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2019年4月28号下午写完,落笔那一瞬间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很想哭。
晚上看了新闻,警方对吴谢宇整整审讯了八个小时,但吴谢宇对公众关心好奇的点闭口不谈。
这和我的推断几乎一致。
准确来说,我写这篇文章前前后后一共花了二十多个小时,里面有很多很多你之前没看见过的补充。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那种无力感,那种对命运深深的无力感堵在我的胸口,庞大的悲悯从胸口袭来。
我几乎找遍了市面上所有的报道,我甚至还联系到了他当年的同学。我希望里面囊括所有关于命运的交织和细节,我是真的太想要那个答案了。
近日看到新闻,吴谢宇在写自述书,但请不要抱有过高期待,他内心真实的世界是不会轻易解剖给世人看的。
吴谢宇的杀人动机是什么?
一切都不会有答案了。
01
古人云,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
在重庆这样一座大都市里,张某晋是后者。
当有一天你穿梭在重庆这座不夜城,在某一处酒吧看到一个面容和蔼的男子,惊异他的谈吐不凡,惊异他的聪颖气度,惊异他夜色池林,惊异他踪迹难测。
请不要迟疑,他的确是三年前那个叫吴谢宇的少年,只不过现在他摘掉了眼镜,皮肤白了一些而已。
白天他是在校教书谋生的先生,晚上他是纸醉金迷的逃犯。
张某晋,是他在重庆逃亡平行时空下的另外一个身份。
吴谢宇藏身的酒吧是重庆最著名的酒吧之一,有亚洲第一巨幕的2400平方外景墙,内部是高13米的超大空间。
当所有人以为,吴谢宇就算做男模,肯定会选择那些规模较小、不起眼的酒吧,但好像他所有的举动都在意料之外。
许多同行对吴谢宇的印象都很模糊。他不爱交际,同事曾在不同的夜场见到他,但他很少与同行聊天,也不会互换联系方式。
在酒吧里,吴谢宇是个沉默、不起眼的角色。
他自称来自湖南,家里有个妹妹。有一年过年时他没回家,留在酒吧加班,大家以为他是为了挣比平常工资多三倍的加班费。
吴谢宇的工资并不是同事里最高的,因为服务员的工资由底薪和提成组成,他们需要靠推销酒和果盘来获得提成,而大家对吴谢宇的印象是“不够聪明,嘴不够甜,不会来事儿”。
吴谢宇常常抗拒拍照,每到聚餐合影时,他会躲开,理由是自己照相不好看。一次,同事拍大家吃饭的照片发给女朋友,拍到了吴谢宇,他赶紧提醒对方,不要让他出现在照片里。
这时候的他到底是吴谢宇还是张某晋?
可能他自己也不知道答案。
唯一可以窥到曾经一丝痕迹和影子的,是他的朋友圈。
他朋友圈转发的都是:《韬光养晦五十年:夹着尾巴的崛起》、《人生副本和银河秩序:多世界理论还有哪些待解决的问题》、《捋不完的教育痛点》、《电影中的商业、艺术与政治》。
你看,他身体在迷离的艳光下彻夜不眠但精神却还在别处,他还是对经济、历史、政治、教育、艺术很感兴趣,他好像还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北大少年。
我也不知道,当他把刀举向他母亲时,他到底走向的是重生还是毁灭?
可能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自己答不上来。
但——
或许于他而言,这三年来张某晋割断了吴谢宇的人生羁绊,终于活成了一个有影子的人。
02
2019年4月27日,公众号没药花园独家爆料说吴谢宇父亲曾婚内出轨,吴谢宇曾经亲自撞见父亲和情妇交欢。
2019年4月28日,新京报采访其亲属,称子虚乌有。没药花园回应说这种非常隐私的事知者甚少。(没药花园称独家爆料是吴谢宇亲口和信源透露)
但坦白讲,我觉得这个消息可信度是极高的。
我们可以确定一点是,在无数媒体的报道中,都提到吴谢宇和性有关的字眼,无论是事后和妓女谈恋爱,拍摄性爱视频,还是在逃亡期间在重庆酒吧当男模出台。
你还会发现,吴谢宇明显还有窥探欲。
和性工作者的性爱过程中,他录了视频;在杀死母亲后,他在房间装了监控。(装监控除了窥探欲外没有其他成立理由,报道中扯他反侦察能力强,拜托,这对预防警察没有任何作用,反而加大风险)
半年时间里,邻居不知道自己隔壁有一具尸体在静静腐烂。更让世人震惊的是,房间还装有远程监控摄像头,也就是说,只要在有信号的地方,吴谢宇可以随时监控房间里的一举一动。
那么一般什么样的人才会有强烈的偷窥欲呢?
