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长久未在知乎露面的马化腾,近日突然发问:未来十年哪些基础科学突破会影响互联网科技产业?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创新,会带来哪些变化?我们在上一篇《答马化腾:未来十年哪些基础科学突破会影响互联网科技产业》中对第一个问题进行了分析,现在谈谈对产业互联网的看法。
来源| 小商帮科技
公众号 | xiaoshangbang
作者 | 左刀
1、
长久未在知乎露面的马化腾,近日突然发问:未来十年哪些基础科学突破会影响互联网科技产业?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创新,会带来哪些变化?
而在马化腾的知乎之问前后,腾讯在产业互联网领域有过多次的重磅消息,比如说腾讯为了下一个产业互联网,对组织进行了调整,整合成立了两个新的事业群: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而CSIG就承担着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生态的融合。还比如说,腾讯高级副总裁汤道生在2018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也明确指出,腾讯未来20年将扎根产业互联网,腾讯的产业互联网将聚焦于几大板块:公共服务、智慧出行、智慧医疗、金融以及工业等。
腾讯也与清华大学管理学院合作,共同打造中国第一所产业互联网商学院——腾讯云启商学院,马化腾亲自担任荣誉院长。
实际上,不仅仅马化腾重视产业互联网,阿里巴巴早已在产业互联网有过多项布局,比如说当前知名的ET大脑,就已经在城市大脑、工业大脑、医疗大脑、环境大脑、农业大脑、航空大脑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布局,并早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们在之前写过多篇文章,讲到过城市大脑,工业大脑等产品。
那么,产业互联网到底是什么?为什么马云和马化腾会如此的重视呢?
根据百度词条的释义:产业互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是从消费互联网引申出的概念,是指传统产业借力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以及网络优势,提升内部效率和对外服务能力,是传统产业通过“互联网+”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
这里面有几个要点:
1. 产业互联网主要是针对B端,而不是消费互联网针对的C端;
2. 产业互联网主要面向传统产业,目的是提升内部效率和对外服务能力;
对于腾讯这样的企业而言,在微信端的流量天花板明显,海外拓展不力的情况下,发展to B的业务,成为了其必然的选择之一,而幸运的是,在国内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扶持传统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对B端的改造成为了政府和高科技企业的共识。
众所周知的是,伴随着几十年房地产的发展,实体产业面临着租金飙涨,劳动成本飙升,税费高企的几座大山,这些年一直处境艰难。
而更要命的是,全球不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纷纷转向了印度和东南亚等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传统企业生存愈发艰难。
由于总体的需要,房地产行业不可能出现大幅下滑,劳动力成本也不可能出现大幅降低的情况下,如何利用科技提升效率,从而大幅降低成本,甚至大幅提升产品的品质,就成为了中国企业是否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对于传统大中型企业而言,会有几个痛点:
1、散乱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数据,没有被充分挖掘和调动,从而无法提升效率甚至发现其中更多的机会。而很多企业根本就没有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的环节,造成了效率低下,成本高企的局面;
2、针对用户,无法提供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服务,这在用户个性化需求日渐丰富的今天,竞争力在逐渐下滑;
3、对于生产型企业而言,生产和需求常常无法匹配,造成库存和浪费或者供不应求的局面,放到整个社会,就是社会的资源不能有效调配,浪费严重,效率低下。
我们接下来,用生产型传统企业来说明产业互联网未来的发展,因为生产型的传统企业除了内部效率以及对外服务的提升之外,还涉及到产业链的整合,比服务型的企业更加全面和复杂。
2、
理论上,对于一家生产型企业而言,什么样的状态是比较理想的呢?
企业知道每天应该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几乎没有库存,生产出来马上运走,最快速度送到消费者手里,上游零配件采购和供货及时且无库存,对于消费者能够做到千人千面的推荐和广告,并且能满足大部分目标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而对于消费者而言,什么样的状态又是比较理想的呢?
