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散文简友广场
那些曾经的教育故事

那些曾经的教育故事

作者: 倾听光阴的故事2 | 来源:发表于2022-02-02 14:45 被阅读0次

            岁末年初,新旧交替,最适合回忆、反思。

            最近在读教育类的书,不免时时在自己身上加以印证,于是就想起了发生在父亲和我身上的故事。

            小时候,已经记不清具体的时间和具体的事情。但是那天傍晚的情景异常清晰。天已擦黑,一家人两个大人拖着三个小孩出去游玩,终于到家。大家都很累,恨不得马上倒头就睡,我也是,而且要命的是我口很渴。可能也是因为父母肉眼可见的疲累让我不忍心说吧,总之我口很渴很渴没有说。那时没有矿泉水,而且我们家也没有喝生水的习惯。不知怎么的,父亲发现了我的口渴,然后就是疲累的母亲坐在灶间烧水。最终,我喝到了那一碗晾凉的甘甜的开水,似乎是世上最好喝的开水,仿佛甘霖。现在的我,除了热热的白开水,很少喝别的,即使是茶,也很少喝。记得那时的我,是已经到了会烧水的年纪了,但是他们没有让我自己烧,我不知道那天晚上我自己烧水喝会怎样,我只知道我喝到的这一碗开水始终都在我的心里,闪烁着粼粼波光,波光里有父母的身影。后来的我,时常会看见别人的“口渴”,也曾为孩子,为他人烧过他们渴望的“白开水”。

            读初中数学不好,胆子又小。父亲便邀请数学老师和其他老师来家里好好款待他们,希望我能因此胆子大一些,多问老师问题。三四十年前农村里这样做的家长不多。父亲做这些的时候,他知道我在众多老师面前手足无措,所以只让我跟老师打了一下招呼,他便自己陪老师们。他也知道我更不敢向别的学校的老师请教。他会拿着我的物理作业本,替我向村里一位别的中学物理教得很好的老师请教,然后回来教我。在没有读完小学的父亲现学现卖的指点下,我并没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我的数学、物理学科也并没有突飞猛进,但是因此更加努力学习了。依然胆小,但是内心多了一份淡定。父亲和我都对这种状况安之若素,因为我本来就是一个资质平常的孩子。

          为着我的胆小,父亲又做了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情。父亲是裁缝,因为后来服装市场的兴起,裁缝业日渐式微,父亲也设计过一款服装搞过批发,但最终改行去推销当时家乡的支柱产品挡圈。那时很多工厂的基础产品都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工厂负责关键技术和组装。虽然是跨界,但是因为爱钻研也因为诚恳,虽然艰难,还是让父亲打开了局面。记得有一次,父亲说为了锻炼我的能力,让我拿着他的业务信去寄。愚钝的我在邮局遇见了父亲的“朋友”,他很“热心”地说要帮我寄信。因为他的热心和热切和他无法令人拒绝的行为,即使邮筒近在咫尺,我还是将信交给了他,心中还倍感温暖。那天回去之后,父亲问我信是怎么寄的,父亲听了我的话之后,并没有说什么就让我走了,只是表情有点凝重,但是那时的我并没有深究,也没有放在心上。很久以后,我母亲在谈论其他事情的时候,顺便提起这件事:因为我把信给父亲的“朋友”寄,导致父亲失去了那几个优质客户,他刚刚开创的事业受了重创。当时听到时,心中五味杂陈,一时说不出话来。最深的感受是:父亲他为什么不告诉我这个事情?为什么不责骂我?打我一顿也不过分啊!自此我记住了“谨慎”二字。记得张晓风写过:“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人呢?”父母们冒着各种风险,惴惴不安却又勇敢地向世界交出他们的孩子,让孩子去经历,跟孩子站在一起去承担后果,甚至站在他们身前,让外来的伤害先着陆于他们的身躯进行缓冲。这样做似乎没有教,又似乎什么都教了。有人说父母应该像个教练,让孩子往前冲,倒地时,帮他分析利弊,以利再战。当然这也是一种教育方式,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关键是看你的孩子适合哪一种。教育归根到底是用一颗心灵去唤醒另一颗心灵的过程。所用的方法能够触及孩子的心灵,必然会起到教育作用。当然触动心灵的方式越温和越好。

          小学都没有机会毕业的父亲,自然是不懂太高深的教育理论的,但是帕克·帕尔默有一句话说得好:“我们如何为人,也就如何教育。”

          父母是裁缝,父亲的手艺在地方上还小有名气。之所以有名气,除了他会钻研有创新,技术精湛之外,还和他的敬业态度有关。那时候小城镇里没有买衣服的地方,人们总是去裁缝家里量身定做衣服,或者有嫁女儿娶媳妇的家庭会请裁缝师傅到家里做衣服。因为难得大张旗鼓地做一次衣服,所以会希望师傅在一两天内做更多的衣服,有时自家衣服做完了,邻居、亲戚也会来蹭做衣服,总之,要把裁缝师傅的单位时间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因为是按天收费,所以父亲总是尽可能地利用好在主顾家的每分每秒,延时下班是家常便饭。嫁女儿的家庭,父亲还会免费帮忙“扮光生”(即头天晚上帮忙把所有的嫁妆用两根或四根绳子绑成一两对好看的形状,第二天抬嫁妆的人便抬着这些嫁妆招摇过市,供人们评头论足,嫁妆是好还是不好,所以每一件嫁妆都不能藏着掖着,都要展示出来,主家为了表示感谢,也会送些花生、糖果之类的)。出去做工的时候,他们每次都很晚回家。但是回家后的父亲还是会继续做夜班,有时还会哼唱几句喜欢的戏曲,这让我们觉得工作是极开心的事情。一直以来我都保存对工作的敬畏和热切向往,不仅仅为了钱而工作。我不知道这其中有没有父亲的影响。

          纵观上文,这些父亲教育我的时候发生的事情,之所以深入我内心,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我想主要是因为父亲在教育时抱着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态度。记忆中的自己没有过青春叛逆期,因为真的没有什么好叛逆的。在成长过程中,我只用做自己当时能做的,而父亲做他自己能为我做的事。比如我的“胆小”,父亲没有跟它死磕到底,他主动去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善意,改善导致我“胆小”的外部条件;他拿着我的物理作业去请教优秀老师,回来教给我。这种示范是无声的,无求的,从而也是有效的。正是因为超然的心态。庄子说,无用为大用。

            这种超然的教育心态,在内卷厉害的今天要保持很难。但是对于我父亲来说呢?是不易,也易。“不易”是因为父亲他从一个上山捡柴下海捉鱼的小孩,到裁缝作坊的小学徒,到自立门户的师傅,他在其间种种艰辛,自然不愿孩子再经历。对孩子有这样的期待真的很容易焦虑,很容易物化孩子,掌控孩子,去完成自己的期待,消除自己的焦虑。“易”也是因为这段艰辛的经历。因为经历过,所以觉得生活大抵如此,孩子即使读不好书,只要肯努力,便可获得不错的人生,所以不用害怕。焦虑的起因就是害怕。不害怕,并且不断完善自己的见识,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便可做到尊重孩子,就可以在教育方面保持超然的姿态,就可为孩子撑起一个自由发展又不失目标的成长空间。

          我不知道在这冬夜揣想父亲当年的心情,回想另一个时空的故事,我的表达能有多少的准确性,但我也不愿意去向父亲求证,我只知道这就是此刻我最真实的回忆。

            我与父亲都是这世界上最为渺小的人,但是父亲教育我的故事却是值得回忆的。在回忆中感恩,也在回忆中反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曾经的教育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rkr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