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面纱
看完《囧妈》,我笑的地方并不多,可能因为我笑点高,反而流了一次泪。在徐伊万的妈妈卢小花终于到达莫斯科上台演出的那一刻,她那份坚持打动了我。
卢小花一直以来都为儿子徐伊万活着,失去了自我,好不容易踏上演出的舞台,既是圆梦,也是重新找回自我,实现个体完整的过程,所以,这份热忱触动了我。
这部电影,在豆瓣上评分只有6.0分,网友评论出现两极分化,有的说,是囧系列里最好的,有的说是最差的。
我认为这部电影并不是最差的,也不是最好的,它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不足之处。
电影在囧系列里作为首部探讨家庭问题,将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作为核心,无疑是大胆的尝试。
如果非要让我评个最差,我想一定是《港囧》,具体原因就不说了,不在本文探讨之中。
就《囧妈》这部电影而言,我打了三星,也是大部分网友的评价,超过51.6%。目前豆瓣上总体评分在6.0,之所以评分刚压过合格线,我总结了四个方面的疏忽,拉低了评分,观众们都不傻。
第一点:片名不讨喜,囧妈一点都不囧,囧的应该是儿子而不是妈
在没有看电影之前,我一直以为《囧妈》是讲一位妈妈如何囧,如何艰难,当我看完整部电影才发现,囧的根本不是妈,而是徐伊万这个中年男人。
作为女人,我很能理解卢小花,为什么会处不好与儿子的关系,她一辈子都为了儿子而活,时刻都在付出自己的爱。
这种爱,本身是没有错的,但错在处理方式上,她不懂得儿子并不需要这样的爱,也不想妈妈过分地管束自己的生活,也不该设想儿子的人生轨迹。
所以母子之间产生了严重的代沟,无法沟通。
影片中有许许多多地方都在控诉妈妈如何“作”,如何难以沟通,但,沟通是两个人的事情,徐伊万如果能有话好好说,能够站在妈妈的立场想问题,能够理解妈妈,就不会动不动就发脾气,动不动就冲着妈妈大吼大叫。
相反,徐伊万一边在控诉妈妈对他管太多,自己却反过来管妈妈,非得让她坐飞机,不要坐火车,为什么非要去演出。
双方都没有意识到:我除了是你妈,我还是我自己,我也有自己的人生理想;我除了是你儿子,我也有我自己的生活,不是你幻想出来的儿子。
所以说,囧的不是妈,而是这个儿子,他才应该是最囧的那个人。一边要处理母子关系,一边要处理夫妻关系,另一边还要处理焦头烂额的生意。
很显然,他哪个都处理不好。
第二点:作为亲子关系和婚姻探讨,却抓不住重点,隔靴搔痒
相比起其他囧系列,《囧妈》将亲子关系和婚姻关系当成核心去探讨,将大众常见的家庭矛盾搬上荧幕,无疑是大胆地试探,也是成功的第一步,毕竟,家庭问题最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所以,这部剧,有的人笑着笑着就哭了,很正常,越是贴近生活的艺术,就越能打动人心。
但,问题就在这里。
影片对母子间的关系和夫妻问题,只是流于形式,只突出了矛盾,却抓不住重点,就好比丢给你一个西瓜,告诉你很好吃,但没有教你怎么切出来尝一口一样的道理。
没有告诉别人,为什么卢小花会变成“控制狂”,为什么会婚姻不幸福,讲得很隐晦,需要观众去猜。
其中观众觉得最难理解的是:为什么卢小花还没到站就下车了?
当然,作为一个情感作者,将情感作为研究对象的我,是能够理解为什么卢小花会一声不吭就走了。
卢小花与徐伊万在车厢里不断争吵,矛盾到了不可调和的阶段,甚至动手打了儿子。徐伊万觉得妈妈不可理喻,逼死了他父亲,但卢小花却认为,这段失败的婚姻,并不是她一个人的错,自己为了家庭,为了儿子付出那么多,换来的却是儿子的不理解和指责,那种压抑和苦闷,只有女人才能懂。
假如将车厢看做是家里,无论是母子还是夫妻争吵,往往摔门而出去外面透气的,都是女人,拧着行李回娘家的,也是女人。
这样想,你就能明白,为什么卢小花要提前下火车。只因为车厢也让她觉得窒息,和儿子相处,也让她不快乐。
但影片在表现手法上,不够细腻,在卢小花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刻画上,不够力度,所以,才会让人觉得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好像挠到了痛点痒点,但又缺了点什么的感觉。
第三点:母子和解部分,太过突兀,本该深挖,却轻描淡写
卢小花下了火车,一个人傻傻地来到熊出没的雪地里,只想一个人静一静。徐伊万找到了妈妈,卢小花跟他坦露了当年跟徐翔的婚姻状况。
徐伊万一直误解妈妈,认为她对父亲管得太过,管他吃饭睡觉调工作交朋友,才会喝酒,卢小花告诉他,自己被他父亲家暴,却舍不得离开这个不幸福的家。
徐伊万才开始理解妈妈。
这里本该是深挖的重点,将卢小花与徐翔的婚姻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会造成后来的局面,捋清楚,却被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
转而突然来了一只熊,母子俩跟黑熊战斗,卢小花护犊子,让黑熊吃自己,不要吃她的儿子,来体现自己的母爱。
全剧已经不缺母爱,不差这一点,反而亲子关系的探讨,母子之间如何和解,和解的时候徐伊万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缺少笔墨。
却让观众误认为,母子间和解是因为一只熊?难道妈妈从生下儿子,到被家暴舍不得离开家,到火车上给儿子各种吃的,就不是爱了吗?
母子间的和解,本应该是徐伊万深刻体会到一个女人的不易,理解妈妈为什么会不幸福,再联想到自己的婚姻,为什么张璐要拼了命离婚,猛然发现自己犯了错误时,瞬间醍醐灌顶,才应该是重点,而绝不是因为战胜一只熊。
第四点:后半部分情节设定过于虚幻,难以服众
电影前半部分还不错,合情合理,让人感同身受,但到了后半部分,情节设定就过于虚幻,说不好听一点就是胡扯,难以让观众信服。
徐伊万背着妈妈过冰河,眼看就赶不上去莫斯科的火车了,怎么办呢?突然天空飞来一只热气球,还说什么为国争光,这里,是做梦吧。
设想一下,在茫茫的冰川上,又怎么会刚好有一个热气球飞过来,难道是看神话吗?显然不是。
假设在冰河上无助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一群人在冰河上滑冰玩耍,徐伊万跟他们借了冰鞋滑到莫斯科,又或者刚好有汽车开过冰河,去往莫斯科办什么事,顺道一起去了,这样的情节都会让人觉得合情合理,说服力强一点。
我想全剧低分的关键,就在这里,大部分观众表示不能接受这样的情节设定。
总结:
一千位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位观众关注的点都不一样。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如今的观众,不再只是片面地评价一部电影好看或者不好看,而是能够看到电影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但这些东西,却是电影刚好缺乏的,所以,评分相对低了一些。
不管囧系列将来会不会继续拍下去,又会挖掘什么样的题材,但若想打“情感”和“家庭”牌,还得继续下点功夫,还得在人物心理刻画和情节设定上,加大力度。
-end-
作者简介:新面纱,原创情感作者,专栏作者,专注于探讨婚姻、两性话题,左手带娃,右手写稿。公众号:新面纱(XMS-2018Y),授权、转载、商务合作,投稿,请加作者微信:MissYu-8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