幼年时受到不良视觉性诱惑影响或不良的性经历,使性心理发育过程受阻。
典型情况是患者幼年时看到母亲的裸体,或在青春期见到异性裸体或情色刊物,或者是撞见一些非常不正常的性行为。
这是我在谷歌搜到的资料,和上文的信源不谋而合。
在我查到的线索当中,可以确定的是,他一直活得很累,压力比天还大。
从一进高中开始,吴谢宇经常和高中一群好兄弟说,想拼命念书,成为大学教授,一辈子从事科研。
但当年的高考的时候,他考“砸”了。
“虽然他还是全省前十几名,但对于他来说,真的是个蛮大的失误。我们都懂这个对他打击其实蛮大的,所以不敢问他具体的失手在哪科,如果没记错应该是每科都有失手。他那个专业好不好,当然非常好,但那不是他的梦想。”
“所以网上说他选择读经济是为了挣钱,也挺扯的。”好友韦哲说。
大学时高中同学张凯去北京找吴谢宇玩。
那三天,他住在了吴谢宇的宿舍。“我第一次真实感受到了他的压力,太吓人了。”这个在福建最好中学就读了多年的“资优生”,还是被北大里的学习氛围,或者确切说,是被吴谢宇宿舍里的拼赶氛围震惊了。
“我刚开始和他说不去他那里住的,刚上大学嘛,我蛮爱玩,我说怕影响他们宿舍人休息,结果吴谢宇和我说,你放心,他们都三四点才睡,然后他补充说,学习到三四点才睡。”
张凯一开始觉得有点扯,“结果我去的第一晚,我拿吴谢宇电脑玩游戏,一点过后我偷偷看了一圈,其他人全是在学习,快四点我又看了一圈,还是在学习。”他人生第一次觉得此刻在深夜不学习简直罪恶。
“我跟你说这不是最震惊的,更震惊的是他们所有人,包括吴谢宇,早上七点过又都起来了,他们要去占座学习”。
韦哲说,他想像得到身在其中的吴谢宇压力是多么大。
“他很确定自己要出国,GPA就很重要。他人真的很聪明,效率高,十二点过就睡了。但他的性格大概又会觉得自己这样是不是不够努力”。
03
现在,吴谢宇弑母案甚嚣尘上,江湖上出现太多太多关于他的猜测和传说。
世人惊异的是命运的诡异,北大书生少年和亡命天涯的杀人犯这两种迥然不同的境遇究竟是在哪一刻开始交汇?
巨大的迷和痛吸引着万千观众的目光,所有人都在等心中的答案和疑惑:
01.吴谢宇弑母的动机是什么?
02.他行凶到案发有半年多时间,这段时间完全够他离开,为什么选择放弃?
03.案发是他主动告诉自己舅舅,如果他不说可以潜藏更久,目的是什么?
04.案发后他依然在国内活动3年,既没有远走高飞,也没有自首,这是什么样的心态?
