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学生讲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与其说是讲课,不如说是和同学们一起虽作者走进文本,走进他的回忆,走进他那段与母亲有关的往事,去理解,去感受,去体会,去收获。
我们齐声朗读了一遍后,给我的感觉很平淡,他们的情绪没有多大起伏。然后我介绍了写作背景,让学生们对这个作者有了大概了解,再读文章,这一次朗读效果好了不少。基本上能读出作者的暴怒无常,也能试着去理解承受这样不幸遭遇的青年,他的晦暗,他几乎丧失求生欲望的状态。确实,我们没有相同的遭遇,尤其是学生们还小,不太能体会到,所以我范读,想象自己就是史铁生,尽可能地把作者的感情传递出来,虽然不能真正的全部的表达出来,但学生们的神情告诉我,他们好像进入状态了。
抓住时机,我继续引导,面对这样一个暴躁的、不幸的、可能随时想不开的儿子,他的母亲是怎么做的呢?学生们异口同声:“鼓励他活下去。”齐刷刷的声音,让我愣了一下。是的,她没有放弃,即使那时的她已经病入膏肓,已经无力再照顾心爱的花儿,已经形容枯槁。他们再读,一问一答,我问生答,母亲细心体贴、温柔隐忍、坚强乐观的形象已经浮现在了他们的脑海里。我试着以一个母亲的身份朗读,声音数度哽咽,不得不暂停平复心情,学生也受到了触动。
无论是儿子的形象,还是母亲的形象,抑或是作者写作此文的心情,他们在我一次次的引导,一次次的共同探讨,一次次的朗读中,深深地体会到了。课后,我布置了不一样的作业,我称之为创意作业——作业自选超市,给了八个方向,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感悟和特长选择,我相信,他们会给我完美的作业呈现。
与前一个单元的课程不一样的是,今天的课堂氛围弥漫着悲伤的气息,比较沉重,比较无力,但一起探讨了主题之后,我们又感受到了作者在母亲离世后重振信心,积极面对生活。他以这种方式感谢着母亲,将母亲的那份儿也活了,勇敢地活下去。明天,我会把作者的《我与地坛》分享给学生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