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天,
高温、阵雨湿热逐渐加重。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适当调整日常饮食有助于养生。民间有不少说法称“夏天吃苦,胜似进补”,多“吃苦”有助于“养心”;但唐代“药王”孙思邈也有一说:“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说法似乎不太一样。
入夏养生,
到底该适当多吃点“苦”还是多吃“辣”?
“其实不能一概而论。今年比较特殊,我们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现在还处于防疫期,对于健康人群,多吃点“辛(辣”有助助行气、养阳养“肺气”;但对于情绪不稳甚至有些焦虑、抑郁的人群,适当多吃点“苦”可以降“心火”以“养心”宁神——
防疫期多吃“苦”还是“辣”?
不同人群有讲究
夏天已经来临,防疫仍不能松懈。
“虽说中医向来重视夏天养生重在’养心’,但今年比较特殊,我们经历过一轮新冠肺炎疫情,防疫期间不能吃太多苦味食物。”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对应五脏中的“心”,而“苦入心”(苦味归入于心),所以夏天吃苦味食物有助于“养心”,于是民间便有“夏天吃苦,胜似进补”一说。但吃“苦”补得太过,容易“心火”过旺,“肺气”受损,肺功能受到影响。而在五行中,“辛入肺”,养肺气则宜适当多“增辛”。所以,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所提倡的“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
“由此可见,多吃’苦’或是增‘辛’都各有侧重。”林国华提醒,日常饮食应在均衡饮食的前提上,根据个体的特点做出调整,不能一概而论。
眼下已经入夏,对于情绪稳定的人,可以适当“增辛”,特别是有点肺虚的人,多吃些辛润的食物,有助宣发、补益肺气,有助于防疫。
但随着疫情好转,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夏天可多吃点苦味食物,特别对于情绪不稳、心神不宁甚至有点抑郁的人群,适当“吃苦”确实有助于清心火、安心神。不过,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吃苦”,以免引起腹泻等不良反应;而气虚的人则不宜多吃辛味食物,以免更伤正气。
增“辛”并非吃得越辣越好
而一提到辛,很多人会想到“辛辣”一词,联想到火红的辣椒。眼下湘菜、川菜已风靡全国,不少人“无辣不欢”,想着大热天开着空调喝冷饮吃热辣辣的红油火锅很过瘾。
“这种吃法,健康人群偶尔满足一下口腹之快问题不大,但也不要经常吃。”增“辛”并不是吃得越辣越好。辣椒属于“辛”味食物中比较“重口味”的一种,吃多了“过犹不及”,容易“热气”、“上火”。
可适当多吃点葱、姜、蒜等“辛”味食物,少吃辣椒。因为姜、葱、蒜相对温和、刺激性偏弱,适当食用养阳益气又不至于太燥热,以免被辣出病来,特别是有消化道疾病、痔疮等人群更要注意忌口。
“其实增‘辛’最简单就是吃姜了。”民间素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萝卜和姜这两种东西都便宜易得,在不同的时节,用好了,养生效果确实不错。比如,入夏吃姜,可在一日三餐烹饪的菜肴中适当加些姜片、姜丝。他推荐了一款加了老姜,适合夏天喝的经典养生汤:
生姜老鸭冬瓜汤
材料:老鸭1只,冬瓜半斤,生姜两小块或数片,薏仁50克,其他调味品适量;
做法:鸭子洗净斩块用开水灼过后捞出洗净浮沫,冬瓜洗净切块,生姜拍碎或切成片,将鸭块和生姜、薏仁放锅中,加清水烧开后,文火炖1小时,再加冬瓜,炖至冬瓜熟烂即可调味食用。
功效:老鸭滋阴养肺,冬瓜清热解暑,两者搭配薏苡仁、生姜,共奏清热、养肺的功效。
这样吃“苦”口感更好
说到吃苦,很多人都会想到苦瓜,苦瓜炒蛋、苦瓜煲汤在很多家庭的餐桌上都常见。但未必一家老小都喜欢吃。特别是不少孩子对于苦味还不太接受,怎么做才能改善口感、更好吃?
以最常见的苦瓜排骨汤为例,林国华建议煲汤时,可将苦瓜先用开水灼过,并适当加两三颗蜜枣或是无花果或是陈皮之类,这样煲出来的汤口感比较“顺口”,孩子可能会更喜欢喝:
苦瓜排骨汤
材料:苦瓜1条,排骨1斤,蜜枣或是无花果两三颗,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苦瓜切成块,用开水灼过,减弱其苦味和寒性,再与洗净的排骨、蜜枣或无花果同煲至熟烂,调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解毒、宁心安神。
小贴士
入夏之后,高温和阵雨接踵而至,经常是刚刚下过一场大雨,马上又是烈日当空,暑湿明显加重。
喜欢煲汤养生的街坊,无论是适合吃“苦”还是增“辛”,都可在家中常备些健脾袪湿或清热的食材,如薏米,扁豆、赤小豆、眉豆、绿豆等,结合这个季节特点,煲汤的时候适当放一些更有助于养生保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