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的一本书是《模式写作》,读完的一本书《丰田一页思考法》。
这两本书就是属于没什么震撼人心的新观念,也没有什么创造新的新做法,但对于我目前这个阶段来讲,确实应该夯实的一些思维与笔记的基础。
先说模式写作吧。
作者讲的模式其实也就三种“结论先行”、“故事型”以及“列举法”。这些东西,对于写作新人来讲,确实是实用,且如果有针对性的加以刻意练习的话,写作水平应该在短期内,可以得到很好提升的一些模型。
而,像我这样的半桶水型的码字人来讲,这本书带来的好处则有两点:一点是之前的写作都属于经验型的写作,拿到选题后,根据需求,根据当下的一些零碎信息,自己磕磕绊绊地可以凑出一篇还看得过去的文章。
但现在,如果有了这些既定的模型,我其实在写商稿的时候,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判断,很快的就给出相应的大纲结构,然后,再去寻找对应的资料事实进行填充,这样就能高效地写一篇70分,甚至80分的文章了。
也就是说,有了这三个基础模型,我就可以更有根据性的建立自己写作的SOP,以此进行刻意练习,来提升自己的写作速度与质量。
这是其一,其二嘛,就涉及到我最近想做的一件事——投稿目标公众号的爆款文章拆解。之前,觉得拆解这些文章有些难以进行,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没有一个框架。而,一旦我有了这些框架,一方面,方便我文章的拆解,另一方面,也方便我建立属于自己风格、思想和表达需求的写作模型。
所以,这种模型的出现以及后续的使用,对于一个写作瓶颈期的人来说,既是刻意练习,打破瓶颈的关键,也是厚积薄发中,底层架构的基础。
然后,就是一页思考法里头,作者介绍了两种思考模式——excel1和logic3。excel 1,是列举当前议题中,相关的所有关键词,并用三色笔,划出关联,找出关键。这一做法,可以让我们从纷繁的信息堆里头,找到有用、核心和关键的一种思维的梳理方式,而logic 3则是,面对一个问题时,我们是如何通过不断的追问,找到这个问题的根源,然后获得问题的答案。
就都是很基础,但很有用的一些技巧。
或许,在很多高深的方法论面前,这两本书介绍的方法显得笨拙,且低效,曾经的我也是这样认为,微信读书这个平台对这两本书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的五五开评价,但复读一遍之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工作中的事项来实践,只能说,笨拙,但有效。
我们常常追求更精巧,更具巧思的方法论,但很多时候,很多事情的解决方法,我们都是清楚的——就是用最笨的方法,得出朴实但有用的结论。
这是最近的读书心得,也是在最近才突然明白,大道至简,就古人的智慧,虽然已经被滥用了,但当你参悟的时候,终会有醍醐灌顶的畅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