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没有母乳喂养,没有陪睡,你还是一个好母亲!

没有母乳喂养,没有陪睡,你还是一个好母亲!

作者: 槭树街艾林 | 来源:发表于2017-04-02 06:22 被阅读0次
    真蒂莱斯基 《埃及之旅》

    01

    最开始感到不对劲,是我看了两篇公号文章。

    一篇是一个爸爸“致每个陪睡的妈妈”的文章,写他的妻子怎么哄孩子睡觉,很久没有睡过一个整觉,半夜喂奶喂出了“驼背”后遗症,然后说:“每一个妈妈都是这么过来的”,“全世界欠你一个拥抱”,因为“你们给了孩子最完美的爱”。引起了很多妈妈的共鸣、点赞和感谢。我却感觉不舒服:孩子妈妈搞得自己这么累,这么苦,真的就没有轻松一些的方法了吗?爸爸除了给妈妈立个功德牌坊,就不能实际帮把手吗?

    第二篇是一个心理学家写的要求停止对小婴儿“睡眠训练”的文章,文中反对“孩子应该被矫正”的观点,我没有意见。让我觉得别扭的是,文中举出几个“亲密育儿”孩子的照片,对比经过“睡眠训练”孩子的照片,说“母婴链接的好,这个孩子无论高兴悲伤,兴奋困倦,眼神都是凝聚的,有内在的存在感”,而说比照的一组孩子眼神“悲伤涣散,无感染力”。且不说比照组的照片来源问题,我们知道任何孩子都有开心和不开心的时候,一张照片就能看出孩子的内在?真把自己当大仙了?

    这两篇文章,都涉及到母乳喂养、陪睡,提到母亲的本能和给孩子最完美的爱。是我第一次看到“亲密育儿”,还以为只是作者的一种说法,不知道它特指现在很流行的西尔斯亲密育儿法。

    后来真的感受到亲密育儿的威力,来自一个朋友分享的截图。

    “昨天在朋友圈发了条状态说孩子6个月断夜奶睡整觉了,瞬间朋友圈就炸了,纷纷问我现在是母乳吗?给孩子这么早断夜奶好吗?怎么可以这么早断奶? ”

    接着朋友说了她在一个母乳喂养妈妈群里的遭遇:

    孩子快一岁,我觉得自己奶不够吃,弱弱地询问是否要添加配方奶粉,立刻许多妈妈们给我科普“混合喂养为什么不好”,“瓶喂不利于母子亲密关系的培养”,还有很多人分享自己如何克服千难万险坚持母乳喂养孩子到两岁, 以及结合自己经验详解“母乳是母亲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等等。

    感觉这些妈妈们简直有点像入了某种宗教。

    网络科普告诉我,网上还真有“母乳教” 、“陪睡党”这样的说法,这些人多是遵循西尔斯亲密育儿来养育孩子的妈妈们。

    西尔斯亲密育儿是美国儿科医生威廉·西尔斯(William Sears)和妻子玛莎(Martha)倡导的一种育儿方法, 1992年出版育儿经,21世纪以来被不少父母奉为“圣经”。

    这种育儿法的核心理论是建立父母和子女(主要是母婴)之间的亲密关系,主要技术有:

    ——母乳喂养

    ——陪睡

    ——孩子贴身带(用背巾)

    ——及时回应宝宝需求

    02

    西尔斯育儿法,要说并不是什么科学新发现,因为母乳喂养和母婴同睡,本来就是人类抚育后代的本能方式。往后数200年,地球上无论西方还是东方,都是这样养育后代的。

    到19世纪,人类发明了奶粉,认识到母婴同床的不安全因素,婴儿床才开始走进西方家庭,哺乳的妈妈们被解放出来。

    现代科技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类似Gina Ford的《The contented little baby book》的书籍大行其道,帮助普通女性不用雇请保姆,也可以比较潇洒地做母亲。这本书强调比较严格的育儿每日流程、睡眠训练等,尽管从一出版就毁誉参半,但不妨碍它高踞热销榜不下、年轻妈妈曾经人手一册的事实。

    正如有涨潮就有退潮,对Gina Ford 持有怀疑态度,又迫切希望找到更好方法的新一代父母,发现了西尔斯的育儿经,就像找到了新的“希望之光”。

    在英国,信奉亲密育儿的母亲们有自己的妈妈小组(tea group),经常聚会,孩子们一起玩,妈妈们按需给孩子喂奶,不必担心别人的意见。

    我一个新西兰的同事,信奉西尔斯育儿,庆祝怀孕的聚会(baby shower)要求的礼物清单上就有背巾(sling)。

    母乳喂养又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倡导母乳相契合,世界各地频发妈妈们争取公共场合自由哺乳的活动。

