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求每个人要上交一份工作总结,没有强调具体要求,于是我认真回顾梳理了一年来的工作,用散文化的笔法进行了表述,我想,没必要板着面孔中规中矩的进行程式化的表达,顺便在工作总结中阐述了我对平时教育工作中的一些问题的思考和理解,并且把曾经在报考中发表过的一篇关于课堂理解与思考的文章融入到四中,一共写了近六千字。我还自作聪明的想做过的事情没必要全部一一写入文中,可是当我把写成的总结发给领导时,得到的回复是需要按照做法与成绩、问题及原因、今后工作思路与措施三个方面来写,于是我又按照要求进行修改,当我把修改好的工作总结再次发给领导时,得到的回复是让我去看政府工作报告咋写呢,这时,我突然就纳闷了,一份普通的工作总结和政府工作报告怎么会关联上呢?到底是写学校工作报告呢还是工作总结,按理说写学校的工作报告也得由领导来谋划执笔。
对于这份工作总结,我思虑良久,一份普通教师的工作总结和政府的工作报告之间有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呢?学校本是教书育人、研究学问的地方,学校的领导和政府官员是有质的区别的,学校是教育机构,并非行政机构,因此学校应该做学校该做的事,而非一味的向政府看齐,否则二者的功能就会出现混淆。学校,只有保持其育人科研的清气,学校才会有学校该有的样子。
从领导帮助普通教师成长的角度来看,就算这份工作总结有瑕疵,领导也应该耐心的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让教师去修正。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冷冰冰的以斥责的口吻去让教师看政府工作报告去,这样的回复是不负责任的,是一种挑剔与苛刻,机械冰冷,没有丝毫帮助教师成长的气息。一份简单的工作总结里包含着世情万象,也折射出了教育圈的诸多问题。什么时候,学校不再有领导的官气,校园的文化就会清朗,校园里就会更有生机和活力。学校领导要求教师做到的,领导必须做到,如果领导把自己的工作报告发给教师,让教师去效仿学习,这样做的效果比冷冰冰的斥责更有意义和价值。由这份工作总结我想到了当下的师生关系,我们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当学生听不懂时,当学生学习落后时,我们是否应该温婉的去适时的引导,给学生做出表率,用温暖和明朗去感染学生,而不是一味的斥责呵斥讥讽。教育管理者与教师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透视着校园的教育生态和人文气息,一所学校要是缺乏了厚实的人文土壤,那么这所学校所培育出的人是冰冷的,是没有一点热气的。
当一所学校里有了温度,教育管理者和教师之间平等和谐,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对话,同学和同学之前真诚友爱,这样的文化环境必能塑造出理性宽厚、大气温婉的具有现代人格的人,否则只会滋生阴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