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时光!
今天继续与大家一起共读《菜根谭》出世篇。出世篇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篇章,没有之一。今天这一节可能会有些颠覆认知,但理解透彻了有可能是保命的智慧。
觑鹬蚌兔犬,令人猛气消
【原文】
鹬蚌相持,兔犬共毙,冷觑来令人猛气全消;鸥凫共浴,鹿豕同眠,闲观去使我机心顿息。
这段话的前两句主要是引用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典故。全段的意思是鹬蚌相互争执不下,它们两个都被人擒获;狡兔死后,走狗也遭杀戮。这两个故事说的都是相互伤害,最终同归于尽。冷眼观看,真令人勇猛好斗之气完全消退。鸥与凫在同一个水塘中嬉戏,鹿与猪在同一个地方安睡,它们都互不伤害,相安无事,悠闲看去,便使人奸滑巧诈的心思顿时停息消散。
整个生物界的基因里或许都写着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不管我们承不承认,生活中都充满各种各样的竞争和争斗。
然而,这样的生存状态真的合理吗?这样的活法真的最优吗?《菜根谭》用不到五十字的一句话提出了相反的观点,一语惊醒梦中人。
「壹」为利相争 两败俱伤
这个世界每分每秒都在发生为利相争的故事。两个候选人争一个职位,两个商贩争一个摊位,两个学生争一个名额,两夫妻吵架争一个输赢,两个科室主任争一个美女护士……
(注:不想八卦的,原谅我写这一段的时候突然想到了近期上热搜的俩科室主任为了争美护士大打出手的新闻~)
争,原本是为了更好的生存,结果却往往是反的。
《天道》中有一个精彩的争职位桥段。丁元英的好友韩楚风有一个竞争集团董事长职位的机会,除了他还有两位实力相当(甚至比他更有资历)的竞争对手。举棋不定的韩楚风征求鬼才好友丁元英的意见,他该不该去争这个职位。
丁元英建议他退一步,让另外两个实力相当的候选人去争,结果那两派人你争我夺、相互拆台,搞得公司乌烟瘴气,股东们为了集团利益,一致邀请“不争”的韩楚风担任集团董事长。
这个故事中那两位跳出来争夺董事长职位的人就是鹬和蚌,他们你争我夺最终让韩楚风这个渔翁得了利。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有三位勇猛的武士,分别是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因勇猛善战而受到齐景公的宠信,但也因此变得骄横不羁,不尊重朝中大臣,包括相国晏子。
晏子担心这三位勇士的骄横行为会对国家造成危害,于是向齐景公建议除去他们。齐景公虽然感到惋惜,但考虑到晏子的智慧和国家的长远利益,同意了晏子的建议。
后来晏子设计了一个计策:他请齐景公赐给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个勇士两个桃子,让他们按照各自的功劳大小来分配这两个桃子。后来,三位勇士为了桃子而争功,最终又因为感到羞愧和自责而自杀。
这就是二桃杀三士的典故。相国晏子用两个桃子轻松除掉了三个勇士。究其原因,这两个桃子的背后是“资源有限”引起的争斗,更是三个勇士燃起的、杀死他们自己的争功念头。
古今中外类似的故事数不胜数。一言以蔽之,人一旦把自己置身于名利争斗之中,他离自我毁灭也就不远了。
这个观点听上去有些颠覆传统认知,可能很多人会想:“资源总是稀缺的,机会总是不均等的,竞争总是存在的,不争难道任人鱼肉?不争和一条等死的咸鱼有什么区别?”
争与不争的背后,是两项思维的升级。
「贰」不争而存的思维升级
一、将局部思维升级为生态思维。
只站在利益双方的立场看问题是局部思维,相对的,能站在生态系统中考虑问题就是生态思维。
鹬蚌相争的故事中,鹬和蚌是利益冲突的两个点。在鹬和蚌的局部世界里,谁争赢了,谁就有更多生存空间,但如果把渔翁和食物链中的其它生物放到系统中来考虑,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他们争得越凶,斗得越狠,死得越快。
在职场中也是一样,两个最有竞争力的人争夺一个职位,在他们的布局世界里,谁争赢了谁就有可能得到这个机会。但如果把第三个同样有竞争力的人加进来,再把股东和竞争对手加进来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他们争得越凶,斗得越狠,机会离他们就越远。
二、将时点思维升级为时间思维
看问题只看当下是时点思维,如果能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连贯起来看问题,就是时间思维。
“狡兔死,走狗烹”这六个字谱写了古今中外多少血泪故事。然而时至今日,还有多少人受眼前利益诱惑,每天上杆子去做别人手中的良弓利剑,去当一颗棋盘上有用的棋子。殊不知你发出去的每一发子弹,终有一天会击中自己的眉心。
《庄子》一书中就以一棵千年散木为例,讲述了无用则寿的深刻哲理。
将时点思维升级为时间思维,用历史和未来的视角看问题,更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本篇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