    (2016年5月,香港数百名妈妈地铁哺乳快闪)

    当亲密育儿法传到中国,几乎一夜之间,大受妈妈们欢迎。能想到的原因大概有这些:

    1,符合母亲本能。

    我们大都第一次做母亲,很多事情不知道怎么办,网络上各种建议和提醒,周围的人你一言我一语,母亲无所适从,读了西尔斯,觉得跟自己心里的本能最接近,最好操作,很容易树立起自信。就像一个妈妈说的:

    “新手妈咪看了之后都不会觉得自己很失败……“哦,我宝宝要抱着睡,也是可以的,慢慢调整就好”……“哦,我的宝宝喜欢跟大人一起睡大床,晚上睡更好,也是可以的。”

    2,符合中国传统育儿法,阻力最小。

    以母亲为主,陪睡,母乳,都跟我们老一辈的育儿经验一致,新手妈妈本来对外国的玩意儿就半信半疑,还担心来自家人的阻力,这下好了,老人家没什么可说的了。

    3,老公的大力支持。

    嗯,老公更没有分担育儿的压力了:妻子选择了亲密育儿,有些事必须妈妈才能做,妈妈天生细心...... (西尔斯真的不是丧偶式育儿的粉丝吗?)

    唯一让妈妈们在意的事,可能是:累。

    母乳、陪睡、孩不离身,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方法,更适合过去居家的妈妈。现在大多数是职业妈妈,遵循亲密育儿法,白天忙工作、辛苦背奶,夜里陪睡,不能得到休息,学习和职业发展也受到影响,怎一个“累”字了得!

    要是老公像那个写文章的爸爸那样,能给个赞,还不错,但就像一个妈妈说的:“有几个爸爸这样啊,都觉得妈妈带孩子是应该的。”

    妈妈们能做的,只能自己找平衡:所有的牺牲都是为了孩子好,我是伟大的妈妈......

    有个妈妈分享自己的喂奶经历:

    “开头都是痛苦的,我刚开始喂奶都是一边喂,一边掐着床,儿子力气大,吸掉了半个乳头的肉。每次把他抱过来,我都害怕。不过坚持到他一岁半,我算对得起他了......”

    真的有点像折磨自己的肉体、坚信精神升华的教徒!怪不得有人说西尔斯亲密育儿法是某些妈妈的《圣经》。

    03

    但是,妈妈们真的需要那么累,才能建立母婴亲密关系吗?

    亲密育儿法的核心是建立母婴亲密关系,这符合心理学上的依恋关系理论。

    心理学认为婴儿时期形成的亲子依恋关系(可以是跟妈妈、爸爸或其他亲人),会影响到长大后的性格和恋爱关系。

    根据Mary Ainsworth的分类,依恋关系分为回避性、焦虑性和安全性依恋。

    如果母亲对孩子持续冷漠,孩子慢慢会形成看似独立却否定自我需要、惧怕与人亲密接触的回避性依恋关系,成人后对恋爱中的亲密关系也会有抵触。

    如果母亲对孩子需求的反应不稳定,有时能满足孩子的需要,有时候则不能。这样的孩子会形成愉快满足和愤怒伤心等矛盾情绪交替出现的焦虑性依恋关系,成人后在恋爱中也会经常争吵、怀疑对方感情。

    如果母亲总是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会非常有安全感,形成安全性依恋关系,在将来的婚恋关系中也会相信爱和被爱。

    毋庸置疑,遵循亲密育儿法的母亲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性的依恋关系,有助于孩子将来的性格发展和恋爱婚姻。

    但是,只有陪睡、母乳和“孩不离身”,才能培养这种安全性依恋关系吗?

