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师道存亡

师道存亡

作者: 飘带飘飘 | 来源:发表于2018-10-16 16:39 被阅读5次

    师道存亡

           前不久,听一位开武馆的人说:“我现在教的都是学员,没有一个弟子。”说完一阵悲凉。这让我想起很久前读到有一次马一浮先生笑话“老师不认识学生,学生不熟悉老师”的现象。当时不知好笑,更不知是苦笑,现在略有所感。

           老师与学生、师父与弟子、看似都是教学关系。其实有微妙区别。老师与学生,恰如百鸟学艺,凤凰办一个做筑巢的培训班,每只鸟学得几成算几成,即便燕子学了十成,也仅仅是在筑巢一事上学有所成。师父与徒弟,就如同凤凰要教别的鸟成为新的凤凰一样,不光是教筑巢,还要教它凤凰应该具有的心量、担当以及一切技能。

            举个实际的例子吧。我认识一个世代祖传的老中医,请他看病的人不少,向他学习,讨要药方、咨询按摩技巧的不少,他开过的培训班也不少。然而他却感慨——传不下去。他的老婆感慨——太苦,没人愿学。这位医生很有医德,哪怕是深更半夜,有病人打电话求助,他就跑过去,而且白天本来诊断的人就多,晚上还要自己制药,还要给人按摩、针灸等,实在是累,他老婆分享过一件事,大半夜还在熬夜制药丸,有一次有人生病了,他们夫妻两把药制好,送过去,寒风吹在他老婆的脸上,他老婆当时真的不想再做这种事了。但为什么继续做呢,他们老两口,即不贪钱,也不贪名,同时既不缺钱,也不缺一定的名声。为的就是就是救死扶伤。从他这儿学点按摩手法去开按摩店的有之,学点看病手法去开诊所的有之,然而却没人愿意一直呆在他身边,没人发愿学全他的技艺,延续他的医道。

          近的例子举了,举个远的例子,《宋史 杨时传》记载:“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这个故事,就是我们耳闻能详的“程门立雪”的故事。杨龟山不愧为二程的弟子也。其实这种例子在古代很多。古人求学之恳切,古人对师父的恭敬可见一斑。

          师父与弟子的关系比老师与学徒的关系更紧密,学东西需要要有师父,真正能做到视师如父,事师如父时,学人才能有大的长进,因为许多东西,不是从书中学,而是从言传身教中去悟的,这需要要师徒之间建立良好信耐和默契,才能心有灵犀一点通。文化的传承、学术的进步、哲学的发展等等需要有师承,一脉相承去承上启下。

           或许有人说:“万一师父错了呢?” 这儿就要搬出亚里士多德的那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再引申一下这句话“吾爱吾师,感恩于吾师之言教,折服于吾师追求真理之志,是故吾尤爱真理,爱真理是真爱吾师,执于师之见解是假爱师亦。”这儿再引一则故事:

          “鸠摩罗什法师原先是拜著名法师槃头达多为师,学习小乘派经文。 三年之后,鸠摩罗什遇到名僧须利耶酥摩,向其学习大乘佛法,似乎走进了另一片天地,深深地感叹:学佛的人不学大乘,就好比凡人看到黄金却不认识一样,真是太可惜了。盘头达多法师听说他在学大乘,改换门庭,心里很不舒服,特地跑过来诘问他。师徒之间往来辩论1个多月,盘头达多法师也觉得悟到了大乘之妙,赞叹说:师父没有能通达,徒弟反而启发了师父的心志。转而拜他为师,说:你是我的大乘师父,我是你的小乘师父。”这个故事正巧印证了韩愈《师说》里说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和“圣人无常师”。必有师,显出了师的重要性,无常师显出了学习追求真理,不受一师之桎梏。

            或许有人说:“万一师父品行不好呢?”瑕不掩瑜,瑜不掩瑕,但学其好,不学其坏。民国时期许多大师,都有这样那样的不良嗜好,怪脾气等,这些是不该学的,但是并不妨碍别人去求学他们的学问,也不妨碍传道授业。当然如果确实影响到自己了,该远离就远离。

            以上说了这么多,或许有人会说,你上面举的例子里都是些高人,都是些大师。现实中哪儿能碰到啊?要知道而继承文化传承、推动学术进步、开创新的哲学体系的人,本来就是少数,然而不能因为是少数就说没有,因为少见而没见到,而瞎作定论的不但断自己的路,也断别人的路。举两个例子,以前看《精武门》,受其影响,以为中国传统武术中没有高位腿法,后来看见一古谱,才知道中国是有高位腿法的,有位日本有名的学者,大言不惭的说中国没有禅宗了,直到我遇见了真正修行禅宗一法的人,才知道中国的禅宗一直在,而前面那些妄下定论者障碍了多少人去接触传统武术,和禅宗?以上两例中下定义的人,还是一些见识比较多的人。我们少见少闻,更不能乱下定义,以误初学。要知道越到高处,人越少,然而白云深处有人家,越学得精深,越发现自己所知甚少,越不敢乱评论。不能因为自己所处的位置低下,视野狭窄,而认为没有,更不能因为学了一些,就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了。还是需要要勇攀高峰,寻师访道。这样于自己能更上层楼,于所学,才能续绝学。真有追求者,在不断向上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必然需要一个师父来指导,不断努力一定会遇到自己的师父。别怕找不到师父,只怕你不愿意找师父。

            或许以上讲的,还是太高大上,大多数人,只是一个爱好者,只是对文化、对学术、对哲学等感兴趣而已,翻翻相关的书籍、看看相关的文章、学学相应的知识。并没上升到要为之奋斗的高度,也没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血脉中。那么尊师重道于我们有多大的关系呢?依然有关系。虽然说大多数人是只是爱好,是靠老师来普及基础,靠各种书籍,但也需要尊师重道,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虽然没有师父与弟子的关系那么密切,书籍作者与读者的联系更没有那么直接,然而必定是向他们学。不感恩老师、不感恩书籍的作者,自己是容易狂的,狂则遮障自心,失去进一步学习的因缘。同时不感恩老师、不感恩书籍的作者,是对老师和作者的不尊重,如果人人都这样,谁还愿意教人?谁还愿意著书立说惠及他人。如是则文化、学术、哲学的普及和生存环境亦受影响。

           早在唐代,韩愈就惊叹:“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千二百多年了。师道如何? 然而毕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不管是文化之道、学术之道、哲学之道,只要有求道者,就需有师。师于高处不胜寒,人于低处泥沙俱下,人若不求师,整日沉浸在半罐水的烂泥境里,终不能通达。

    尊师重道、

    尊师重道,

    重道需尊师,

    尊师需重道。

    绕吗?

    道什么?

    寻师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师道存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rph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