东西便宜且好用,没有假货次品的烦恼,动动手指在手机上点一点,甚至只是用嘴巴说一下,30分钟内可能东西就能送到家了,你不用去管这个产品是线上的还是线下商超的,也不用管这个产品是不是分属于不同的线下商超的,你只要线上买好了,一个快递把所有产品打包给你送过来,甚至包括你的订餐。
如果未来企业和消费者能够达到那样的状态,整个社会就会处于极度高效的状态,生产者没有库存,没有浪费,并且能够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而消费者能够花最少的钱买到最称心的商品,而且不用担心假货次品,足不出户,就能实现买到线上线下不同商家商品的梦想。
这之前,这些听上去更像是天方夜谭,但今天,很多雏形已经开始慢慢显现出来。
比如说,拼多多的出现,通过拼团的方式,让原来的“人找货”变成了“货找人”,理论上,商家可以只要根据网上拼团的情况进行生产就可以了,没有浪费,没有库存。
同样思路,线下的社区拼团,通过社区KOL以及小程序或微信进行拼团,农贸市场或者菜农的生鲜直接配送到小区,不仅新鲜,还省去了中间环节,并且按需分配,没有任何浪费。
再比如说,抖音对人群进行了分类,根据算法给不同人群推荐不同的视频,并在视频中做不同类型的广告,初步实现了千人千面的广告体系。
还比如说,盒马鲜生这样的特殊类型商超,已经和饿了么的配送体系初步打通,未来,可能还会和其他商超进一步打通,用户订购淘宝天猫的产品,订购盒马的产品以及订购了饿了么的快餐,可能都可以通过蜂鸟配送一次性送达,效率大幅提升。
在物联网和5G时代,万物互联,产业互联网的改造,将会极大地提升整个社会的效率。
比如说,你的冰箱某些产品缺货后,将自动提醒你是否购买,你只要根据提示补充商品(比如一键补充,或者直接用嘴巴说),而通过物联网,与你联网的厂家能够根据人工智能预测未来几天大概的出货量,动态的进行调整,到出货那天,基本上可以做到极低的库存能够满足要求。甚至,对于你家经常使用的易耗商品,商家还可以针对性的推送优惠活动信息,刺激你的消费。
等到将来人工智能管家来临的时候,人类的吃穿住行大部分可以由人工智能管家根据你的财务状况和喜好自动安排好,人工智能管家通过物联网与不同的商家进行数据交互后,自动帮你买东西,帮你约好出差的酒店,帮你订餐等等,商家可以根据你的预定提前准备,没有浪费,没有库存,而你则能够得到即时的服务,不用排队,不用等候,所有事情都提前安排好了,到时候给你服务的也可能大部分是机器人,通过物联网的指令,提供私密的,高效的服务。
从上面的理想例子中可以看出,产业互联网并不能简单的说是一个To B的生意,因为最终的落地是2C,不管是生产型企业,还是服务型的企业,产业链的尽头,一定是To C的。
一个好的产业互联网改造项目,将贯穿To B 和To C的整条链,如果仅仅只能改造某一边,将无法做到效率的最大化。
所以,腾讯提出,将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因为两者并不是孤立的。
3、
在当前阶段,产业互联网还处于雏形阶段,但中国有领先全球的能力和趋势。
以阿里巴巴为例,其在产业互联网领域已经有了多年的准备和积累,很多方面的探索在全球也是领先的。
比如说,阿里的ET大脑项目,目前已经在多个领域发挥了作用,ET城市大脑已经在多个城市中为交通和民生工程提供助力;ET工业大脑则为企业提升效率,提升良品率等提供帮助;ET环境大脑,ET农业大脑,ET航空大脑,ET金融大脑等等,都是利用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为传统企业进行相应的改造,以大幅提升效率。
以ET工业大脑为例,ET工业大脑已经为全球PTA产能最高的恒逸石化进行了煤耗优化,使得其燃烧锅炉煤量节省了2.6%,为全球领先的光伏及能源企业协鑫光伏将电池切片良品率提升了1%,为国内最大的轮胎生产企业中策橡胶的橡胶密炼合格率提升了5%,数据看上去可能不到,但对这些大型企业而言,1个百分点可能意味着几十个亿的利润。
这些,都是阿里巴巴在产业互联网领域的重要尝试。
在企业端,阿里钉钉目前是国内份额最大的企业协同办公和沟通工具,其开放平台架构,可以接入更多个性化的工具,为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服务,同样能够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而在对外服务端,阿里的新零售战略,连接了企业和消费者,这里面涉及到很多的项目和部门,比如:淘宝天猫、淘工厂、菜鸟网络、零售通、仓储、盒马、新零售业态(包括银泰、高鑫、联华、易果生鲜等)、饿了么、支付宝等等。
涉及到整条供应链的改造和与阿里各个业务的协同。
举个简单的例子,2018年的双十一,淘宝天猫很早就开始通过“预定下单”的方式吸引下单,提前下单可以在双十一当天享受减免。这个减免,主要就是通过C2M的思路来达成的:通过线下新零售和淘宝天猫的大数据,在双十一的备货方面,可以提前做好备货的决策,工厂可以提前生产并提前进入电商的仓储,在双十一开始之前,商家已经基本上了解了订单的情况,提前做出准备,按需生产,到双十一抢购后,不仅配送速度会大幅提升,厂家也能做到提前的按需生产,基本不会出现产品卖不出去的,库存积压的情况,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物流速度还加快了,用户的满意度也将提升,这就是一个典型的C2M实施的案例。成功实现商家和个人消费者以及阿里系的多赢。
在将来,随着数据的打通以及技术的发展,C2M将不仅仅在双十一发生,人工智能的预测和规划技术将会越来越发达,类似于我们前面说的理想状态将会在物联网社会成为现实。
另外,阿里还在江苏尝试做了一个“物联网小镇”,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小镇进行改造,在安保、交通、火警、民生等领域进行了尝试。物联网小镇中,在线的所有设备都将入网,在ET大脑的综合管理之下,对城市的方方面面进行管理和掌控。
