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于中学课本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节选自《孟子》当中的名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还是“斯”人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论,真的有必要去正本清源。
我非常清楚地记得,在我读中学时候,课本上写的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因为语文老师要求背诵,当时背得很熟,直到现在都还没忘记。
根据专家的解释,“是”人还是“斯”人意思都差不多,不会让人曲解句子的原意。但是我认为必须为这个字正名,“是”人还是“斯”人必须考证后给出官方统一的标准答案。
法律是规定要给出统一标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根据前述法律规定,《孟子》一书的著作权人对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还是“斯”人也的正确答案是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且保护的期限不受时间的限制。所以到底哪一字是正确答案,关乎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更关乎法律的权威性。
就算先不考虑法律规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被称为“亚圣”的孟子等我国古代先贤们应当受到尊重,或者说由孟子等先贤们所传承的经典作品当受到尊重。对于当代人来说,连“是”人也还是“斯”人也都搞不清楚,这份尊重恐怕是有水分的。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我国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我国从古至今有很多非物质文化流传下来,这些文化都是我国甚至全世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当代这样的非物质文化在传承过程当中,面临着被篡改甚至是失传的窘境,而文化主流对此窘境关注度似乎并不高,这恐怕与市场需求有直接关系。例如琼剧,现在的年轻人还有多少关注琼剧?传统节日到来,戏班子搭台演戏底下坐着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再过若干年,估计琼剧将彻底消失在现代文娱市场的沸沸扬扬当中了。所以,当前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面临着要么迎合市场需要,要么从市场上消失的窘境。
再回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还是“斯”人也,如果不通过严谨的、权威的方式去得出正确的答案,给出统一的标准,恐怕以后会有一部分人坚定地认为错误的才是标准答案。这样下去,显然文化传承就传歪了,既然传歪了,经典还能长久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