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罗什在中土传法译经时,遭遇了女难,被迫接受了姚兴赐给他的十个女子,诽谤自然不断,还有好多弟子想效法他。
鸠摩罗什将大家召集起来,将一盆铁针当场吞了下去,告诫他们:如果你们可以将一盆铁针吞下,我允许你们效仿我,如果不能,请按之前的清规戒律要求自己。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佛法既柔性又慈悲,即使是遭遇了非难,也会像唐僧一样“念经”。为什么鸠摩罗什要使用雷霆手段呢?
一个师父,必须拿出足够的“戒定慧”,才能镇住上窜下跳的弟子?是也不是,佛法有四万八千法门,鸠摩罗什的智慧非比寻常, 他吞下的钉子其实都对准了自己,让自己无住相“布施”。
表面上看,他是在给弟子们下马威。实际上,他的利众行为超越了一切相。姚兴赐给他的十个女子,全部都皈依了他,对他充满无尽的感恩,总积极地协助他翻译佛经。如果没有那十个女子的发助缘,光靠鸠摩罗什一个人,是很难翻译完成那么多佛经的。
我们每天读的《金刚经》,就是鸠摩罗什翻译的。之前没有读他的传记,只把大师当成一个普通的译者,没想到他有那么高的成就,不光是佛法上的成就,还有文化与传播上的成就。我们不妨把《鸠摩罗什》当做《大师的秘密》来看,尽管这两者之间有差距,但是我们可以跳开它,找到能让自己豁然开朗的心气象。
念及莲花生大士和唐三藏,还有正在积极传播心学的雪漠老师,我们心里总是充满无限的感激。祂们像渡者,像掌灯者,像领航者,为善男子善女子开辟了一条条“心光大道”。许多人因信得度,找到了心的归宿,不再如落叶一般飘飘荡荡。
然,学佛修佛,最关键的是修心,要克服魔障,心要坐怀不乱,至少得有个绝对明晰的大方向,如果只纠结某个理论,某段历史某个典故,忽略佛法内涵,那么你充其量只可能是一个半残的“学者”。
鸠摩罗什知道自己的“大方向”,所以从来都不在琐碎的小事上去纠结,哪怕遭遇那么多的非难,他也只是做自己该做的事儿。我们终于明白了雪师说自己为什么不在乎这个世界了。
世界是心的倒影,一切都是心在演戏。如果心不造作、不贪不执、不生亦不灭,那些所谓的“示现”也只是在修智慧。越是大成就者,越能看穿一切,不在相上纠葛,不在法上执取。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咧!
回到“空”的真相上来,佛法赐你一双慧眼,让你有洞见与正见,就是为了让你找到自己的真心,从而安住真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