昨天我费了非常大功夫,联系到了吴谢宇高中一个同学,我期待能够找到一些答案。但是抱歉在长达半个小的电话沟通中,拼凑出来的信息也和网上如出一辙:
他的确是神一样的人物,完美到没有缺点,一点也不夸张。我高中做梦都想成为他,我一想到那么耀眼的人羡慕又自卑。
坦白说,我这两天刷微博的频率比平时高出几倍,就是不为了错过任何一个关于这个天才少年的消息。
我也必须承认,我关注这个案件,的确是单纯好奇,没有其他公众号口中那么多的正义。
原谅我那么直白,但我真的是太好奇了,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百思不得其解。
真的,我也算是见过很多很多人了,但至今也没有见过像吴谢宇那样完美到无懈可击的人。
我想,世人对他抱有同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太优秀了,优秀到让我替他惋惜,优秀到有一瞬间我甚至想要是年少时能够认识这么惊艳的人就好了。
其实,我一直在等,在等警方通报,等法院宣判,等一个结果。
但是我想,或许我们永远都等不到了。
那么聪颖的他,大概永远不会把自己真实想法公之于众的,他可能会随便找个理由搪塞过去。 或许,没有答案便是最好的答案吧。
于他而言。
04
这个案子能掀起这么大动静,其实除了北大这个光环,更多的是他的完美。
他是那种很合群的学霸,不是沉默寡言的书呆子。
他是班长,很有号召力,毕业之后举行同学会,吴谢宇他们班永远都是人来得最多、数量最整齐的。
他是绝对天才型的存在,学习顶厉害,偶尔也会调皮捣蛋,喜欢找一些超纲的难题与怪题来考验老师,如果老师答不上来,他就会流露出一点恶作剧般的得意。
你看,这就是从偶像剧里走出来的明亮少年啊。
可现实中的剧本远远要比电视剧里残忍复杂得多。
2015年7月11日,吴谢宇在大三暑假返家后,将母亲谢天琴杀害,因分尸未果,将母亲缠了100多层塑料膜,并在每一层都细心地放上活性炭除臭。
他杀死母亲后,在房间里呆了足足半个月才彻底离开,夜间没有一丝悔恨和恐惧,可见这是一个何其残忍的人。
很多人知道吴谢宇冒充母亲复印字迹为其办理离职手续,但不知道的是,他办完这些后还镇定自若的以母亲名义,请母亲老同事吃了一顿饭,席间从校长到要好的老师,没有一个人发现异样。
这是一个心理素质何等强的少年啊。
替母亲辞职,用母亲名义借144万巨款,春节前给舅舅发了一条短信。吴谢宇干完一切后,像谜一样消失了,他仿佛从世界上蒸发了。
在他潜逃1380天里,他就像一个谜一般存在。
成千上万网友在知乎天涯豆瓣贴吧发帖问他的下落,有人猜他是不是逃到国外去了,有人猜他是不是已经自杀了,有人甚至猜他是不是有易容术大隐于市。
他成了人们口中十恶不赦的亡命之徒,哪怕曾经是以全国第四的成绩考入北大的天之骄子。
那他曾经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的高中同学在知乎回答说:
他是地球上我最后一个想到会犯罪的人。
图片可放大看
一个高中同学匿名回答说,吴谢宇是一个好得有些过分的人。
图片可放大看
吴谢宇青梅竹马的老乡梅子曾和记者说过一件事。
2013年春天,邻校的她要去北大旁听讲座,找到老乡吴谢宇带自己入校。对方很热情,细致地指导她每一步怎么操作,“特别严谨”,早早便在校门口等她。
两人推着单车走在校园里,面对梅子对北大学术氛围的赞叹,吴谢宇显得很平静。
晚饭本来想点餐厅招牌的鸡肉饭,但他突然改口“还是吃牛肉饭”——当时传闻禽流感肆虐。“你难得来一次吃出问题就不好了”。梅子记得,他吃得非常干净,没有剩饭,而且很“规矩”——从一边整齐地吃到另一头。
“再加上打篮球很棒,完美。”梅子总结,“优秀的男生我见过很多,但他真是完美到可望不可及那种。”
当梅子提出想要加吴谢宇微信时,他以不怎么玩微信为由,婉拒互加好友。
两人平时通过社交网络和电话联络,每年都会互相祝福生日快乐。不过,他很少提到自己的家庭情况。 梅子说:“情感方面,我不太敢聊,他太优秀了。”
2015年,吴谢宇没有再发来生日祝福。
吴谢宇在大学也被称作宇神,他的大学同学对他的评价也极高:
我和他并不算熟。对他最早的印象是在大一时的一二·九排练上。他和我不站在一侧,但是我总看到他唱的很卖力,很认真,表情相当丰富。后来我也是问了别人才知道他叫吴谢宇。
一直以来他都是好学生,当然就很少与我为伍。在我看来他算是一个热情的人。
这三年我们在楼道见面的时候,他总是拍我的肩膀或者后背表示寒暄,我印象里也只有他一个人会这么做。
在去年春季的博弈经济学课上,老师经常提起他的名字,说他“给出了非常强的信号”,语气中,他俨然与当时坐在第一排的悦神天神司神同列。
吴谢宇老师称他为“天才”,很难的内容他看一遍就会了,简直没道理可讲。 文理科都很优秀,作文写得都那么好。
“完美”,几乎是所有与吴谢宇打过交道的老师和同学贴在他身上最契合的标签。
是的,这几乎是一个找不到缺点的人,神一般的存在,GRE成绩全球前5‰ ,幽默开朗,人缘极好,北大高材生,偏偏后来踏入了黑暗森林。
吴谢宇高中老师评论,如果非说他有什么缺点,那就是他完全没有缺点。
如果弱点是影子,每个人都有影子。 什么情况下人才会没有影子?
