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峰教授在谈到学习中国传统经典时,认为必须“死记硬背”。也许正合了我这种笨人追求笨办法的理念,心里很受用,特地整理下来。在这段话中,有些数据没必要太较真,大家参考一下。
“我们都知道孔子对自己做过一个人生经历的描述。他那段描述我们戏称为世界上最短的个人简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其实他这个小传对我们中华民族每个人都起到一个示范性的作用。他说他15岁有志于学。我一思考,我也是15岁初中毕业,开始有了学习的冲动,然后说三十而立。从15岁到30这期间经历了15年。这15年他干什么呢?后人就有人解释。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边就这么说,古之学者耕且养,三年而通一艺。就是从15岁开始发奋学习,然后每三年学会、学懂、学透一本经书。就是诗、书、礼、易、春秋。用三年时间读透一本经书,那得读得多透彻。不用总是翻书去查解释,看翻译。就是一个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一篇艰深晦涩的文章,你读进去,读个十遍八遍都不知道他说的是啥。不怕,硬着头皮再往下读。你读个三五十遍的时候,就会发现和这文章之间有些亲切了。即便读到七八十遍了,你仍然对这篇文章说的是啥浑然无解。但是因为有了前80遍的积淀、亲切,你在读后20遍的时候,每读一遍那个意思就清晰一层。在读到100遍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那篇文章里边只有几个知识点,水落石出一样就浮现出来。
这个时候你再去看一看注释。如果注释解释的好,你豁然开朗;如果注释解释的不好,你都能感觉到那个注释解释的不好。读到这种层次你都可以打假。你要想了解他真就得读百遍。
但是这样还不够,得达到什么程度?你得拿过来就能用,得达到按照这个经典的思想,看到社会上的某个现象一下子就能联系起来;得达到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这种经典的智慧一下子就能进入到你的思维系统中来指导你,融入贯通。得消化理解,得应用自如,那想要达到这个状态得多长时间?三年。
我们千万不要被现代教育里边说的,‘不要死记硬背’这种观点蒙骗了,必须死记硬背。你只有死记硬背了,那个经典的语言才能成为你的语言里边的语料,你才能说话的时候引经据典。看着是死记硬背,是慢是笨招,其实是最聪明的,最简洁的,而且是最有效的方法。他能让你牢牢的记住,让他直接就进入到你的语言系统。”
学习国学经典可以用这个方法,其他凡是打基础的知识也可以参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没有更科学的方法时,死记硬背就是最科学的方法。
当然这里的死记硬背不是麻木、机械的记忆、背诵,是带着理解的,背一遍有一遍的收获,还要学以致用。如果没有收获,不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那就必须调整下思路,要么找老师请教,要么去实践,在实践中检验所学。这是能够刻意练习的,而凡是能够刻意练习的东西,只要方法对了,一定会有收获。
另外我理解的读,是发出声音的“读”,不是用眼睛“读”。这样读速度肯定很慢,没法读很多书,所以只能先选择很少一部分经典来读。经典读透了,再读其他书就可以读的快些,因为其他书不过是经典的注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