    首先,很多个案表明,安全性依恋关系不是只有跟母亲才可以建立。

    几个朋友都说,小时候被送到老家跟奶奶或姥姥一起长大,跟老人建立了安全性的依恋关系。

    老人对孩子的需求总是直接满足,哭了哄哄,困了陪睡,所以,没有母乳喂养,没有每天抱抱,也是可以有安全依恋关系。

    其次,婴儿可以和几个成人建立依恋关系。

    很多幼儿园婴儿班遵从的派克勒理念,其要点有三:行动自由和探索自由;师生亲密关系;尊重孩子。其中的师生亲密关系,重点就是建立师生依恋关系。

    为了帮助这种依恋关系的建立,我们采用首要照顾人(primary caregiver)系统,就是每个孩子有一个老师作为首要照顾人,这个老师承担照顾这个孩子的所有工作。婴儿班的师生比是1:4,也就是一个老师,一天最多照顾4个孩子,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去跟孩子互动,不慌不忙地进行每个照顾环节,观察孩子、了解孩子,更好地满足他的一切需要。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一般来说一周时间,一个全托(一周上5天)的孩子就可以跟他的首要照顾人建立依恋关系,当首要照顾老师离开的时候,孩子会不开心,老师回来以后,孩子兴奋地张开双臂欢迎。

    早上妈妈送来孩子,孩子会愉快地到照顾老师的怀抱里去,在幼儿园开心玩。晚上妈妈来接孩子,孩子也会愉快地去迎接妈妈。这就是安全性依恋关系的表现。

    不仅跟老师,我们发现,孩子可以跟妈妈、爸爸、奶奶等经常照顾他的人同时建立安全性依恋关系,尽管在孩子心里会有个亲近次序。

    第三,没有母乳亲喂、没有陪睡、也没有整天孩不离身,也能建立安全性依恋关系。

    孩子上了幼儿园(就是日托daycare),绝大多数母亲都不能坚持母乳喂养,极个别地会母乳瓶喂一段时间,然后改成配方奶。

    我们的婴儿班从来不陪睡,除了刚入园的,也不会拍睡,一般来说都是遵从每个孩子的入睡仪式,然后进去放着舒缓音乐的卧室,放到床上说了晚安老师就出去了。每个孩子,除了个别的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都能学会自己入睡,睡醒了也会自己玩一会儿。

    根据自由行动自由探索的原则,除了喂奶、喂饭、换尿布,孩子都是在地毯上自由玩耍。有时候老师有时间,会躺在地板上跟孩子玩,但是一般不会没事把孩子抱起来。

    但每个孩子都能顺利跟首要照顾老师建立亲密依恋关系。满足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高质量的互动,才是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技术。

    由此推导,要建立母婴安全性亲密依恋关系,妈妈们并不是必须要母乳亲喂,要陪睡,要孩不离身才能做到。

    所以你完全可以不必那么筋疲力尽,割肉喂儿。

    其实有些妈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已经对亲密育儿做了调整:有的母乳不足,加了配方奶;有的要去工作,孩子托付给别的亲人;有的为了自己休息好,跟孩子分床......

    知乎上有个妈妈说得好:

    “母乳带来的亲密关系,高质量亲子互动也可以。夜夜难眠,孩子的睡眠不好,不如高质量睡眠,孩子身体发育智力发育都好。”

    04

    网上有人问:遵循西尔斯亲密育儿法的妈妈们,你们真的不累吗?

    回答分两派:

    一派说:累死!把宝宝挂在身上,一哭就抱本来没什么错,但我现在晚上基本只睡4小时,因为宝宝放下就醒,抱着才睡。

    另一派说:为什么会累?我家宝宝纯母乳,遵循亲密育儿,很少生病,情绪愉快,各项指标发育良好,真的觉得好省心啊。

    累不累,是你个人的感受。我觉得用亲密育儿法的主要问题,还不在于母亲的劳累,而在于它对母亲自我的剥夺,对夫妻关系造成的破坏。

    按需喂母乳,孩不离身,陪睡,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或者还有,就像心理辅导室所说:疗愈你自己。

    你过去可能是个爱美、注意自己形体的姑娘,是个爱看电影爱写字的文艺青年,是个有点子有行动的团队骨干,现在你的身份变成了:宝宝的妈妈。

    你可能沉浸在养育孩子的兴奋和满足之中,跟孩子在一起时感觉到生命的圆满,你忘了宝宝之外,还有一个你自己的身份。

    你说:一切为了孩子。但是,你为孩子做的一切,给孩子什么样的信息呢?