1,头顶烈日,2,站在黑暗中。
图片及关于影子评论引用自没药花园
05
没药花园独家爆料说吴谢宇父亲曾婚内出轨,父母感情不和,推测说吴谢宇杀死母亲的原因是:
高压下培养的追求过度“完美和洁净”的性格,加上智力,才出现了吴谢宇这样的“危险”人格。
他变成了一个撒野的儿童,放纵的青春期青少年,尽可能得去打破道德、伦理、规则,要干掉头顶的烈日,找到自己的影子。
他为什么这么做呢?
sad。
我觉得他从心底最深处,或许他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是,他这么做是为了让自己有了影子以后,终于可以去拥抱他那个不完美的、同样有影子的父亲,那个去世之前都没有得到儿子陪伴和原谅的人。
但是我觉得这个推测有待商榷。
在吴谢宇的人人主页上,他的一则转发引起了关注。
“如果拿你身上20斤肉换取母亲的十年长寿,你愿意么?愿意的请转发。”
吴谢宇没有配文字,默默地转发了这条内容。这是2013年的3月6日。
如果他身上真的种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那么他又怎么会在读大学期间主动转发这条动态?
要知道这时候他已经离开了母亲独自生活,他不需要戴上面具表演了。
但我们可以在一些采访看出他的妈妈很强势,从他名字便一叶知秋。
吴谢宇,谢,是妈妈的姓氏。
吴谢宇的老师曾经给记者讲过这样一件事,在一次全省优秀学生的选拔中,吴谢宇落选了。
“他母亲给我打过一次电话。当时谢宇竞选我们学校的某个荣誉,他其实非常优秀。但在做竞选演讲时,没有把他的成绩放在前面强调,所以落选了。
按道理,他成绩这么优秀应该是入选的。”郑晶推断,谢天琴可能有些不满,“或许是希望我们能够……从她的语气,我个人感觉他母亲是比较直,有什么就想说什么的人。一般来讲家长给老师打电话都会比较客气,但她好像不是。叫一声“王老师”,接下来就直接开始讲事情了。”
但是吴谢宇自己的表现是:
他很淡然地接受了这个结果,“风度非常好,并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气馁或者不满。”
你看,他们母子很像,自尊心极强。但吴谢宇显然豁达开朗许多。
那他弑母的动机到底是什么?
——如果没有动机呢?
——别人我信,他没有我不信。
但他又不是冲动型杀人。
他是有长时间预谋的,2015年3、4月份,正读大三的吴谢宇以家中有事为由,退掉所有的课程,不住宿舍,并向某英语培训机构提前支取高分奖学金,6月底,吴谢宇在回福州前,购买各种刀具、隔离服等等,托运回老家。7月10日晚,弑母前夜,吴谢宇在福州开好了酒店,11日晚,吴谢宇在家中弑母。
这就是让我非常绝望的地方,我近日看了很多专家的解释,但始终没有一个让公众信服的理由。
在《我们与恶的距离》中,有一段精彩的台词。
医院的精神科社工宋乔平问她的姐姐,儿子在随机枪杀案中不幸死亡的宋乔安。
“你知道什么样的病人最难痊愈吗?”
“没有病识感的病人。”
他们明明生病了,却不觉得自己有病。他们明明可能错了,却坚信自己对。
可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在等一个答案,等他给我们一个解释,但我好像又明白无论他给的解释沉重或轻巧,都不足以信服。
人是不能感同身受的。
人世间,都会下一场别人看不见的雪,你独自守着自己的阴暗和皎洁。
06
我试图从他自身找出蛛丝马迹。
在同学对吴谢宇评价里,“非常好”是被提及频率最高的一个词。
一位和吴谢宇选过同一门课程的北大同学告诉记者,共修课程那一年的新年,他收到了并不算熟的吴谢宇的祝福,这让他“非常意外”。
他对待同学朋友有多好呢?
好到有人怀疑他是同性恋,因为他对同性朋友的在乎超出了正常的范围。
在命案发生两个半月后,吴谢宇还在网上努力向身在美国的挚友孟川解释“消失”的原因。
孟川,中秋快乐! 非常抱歉。我在整个暑假,都在老家,因为有一些突发事情需要处理(事实上,它们在上学期期中左右就发生了,导致我上个学期为了同时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变得非常繁忙,无暇与你联系,万分抱歉!)
