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剽悍行动营九期四连彭伟良
正式报名行动营前,我前三十年的人生系统,我称为人生系统1.0版本。过去这个版本给我带来了很多好处,比如打造很多底层功能:阅读理解能力,执行能力。但是年近而立,发现版本老旧了,可能不太适应我现在的人生状态,于是我重新审视了这个旧系统的问题:
人生系统1.0版本——诺基亚塞班系统
001 内存不足。
虽然我过去广泛读书,涉猎的知识面比较广了。但是可以内化进我的“个人系统”内的知识不多,也就是吸收知识受阻。另外,没有一个完整的知识收纳结构,等于我的大脑里没有个完整的图书馆,真正需要用知识的时候不知道去哪里获取。
002 触屏失灵。
触屏是反应出系统执行指令的速度,我过去虽然能够把事情完成,但是效率确实比较低,涉及输出内容的工作任务我都会延迟完成,而且特别讲究输出时候的环境跟状态。
003 联网有限。
塞班系统的浏览器能链接到网络的功能非常有限。如同我链接别人的能力一般,蜻蜓点水,止步在点赞之交,缺乏深度社交功能。

加入行动营,思考系统更新
001 延伸屏幕边界。
①我考虑更新系统需要首先延伸屏幕边界,也就是扩宽知识的边界。除了每天根据当日书单以及素材来进行写作外,我还给自己制定了高阶规则,第一个是要用新奇视角切入写作,保持22天的内容写作角度不重复。第二个是要在早上11点前完成每日打卡文章,基本只有少数时间超过11点。这么做在扩宽我的知识边界,我希望通过一本书或者一个素材能够调动过往的储备知识,让新旧知识找到交集点。
②另外是看见可能性的范围值。我特别想知道第一个是自己的能力值究竟有多大,我加入了剽悍电台小组,出任值班当家的主持人,为活动出谋划策,也参加了辩论赛。这几项在突破我对声音的把控度,对活动的执行力以及激发创意跟连段自己锻炼的思辨能力。第二个看见别人身上有多少可能性,人以群分,我们目前的线下的朋友圈层基本固定,而且同质化严重,所以我会不断观察四连优秀营员的做事方式,看他们的打卡写文的思考思路。
002 增加触屏笔。
①增加触笔是为了提升整个系统的反应速度。为了提升速度,就等于我要处于无时无刻的启动状态,所以我把几次打卡任务都带到不同环境中完成,在高铁上,在厕所间,甚至在行驶颠簸山路的汽车上。我需要保证自己能够抛开状态跟环境,即时输出。
②是提升即听即输出的速度。我一般听导师讲课的时候会用笔或者电脑脑图方式快速总结导师的课程内容,比如我有次主持水清亦有鱼老师的写作课程,我在一边想接下来如何串联老师课程的同时,一边用百度脑图将老师的分享内容要点整理好分享到群里。
003 设置标星联系人。
①我们必须要在系统内将重要人物前置,首先要做的是分类,归入标星人物列表。我会把所有主动添加或被添加好友的营员做好微信标志,基本上会标注好哪个排以及名字,备注处可能还会添加行业属性,便于自己进行第二次连接。
②其次是要做重要对话。以前我的交流话术用语都是“您好”开头,后面我全面改成自己的自我介绍,只要不断标签化才能够让别人知道的“你是谁?你在哪里?你干什么?”。




打造人生系统2.0版本——华为安卓系统
经历了22天的深度参与,经过反思老旧人生系统的缺陷,进入行动营实践过程中的系统更新思考,我收获到的人生系统2.0版本:
001 情景智能模式。
情景智能模式是指手机可以监测到你所有的场景,会自动提醒你停车地点,上班以及下班回家时间等,将服务融入你的生活场景。同样的,在实践营教会了我场景化模式,尤其听了戚泽明老师的场景化开篇,我意识到不能单纯发自己的文字介绍,要想更多人认识你,得带他们进入你的故事场景里面,我把部分打卡文章和每日一问与自己亲身经历故事结合,比如通过解读《细节》这本书,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了《如何举办一场千人大会》。结合每日一问“你认为最热血的事情”,写出了自己曾经带着一班人去记录凌晨四点的珠海,我的人物形象才会更立体呈现,大家真正能了解我,也就是打造自己的品牌故事。
002 分屏功能模式。
手机可以在一个屏幕上将两个APP分上下屏呈现出来,可以进行多任务处理。在实践营的22天里,除了需要每日思考如何完成打卡任务,还要兼顾自己的本职工作。本身就是处于多任务处理状态,所幸在打卡书目《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里面有提到“预演”的概念,我每天都会坚持在睡前以及起床后现在脑内预演一遍今天会怎么操作每件事,就能系统地去分配一天的时间与任务,22天下来,我每天都在中午12点前完成打卡,每日一问的回答内容质量90%达到个人觉得具有可读性。
003 克隆功能。
手机有一个克隆软件的功能,比如可以复制多一个微信软件,在同一个手机就可以使用不同账号的微信。这是行动营教会我很重要的技能:
①能力可以迁徙。我经常看很多老铁的文章,有个老铁就告诉我们,自己曾经经历过重病,也曾经历过家庭不和谐的状态,但现在都在慢慢转好,还加入了实践营。其实,你可以看出来,她在克服的是不同的困难,病痛、家庭问题,但是都被克服了。我也思考为什么呢?因为能力是可以迁徙的,你拥有能力做一件事,那么你一样可以将这项能力迁移到解决另外一件事。也就是说你占据了一个山头,你就可以占据其他山头。
②所以我也非常乐意帮助实践营的伙伴们,第一出于真心在能力范围内希望帮助大家,第二是帮助别人解决该领域问题的能力也可以迁移到自己解决问题的场景中。那么如果我经常帮助别人,我就获得了更多解决问题的能力模型,当问题以其他形式出现在自己身上时候,我就具备了解决能力。所以,我也主动在群里分享了如何解读素材的方法,也偶尔会帮助老铁们提供点修改文章的建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