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棵树。假设这棵树是生命之树,这棵树上结了果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果实就是我们的成绩。所以,当我们看到果实(我们的成绩)感觉不满意时,这可能是因为果实的数量不够、果子太小,或是不好吃。
那么我们怎么办?大部分人会把更多心思和关注点都放在果实上面。但是,真正创造这些果实的是什么呢?是种子和根。
地上的东西,是地面下的东西创造出来的;我们看得见的东西,来自我们看不见的东西。那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如果你想改变果实,你首先必须改变它的根;如果你想改变看得见的东西,你必须先改变看不见的东西。
想改变果实,必须先改变它的根;想改变看的见的东西,必须先改变看不见的东西。
根来自哪里?来自于我们的内在精神世界、情感世界、灵性世界,而果实才是我们的物质世界,所以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一个平面世界里,而不是一个表面世界,物质世界是精神世界、灵性世界、情感世界的打印件,也就是想法产生行动,行动产生结果。
那没有好的想法,我们一辈子就不会得到丰盛的果实吗?其实也不然,这里有一个万能公式:设定 - 想法 - 行动=结果
所以想要改变,就像给计算机设定一个程序一样,先给自己大脑一个设定。设定我们的大脑就是一个有钱人的大脑,那我们现在为什么没有钱呢?因为从小到大灌输思想观念和有钱人的不一样,导致现在没有钱,那以前灌输思想观念是怎样的?这些观念是我自己的吗?我能改变这些观念吗?
回想起我自己的经历,由于以前家里生活拮据,赚钱不易,妈妈给我灌输思想是要勤俭节约,不能铺张浪费,有一块钱如果自己攥在手里不花,积攒下来,那你就是一个成才的人,人人就会夸你,买东西也挑最便宜的,一块钱恨不得当十块钱花。钱是最值钱的东西,因此还流传着一个关于我的笑话,那时奶奶生病了,想吃一颗糖,调侃我去买,七八岁的我尽然说,别吃了,可惜了钱,从那时大人们就笑话我会精打细算。果不其然,上大学不管父母给多少生活费,我都会精打细算花完,不会问父母多要一分,这样的习惯一直保持到今天。
爸爸给我的影响是,竭尽全力去挣钱,他很大方,虽然是一个农民,但是抽烟喝酒都是干部的标准,没了钱就会想办法挣,对待钱很慷慨,自己想吃想买的不管花多少钱都会买来,这点上和妈妈截然相反,因此,我小时候最爱和爸爸在一起。
但是如今社会,好像妈妈这样的人慢慢被淘汰,爸爸那样的人社会在接受,而我呢!觉得人这一生如果天天为钱斤斤计较,为钱过的紧紧巴巴,还不知道锐意进取,那这一生白来了。
与其每天想着如何攒劲,还不如想着如何挣钱,如何让自己生活的更富有,我爸爸妈妈以为城里买房不划算,而我已经住在城里,这么看,我的脑袋也是富有的脑袋,只是没有善于利用。
只要利用好,那我将来也是有钱人。对!我不久的将来也是有钱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