这些事情引发了很多棘手的事情,我整个暑假都焦头烂额。即使现在回到学校,这些事情的余波仍然困扰着我,致使我这个学期除了学习外还要考虑很多其他事情,所以亦是非常的忙。
我老家非常偏远,那里信号特别不好,再加上没什么时间,就一直没和你联系,抱歉抱歉。
你应该是曾打了几个电话,我看到了,我猜到是你,但我那时候实在没空接。
不管怎样,新学期加油!好好努力!希望我能在过年之前把这些麻烦事都处理干净,这样就可以好好过个好年了。
不过也不用为我担心,都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各种琐事堆砌在一起罢了,蚂蚁多了咬死象啊,所以还是很忙的,我现在几乎脚不沾地,每天都不得闲,睡的也比以前少多了,但还是算ok。
2015年9月26日中秋节的上午,孟川收到了吴谢宇的这份QQ留言。当时,吴谢宇还在社交网站统一回复同学他的近况。
10天后,他又一次向孟川解释。
“不好意思,我今天一整天都在参加老家的一个仪式,没空接电话和说话。我老家在上学期时有亲戚辞世,我中秋那天就回老家了,国庆假期也都呆在老家。因为老家人希望我在家多待几天。而且我还需要参加一些仪式。”
9分钟之后,吴谢宇的头像再次闪烁。
“啊打错了,不是辞世,是‘避世’,见鬼,这两个词用拼音9键打是完全一样的,但意思却千差万别……‘避世’类似出家,家里人都劝不住……先这样吧,最近极忙,学习的事情也很多。祝国庆节快乐!新学期顺利!”
后来,谣言不攻自破。
吴谢宇酒吧同事谢天向记者爆料,吴谢宇有嫖娼行为,“我都知道好多次。”
但不管怎样,孟川对吴谢宇来说一定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朋友,哪怕在案发后,吴也会耐心写下那么长的留言,去解释自己的处境。
不只是孟川,他身边的每一个同学都能感受到他的好。
“他这个人平时很好,和同学相处也很好的,看到人会主动打招呼。”吴谢宇的高中兼大学同学魏言告诉记者,“我们选过同一门英语课,有一次我没去上课,他还在人人上私信告诉我课上老师强调的考点,非常贴心。”
在同学朋友眼里他的确是好得有些过分,礼貌,善良,谦和,阳光。
但心理学上说过,越是觉得冷的人,越是对别人暖。
这种情况和抑郁症相似,内心体会着很深刻的孤独,外表却活泼开朗,没人发现异样。
一般一个人他年幼时正面的情感体验很少,长大后就很难去被爱和爱别人,但是吴谢宇恰恰相反。
你可以看到,他是那种对别人好到极致的人。
“注意到我细微的情绪”
“生日会发来问候,被大神惦记”
“对任何人都很好,很无私,有问题都非常耐心,贡献出大量时间”
“他总是拍我的肩膀或者后背表示寒暄,我印象里也只有他一个人会这么做”
“帮我去找宿管拿钥匙,等了很久”
一位朋友回忆,与吴谢宇相识的列车上,被问到就读学校时,他刻意低声回答“北京大学”,似乎怕给大家压力。他还提出,让男生们挤到一排,好让同行的女生独自躺一会。
你可以发现,这是一个情商非常高的人,为人处世很厉害,懂得照顾别人的想法和情绪,但又不会让人会觉得虚伪油腻,非常像娱乐圈的何炅。
或许他所有的好都是“伪装”的呢?
或许他所有的好都是社会属性呢?
