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那种尖酸刻薄、自私自利的人会觉得这人很自我,看到好说话的人根本不会把以自我为中心跟他联系在一起,殊不知这样的人也是太自我。时时处处察言观色,不敢活出自我。
我妈心脏不好,我问我爸说你的心脏有没有问题,我爸说没有,我说我妈的心脏是怄气怄的,你不知道怄气。我爸说:“她是一条肠子的人,我肚量大,没有什么是大事。”我爸活出了自我,我妈没有。
“当你的心能容纳别人,你将活得更松弛。太过自我的人,没法好好休息。”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之前看过几页,当时以为是鸡汤又不爱喝鸡汤,就没有继续看下去,最近在短视频看到课题分离的观点提到了它,我又拿出来看。
原来不是鸡汤,是基于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关于人怎样才能获得幸福的探讨,把深刻的道理用青年和哲人对话的方式呈现了出来,而青年看似愚蠢的问题有很多都是我的问题。
不得不承认像我这样总是在意别人的看法的人是自我意识太强,用聚光灯在看自己,从而放大了自己,弱化了周围的一切,就像给自己上了枷锁,整个人绷着,没有松弛感。
不得不承认,我的太过自我体现在方方面面,给自己带来烦恼,给别人也带来麻烦。比如我妈在我这里做饭的时候,我总要去看看,总要插手,我妈就说了“跟你婆一样我干啥你都不放心。”
我婆就是典型的不懂课题分离的道理,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别人的事明确表示不让她管她也非要管,不放心别人做事喜欢亲力亲为,指手画脚。这样的人活得很累,身体心理都很累,吃力不讨好,做了事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感激,但是别人不领情。于是开始怨天尤人。
当我发现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纠结内耗时,我羡慕那些做错事还自信满满的人,羡慕他们对自我的认同,为什么自己不能那样?每当这时,想起老家的邻居,就又想通了,她确确实实是一个有问题的人,尽管她很自信,但是她的存在对她的家庭来说是一场灾难,她凭一己之力毁了自己的孩子。我们应当改变不好的自己,尽管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是痛苦的,但是对自己对他人是有益的,是值得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