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水了。
洺河的水今年来了两次,这次比上次大。
![](https://img.haomeiwen.com/i3368646/96e8b1b8d0a07762.jpg)
洪水裹挟着黄土、泥沙,像黄河水混浊,涌向自古多河、多洼、多水的鸡泽。
洺河从我老家过,家乡东柳依傍在洺河边,因生长的柳树多而得名。
假如河水缓缓、垂柳依依,就宛若水乡了。
而洺河要么多年无水,要么就洪水滔天。一旦来临,就造成灾害。
早年,农民靠天吃饭,靠地吃饭,水淹没了大秋作物,就要过一年的紧日子。老百姓年年祈望的就是风调雨顺。
今年的水和上几场洪水一样,一来,就淹没了庄稼,不少村庄还进了水。
![](https://img.haomeiwen.com/i3368646/f6af1d5798457334.jpg)
上午,我回了一趟老家,我看看水还涨不涨,村里老乡的情况怎样。当看到洪水没有进村,心轻松不少。
停下车,经过一条不宽的街道,来到洺河西河岸。一眼望不尽的河水,不知怎的,它看上去很平静。河床上的玉米已没顶,小树露出几个梢尖。
经过住在岸边的本家小叔叔门前,见他在街门筒里与几个人闲聊。我走过去,问他:
“你怎么不听劝,没往县城转移呢?”
小叔叔的年龄没我大,我没喊叔叔,也没叫名字。
“你怎么知道?”小叔叔有些诧异。
我说:“我在微信上看到了图片了,县里干部在做你的工作。”
小叔叔笑了,点点头,说:“是,是,他们来家三次,让我赶紧离开,我让家里其他人都转移了,还动员了几个年龄大的邻居。我再等等看,如果水还涨,就离开。”
“你们害怕吗?”我问其他几个人。
“嘿嘿,一点不害怕。这样的水,咱们见的多了,没事的,没那么严重。”
见得多了,就不怕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3368646/5a54b353228eb501.jpg)
到了桥边,有单位的人在值守,他们不让人在桥上逗留,不让人靠近河边,怕有危险,怕出意外。
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立在桥头不走,值守的人喊:“不要站在那里,快走过去!”
老人没有走过去,反而走过来,走到小伙跟前,说:“小伙子你放心,俺村的人都是好水性,没有不会水的。”
那小伙不相信,问我:“是不是呢?他说的不准吧?”
我如实答道:“像我这样年龄的都会水,且都是好水性,一个猛子扎下去就能游出几里地。现在的年轻人就不一定了。”
从河那边过来几个人,他们拿着舀子,才抓鱼回来。我看不见鱼,问:“没有吗?”
其中一人答道:“河水太大,用舀子舀不到鱼。过些天,水下去了,就能逮着大鱼了。”
是的,前几天来的水中,就有20多斤的大鱼。
我询问了庄稼受淹的情况,他们说,庄稼是没指望了,只有赶紧出去打工,才能弥补损失。
他们的脸上,是那样的平静。
![](https://img.haomeiwen.com/i3368646/6dff01890cf2dee5.jpg)
洪水到来后,村里停水停电,吃饭是个大问题。我遇到一个村干部的家属,她给我打招呼:“中午别走了,来家吃饭吧!”
我故意问一句:“没水没电,怎么做饭啊?”
她说:“存了点水,有煤球,能吃饭。”
“中午做了啥好吃的呢?”
“包子,闲着没事,包了包子,他在村里忙了好几天,慰劳一下。”
我讶然,大水到来,灾害降临,人们没有丝毫慌张,没有一点悲观,显得那么平静。这是一种怎样的心胸呢?
我让几个邻居到我家住几天,还劝他们早点到县里的安置点,他们不去,说,村里还没进水,不给你们添麻烦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3368646/6249d88aa70afd96.jpg)
回来的路上,经过城隍桥,我把车开慢,再次观望洺河的流水,我没看到它的急湍,看到的是它的平静。由此,我联想到家乡人在灾害面前的平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