其实这种人大部分时候很缺乏爱,他的无条件付出其实只是希望有朝一日别人也能这么对待他。
吴谢宇大学同学回忆:
大一的寒假,有个男生突然发短信问我,下学期能不能做什么都带上他。我问他什么意思,他说就是上课一起占座,吃饭一起吃之类的,还说他自己现在一个人在四楼住,比较孤单。我觉得这种要求很奇怪,不像是正常人能提出来的,再加上我也不想跟一个男生一直混在一起,便拒绝了他。只是没过多久,他就走上了弯路。震惊之余,我也想如果当时我没有拒绝他,这事还会发生吗?我反正永远不会知道了。
这是一个孤独深入骨髓的少年啊。
2013年暑假,吴谢宇曾告诉高中同学孟川,觉得大学很压抑,没有能够说话的朋友,想自杀。经过开导,他说好多了。孟川能体会到他的痛苦,“感觉他不是特别想说到,但是没办法说才出来的。”
孤独是记者采访他少年时代的朋友被提及最多的一个站在优秀开朗对立面的词,也是最容易让人绝望的一个词。
高中挚友韦哲接受采访时提到吴谢宇跟自己说有自杀念头,不过在韦哲看来,“我觉得不那么严重。他那段时间心理有点低落抑郁,仅此而已,不至于说到想自杀的地步”。
只是如果人生能回到那些重要时刻,韦哲大概会小心翼翼安慰他:
“人不可能和任何人都玩得很好,都能交得了心,可能交心的只有那么几个,如果有些时候,这几个人因为各种原因,忽略了去交心,那某个人只能藏着掖着”。
如果有人能看透吴谢宇内心的一些挣扎,至少能在事发之前帮他分担一部分,或许所有故事都会改写了。
可惜的是,他这种先天智商奇高,后天又感知力超群的人,更善于隐藏。这就像要去救一个溺水的人,可他水上技巧比你还好,只是有一天悄无声息沉了下去。
一声叹息。
吴谢宇是一个极好的人,他过早承受巨大压力和别人扭曲的期望,他就会变得懂事,变得敏感,喜欢讨好别人。他所有的好,可能只是表象,从这种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人,往往就像一件高明的赝品,没有人知道他真正的内心世界。
在外人眼里的他,就像烈日当空下的人,看不见影子,却又虚弱无力。
他聪颖得体,举止恰当,却恰恰少了自己。他的内心是空的,找不到真实自我的所在。他曾经把自己全部的兽性小心翼翼隐藏在一个自我的躯壳里,有一天躯壳终于破了,他开始爆发了。
他支撑不住了,打破了平衡,极速坠落。
隐秘的欲望依旧悄悄滋长着,直至爆发惨烈而冷酷的血腥。
他杀掉了母亲,他骗走了亲戚的钱,他花巨额买彩票,他和妓女谈恋爱,他去夜店坐台,他夜夜笙歌,他活成了张某晋。
这个世界曾经给过他荣光和梦想,但最终由他亲手毁灭了他的锦绣前程。
只是,依然有太多疑惑的地方。
他高同学说他太干净了,“从来不谈性,不是不主动,是根本不谈。然后我们谈到他一定会脸红”,可是为什么后来他成为性瘾者?
他在人际交往中应该算是有非常高的天赋,他也说过大学很难有高中那样交心的朋友,可是为什么在大学感受到那么庞大的孤独?
他的成长坏境是属于相对轻松的,他没有经历过家暴等一些非常恶劣的事情,所以吴谢宇活成张某晋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么?
他在写自述书时落泪,是对未知的恐惧还是对弑母亦或是活成了张某晋的悔恨?
这人生轨迹完全迥异的两个人,命运是在哪一刻让他们开始交汇的?
这些都不会有答案了。
2019年4月10日,吴谢宇奶奶过世。10天后,吴谢宇在重庆江北机场落网。
故事停止了。
吴谢宇从小最大的梦想就是留学美国,孟川,是吴谢宇高中时最好的朋友。
毕业后孟川前往美国留学,吴谢宇去了北大。那一天,在送别孟川的前夜,吴谢宇送给孟川一本本子,洋洋洒洒写下:“以后去美国找你,兄弟。”
那时候年少的他还有耀耀生辉的未来。
遗憾。
你看,在这个世间,似乎存在着两个吴谢宇,一个是警方通缉令上面目狰狞的嫌疑犯,涉嫌杀害自己亲生母亲的逃犯,三年后逮捕归案;而另外一个,则是众人口中优秀而开朗的少年,用出众的成绩征服着从福州到北大,用出众的人品征服着每一个认识人。
在警方下达全国通缉令前,几乎每一位认识吴谢宇的人,都声称从未在他身上看到这两个迥异人格交集的蛛丝马迹。
从福州桂山村到国内顶级学府,吴谢宇的人生就像他所崇拜的凯撒那样,一路所向披靡地征服着,我来,我看见,我征服!
太阳无时无刻不是光芒万丈,却也时时刻刻不在坠落。
遗憾的是,在他二十一岁那一年,他作为“学霸”的人生轨迹,戛然而止,随后亡命天涯。
只是,他的微信签名永远停在了:
我来,
我看见,
我征服!
只是,没有人知道在其他的平行宇宙中,吴谢宇的人生副本到底是什么?
作者/桉宇树
编辑/许长安
校对/许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