产业互联网也将接入物联网中,在未来成为全社会数据大协同的一部分。
种种的迹象表明,中国在产业互联网领域在全球是走在前列的,但,这也仅仅只是一个雏形。
小到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对接,大到产业链协同,C2M的个性化生产,甚至产业链与智慧城市物联网打通,仍然有极多的技术难点需要去克服,中国的BAT,华为们,在未来的产业互联网中依然大有可为。
当然,虽然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产业互联网领域的实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核心的,关键的技术中国仍然有缺失,比如物联网的基础:传感器约60%、微机电系统传感器几乎全部、核心芯片约80%以上依赖进口。
要取得全球产业链中的关键地位,依然需要创新企业不断的努力。
4、
在单纯的消费互联网领域,对于超大型的互联网企业而言,流量的获取已经越来越困难,同时,国家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对于传统企业的效率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提升也有迫切的要求,在政策与企业发展的双重驱动下,产业互联网在近期“突然红了”,成为了各家口中的香饽饽。
更多的企业,会采取类似阿里巴巴ET大脑的方式,进入到各个领域中,以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切入点,为传统企业提供服务。
百度大脑,京东大脑,腾讯超级大脑,华为大脑、滴滴大脑等相继出炉,未来将会利用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技术,为传统企业进行升级改造。
这个过程,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过程,很难有一家互联网企业可以独占所有的市场。而传统企业如果不想被淘汰,未来深度介入互联网领域,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将会是必然的选择。
也正因为如此,产业互联网巨大的发展潜力,将成为所有有实力的互联网企业的必争之地。
但正如前文所说,真正的产业互联网需要的是对整个产业链的改造升级,而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改造升级,如何将B端和C端更好的形成一体化,将会是产业互联网真正的难题,而一旦实现一体化的管控,整个社会的效率将会大幅提升,产品价格会下降,而产品的品质也将得到大幅提升,消费者的个人体验也会出现质的飞跃。
这里面需要指出几个误区:
1、消费互联网的红利不是没有了,中国人口基数那么大,细分领域那么多,消费互联网会一直有改进和创新的机会,比如基于各家小程序(腾讯、阿里、百度、头条等)的流量二次分配,比如基于新的商业模式的用户再次分配等等;
2、产业互联网是一个系统工程,把所有to B的互联网业务等同于产业互联网是不准确的,未来真正的产业互联网巨头,依然是能完成产业链从企业内到企业外全链条改造,并能调配各种社会资源(比如物流、快递、金融服务等)的巨头企业,但中小企业可以在部分单项中做到极致,成为这些巨头的合作伙伴,尤其是成为部分巨头开放策略中的重要合作伙伴。当然,不排除部分中小企业通过独特的技术能力,成为未来产业互联网中的巨头企业。
5、
产业互联网领域在当前出现全面“爆发”并非偶然,而是产业发展、政策发展以及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水到渠成的必然,中国在产业互联网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比如中国是世界工厂,拥有大量有实力的制造企业,再比如,中国是全球电商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人口基数全球第一,而中国的互联网技术,云和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在全球排在前列,这些,为产业互联网在中国的崛起提供了极为良好的基础。
美国虽然技术领先,但制造业当前落后于中国,德国虽然制造业技术领先,但互联网技术,人口基数等远远落后于中国。中国有希望在产业互联网的变革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进而,成为真正的全球制造业强国,完成超越工业4.0阶段的跨越式发展,进而在全球的生产制造产业链中处于龙头地位。
而产业互联网作为物联网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可能会使得中国的用户在物联网时代获得全球最好的智能服务体验,率先实现“理想”的生活状态。
更进一步,物联网时代,智慧城市的到来,绝大部分的电子产品将随时在线,全社会的资源可以统一调配,统一规划,社会部门的数据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打通,全社会将进入一个极度高效协同的社会。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让我们共同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来源| 小商帮科技
公众号 | xiaoshangbang
作者 | 左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