人的答案,都是围绕生命中至亲的人,而无关事业与功成名就。
如果每一个当下都是生命的最后一天,当下即过去,也是未来,一切即将转瞬而逝,大概我们就容易想清楚,心里最在意的、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让自己听从内心的声音,不再被俗世中的成功与失败、得到与失去所困扰,不忆念过去,不想象未来,完全安住于当下,容不得多想,容不下多余,这是一个多么清彻而纯净的境界啊。
《金刚经》被佛教大师释为“能断金刚的智慧”。我不是佛教徒,只是莫名的喜欢这部经书里的一些对世界,对人类,对思想的诠释。
对于我而言,其实有这样两本书,能够帮助我去理解这部经书。一本是蒋勋的《舍得,舍不得——带着金刚经旅行》。
买这本书时,随书还附赠一个了光盘。光盘里是蒋勋很有磁性的嗓音,伴着京都永观堂的钟声读诵的《金刚经》。
即便我听不懂,但很喜欢听,因为听着就心静。
在书中多篇散文游记中,蒋先生若有若无地提到《金刚经》中的很多语句。
其中有一篇《池中之优》,春耕这段极好,禅意幽绕——
池上的风景,可以像宋元最好的长卷。起点终点都只是假设,拉开来是一条线,卷起来,周而复始,起点也是终点。
人在长卷里,走走停停,像人在岁月里,也有轻重缓急,走来走去,终究要知道自己不会是主角。
以为自己是主角,不会看得懂宋元最好的山水长卷里的云淡风轻。若以为自己是主角,大概就是佛教中所说的“执着于自我”,“众生无明”的根源。
反复听,就想弄明白,这部深奥的经书,到底说的是什么。看了几位国学大师和佛教大师的讲解与开示的视频,依然很晕。
对我这样的凡夫众生来说,佛教中的空性实在是讳莫高深的智慧。
第二本书是宗萨蒋扬钦仁波切的《人间是剧场》,里面也讲到了《金刚经》,并看到了点醒自己的句子——
骄慢与自怜息息相关,“我执”纯粹就是一种自我纵容,认为自己的生命比其他人的都更艰难更悲哀。当自我生发出自怜的时候,便让其他人生起悲悯的空间消失了。
听蒋勋的《金刚经》,真的像一个喜欢并久违了的老友,有时见面说很多话,有时见面不说话,见与不见,都在心中。
即使你不了解这部经书里的任何一个字,但如果你对它有好感,这已经很好了,表示你有一个很好的倾向,一个好习惯,一种业的因缘——也许很久以前,你是只小蝴蝶,偶然落进正在努力书写《金刚经》的墨里……
这时,似乎我相信,上一世,我就是那只扑进墨里的小蝴蝶,扑腾着翅膀,沾一身墨香,挣扎的生命浸着些许通透——当下即过往,当下即未来。
活好当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