    尽管孩子在幼小的时候确实离不开成人的照顾,但是他从这个世界接受了什么信息,就反馈出什么信息。

    你告诉孩子你行,你有自己学习的能力,玩耍的能力,睡觉的能力,自己满足自己的能力,自己持续锻炼、学会翻身、走路的能力,孩子就会给你看他的这些能力。

    你告诉孩子你离不开我,你随时都会要奶吃,需要陪才能睡,需要我帮着哄着才能开心..... 你也会有一个这样的孩子。

    在这种关系中,你没有了自我,孩子也没有被给予独立的力量。

    再说,孩子跟妈妈和爸爸在一张床上,不可避免要影响到夫妻互动。

    以前看过一个社会学调查,说我国很多夫妻,有了孩子以后很久没有夫妻生活,有的甚至整整一年丈夫在客厅沙发上睡觉。

    性爱关系在婚姻关系中的重要性,这里不必多说。妈妈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孩子身上,那么就是把孩子放在了家庭的中心,放在了夫妻关系之上。

    孩子跟你在一起的时间,只有20多年;丈夫跟你在一起的时间,会有多少年呢?这恐怕跟你们的经营有关了。

    而且,当你把老公晾在一边,半夜半夜地陪孩子,你给老公的信息是:在我心里,孩子比你重要。你给孩子的信息是:在我心里,你比爸爸重要。

    这些信息会对你的老公、孩子又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05

    那位心理学家说到接受亲密育儿的孩子如何快乐、眼神凝聚的时候,跟接受睡眠训练的孩子来比较,讲给孩子睡眠训练的坏处。

    我不赞成不管孩子哭喊、冷漠转身的睡眠训练,但是千万不要看到“训练”两个字,就想起来冷酷无情的军队训练。

    很多睡眠训练方法,是帮助孩子学会自己入睡、自己睡整夜,是根据孩子的个人特点,由家长逐渐进行的。

    孩子自己睡,睡整夜,有更好的睡眠质量、有利于孩子身体智力发育,就不用多说了。我想强调的是:如果你给他机会,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入睡的能力。

    睡觉是动物和人类天生的本能,孩子怎么就只有陪着、哄着才能入睡呢?

    帮助孩子使用自己入睡的能力,最基本的是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建立一个入睡仪式(程序)。比如,我儿子小时候的入睡仪式是:洗澡,换干净的尿布和睡衣,喂奶,讲故事和谈话,放床上,说晚安。然后爸爸或妈妈就关门出来,孩子自己几分钟就睡着了。

    我在幼儿园带过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入睡仪式,有的放床上后会自言自语很久才会睡觉,但是除了个别新入园的孩子,每个孩子都能自己睡觉,而不是被人哄着睡觉。

    睡整夜的孩子,有的是自然就睡整夜的,有的需要慢慢训练。

    我写过自己对儿子的训练(见《怎么让几个月的宝宝一觉睡到天亮》),那时候我还没有学习幼教,是根据Gina的书,然后根据自己的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的。如果换成今天,我很可能不会再那么做,因为放任孩子哭30分钟,还是有点残忍。网上一些妈妈分享的方法很不错:孩子半夜醒来了,喂孩子水,跟孩子唱歌什么的做点安静的安抚工作,然后放睡觉;孩子哭了,抱起来安抚,安静了再放。总之你知道孩子不饿,不要养成吃夜奶的习惯,孩子慢慢地半夜就不再醒来了。

    我带过的那么多孩子,绝大多数都经过不同的睡眠训练,因为妈妈半天上班,晚上没有精力照顾孩子。在他们的眼睛里,我看不到所谓的“悲伤涣散”。

    我的一双儿女,女儿到1岁2个月断奶以后才睡整觉,大人陪睡陪到8岁;儿子3个多月开始睡整觉,从没有人陪睡。两个人都建立了安全性的依恋关系。我的育儿感觉却大不一样。女儿小时我整整一年没有睡过一个整觉,儿子小时我却在照顾他的同时,还有精力和时间关心姐姐的学习,自己学了英语考过雅思。

    写这篇文章绝不是反对母乳喂养和你选择的育儿方式,我想强调的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那些没有母乳喂养、没有陪睡、没有孩不离身的母亲,也是好母亲!

    “成为好母亲并没有一个完美的方式,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与众不同的。每个母亲面临不同的挑战,具有不同的能力,当然还有不一样的孩子... 但最重要的是一个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罗素 培勒

    图片来自网络

    *主要参考文章:

    Hadly Freeman: Attachment parenting: the best way to raise a child-or maternal masochism?

    Mamamia team: The book that divides mothers. Like, Really divides mothers

    Gwen Dewar: The science of attachmet parenting

    ————槭树街艾林跟你分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没有母乳喂养,没有陪睡,你还是一个好母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rvw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