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圆梦之作——我为何要写《即兴演奏》这本书?

圆梦之作——我为何要写《即兴演奏》这本书?

作者: hlyao | 来源:发表于2019-08-26 17:53 被阅读0次

    在与留日即兴演奏家陈一新先生的交流恳谈中,他的总结很好即兴演奏的源动力来自两点:1.音乐生活中需求;2.对古典音乐的审美能力。确实,从 17岁插队、上大学、电台音乐编辑总计长达20年时间,这两点始终伴随我的音乐生活。文革期间找不到音乐作品的曲谱,音乐需求当然就要从生活中来,钢琴、手风琴、电子琴都是即兴的工具。古典音乐、欧美歌曲、京剧地方戏、民歌小调都是演奏对象,我学音乐的历程就是先有演奏实践、再有理论提升。

      特别是在北京电台工作期间,内部称为音乐编辑;到社会上去采访,拿着记者证,叫做北京电台的音乐记者;在电台内经常有录制音乐节目的事情,录音员只负责操作录音机械,音乐编辑则坐在旁边指出,手里拿着总谱,告诉录音员哪里录制不合格,这时的音乐编辑实际上就是“音响导演”,只不过当时还没有明确这个称呼而已。我当时承包的节目有: 《作曲家作品专题音乐节目》、《乐曲介绍》、《外国音乐节目》,我书写稿件、播音员朗读、播出。在电视机尚未普及的当时,音乐的传播主要就是靠着广播,因此直到现在我都认为音乐是聆听的艺术,不需要任何视觉形象所干扰。1984年北京电台从原来复兴门的旧址,搬到建国门大街14号的新楼内,同时期购买了三件日本产的电子乐器:电钢琴、三排键电子琴、电子合成器,成为国内最早拥有、应用的单位。我经常采用电钢琴来即兴录制节目间插音乐、为音乐节目背景做即兴演奏的乐曲。1989年初我应邀为北京电视台即兴录制了新闻节目的开始曲,直到我1995年留学归来,“北京新闻”还在播出这首开始曲。

为电视动画片作曲,给我留下的印象是采用几种不同的录音作曲方式,很有趣味。一种是写总谱,现场小乐队组合演奏,我看着画面指挥,现场录音。还有一种就是我看着画面,自己弹双排键电子琴,即兴演奏录音。多种录音的尝试,为我留下不同的感受,这其实也是常年作为音响导演、监听、录音收获的经验。

今天我们把即兴演奏以理论著述的形式阐述出来,就是基于那时的想法,把所学的理论变为实践,在演奏中获得创作的快感,促进爱乐之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圆梦之作——我为何要写《即兴演奏》这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rvd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