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过程有时是自相矛盾的,正是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让我们难以发挥学习能力。就像我们需要全神贯注解决一个问题,可是专注也会阻碍我们找到新的方法。
提到学习,很多人都会摇头唏嘘不已,究其原因,只是学习方法不合适。说白了,就是力气用错了地方,试图搬起踩在自己脚下的木头,或者想揪着自己的头发让自己离开地面。
我们有时候会依靠直觉来学习或者思考,然而大脑中已有的想法和观念,不管对错,都会阻碍我们产生更好的想法和观念。我们需要对自己的大脑有所了解,而且让错误的观念改过自新。
学习的过程中困惑不可避免,但是对我们有益。因为学习本身就是从困惑中寻找答案的过程,能够发现问题并描述出来,就已经是解决问题的开始了。所以,不要害怕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和问题。
了解了这些,调整好学习的心态,我们就可以说说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模式,发散思维模式。
听着很高端,其实就是当你专注于一件事却迟迟没有进展时,你可以放下手中的一切,喘口气,去泡杯茶,去门外的花园散散步,或者和领居家的萨摩玩一会儿……
说白了,就是放松一下自己的大脑,这个时候,你的学习会更有深度和创造力。你对那个迟迟没有进展的工作可能会突然就有一个很有创造力的新方向。
如果你专注于一件事,越做越有挫败感,这个时候不要直接怀疑自己的方向和方法不对,而是大脑给你一个信号,暗示你是时候把思维切换到“发散模式”了。
在这里要插播一条友情提示,无论是阿尔兹海默症还是抑郁症,都与缺乏睡眠有关,长期缺乏睡眠是致命的。所以,大家一定要保持睡眠充足啊。
说到这里,很多人就会说自己没有创造力,其实这是一种妄自菲薄的行为。可能有一次,你的想法和观念被大家否认了,从那以后你就不再大家面前发表自己的观点,渐渐的认为自己没有创造力。
其实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观念,创新性和认同度通常呈负相关,那些最不受认同的观点,很可能是最有创意的一个。学会接受分歧,你的想法创意不被别人接受,并不代表你没有创造力。
学习过程中还有一些我们要避免掉进去的坑,比如仅仅看着眼前问题的答案,就以为自己会了,这是学习中的一种最普遍的能力错觉。
学习的过程中,试着回想学习材料,即提取练习,效果比单纯阅读材料好得多。在学习中进行回想,让大脑提取关键概念,而非通过重复阅读被动的地获取知识,将会让你更加集中、高效的利用学习时间。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问自己问题,考试时这个概念可能会怎么提问,然后自己根据学习内容进行解答,当然是不能看着书来回答,是回想材料内容来回答。
学会一个技巧,还得知道何时何地去使用。
有些人学会一个技巧以后,总想着以不变应万变,想用一个技巧解决所有问题。这就像一个木匠学徒,只会用锤子一件工具,一段时间后,还以为不管什么疑难杂症,只要一锤子下去就能解决。
在数学和科学的学习中,必须进行适量的练习和重复,但是学会一个技巧并不是万能的。另外,我们在学习时不要抱着只是为了交差而写作业。
再来一条友情提示,与其过度学习,不如穿插学习。这是说学习的时候可以适当去学习其他内容,不仅能有助于切换自己的思维模式,还能让自己的大脑更有效率。就像你吃饭的时候如果只吃菜就会腻,但是加点米饭或者馒头,就会很有味道。
但是我们也不能同时学习很多东西,变成了一心多用,这就像不断地揠苗助长,不断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脑中的新观点,新概念没有机会生根发芽。
拖延是一种慢性毒药。大多时候我们对一项任务的恐惧比这项任务本身消耗更多的时间和能量。
陷入拖延很简单,但是获得顽强的意志力就难多了。而且用意志力来对抗拖延就是杯水车薪,最终徒劳无功。
每个人都习惯于趋利避害,逃避痛苦,但是习惯性的回避会带来非常糟糕的长期影响。拖延症不仅可以作为技不如人的借口,甚至成为虚荣的温床。
举个例子,很多人考前突击复习,如果考试结果不理想,就会说自己时间不够,没有复习到位;如果考试结果比较好,就会说自己只看了两天就怎样怎样。其实我们都明白,这种考前突击的方法,在考试结束后复习的内容没几天就忘光了。这也是我们在学校学习究竟是为了求知还是求分的一个问题。
怎么去战胜拖延,如何去改变?
改变的关键在于制定计划,培养习惯会很有作用。习惯可以帮助我们节省力气,为我们的大脑腾出时间进行别的活动。
计划开始后可能不会顺风顺水,但一定要坚持,必要的时候可以调整计划,要是计划有效果,再去享受成功的喜悦。
有人就会问,我坚持不下去怎么办?为了养成一个新习惯,我们可以给自己设定一定的奖励,可以是肆无忌惮的玩会儿手机,可以是出去看个电影,可以是买一件衣服,甚至出去相个亲……前提是奖励和任务成正比,而且不能取巧,比如你不能因为自己早起了一次就去买一件犹豫了很久没舍得买的贵重衣服,或者一个晚上没熬夜就奖励自己熬夜一个周……
改变拖延的习惯,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一定能行”的信念,增强信念的方法之一,就是发展一个新的朋友圈,要培养我能行的信念就要多和抱有这种信念的同学相处。
还有一点,想要避免拖延,就不要专注于结果。比如在番茄工作法中要关注番茄时间那25分钟的工作时段,而不是专注于完成任务。
继续一条友情提示,在轻微压力下学习,你就能更轻松的应对更大的压力。
干扰不可避免,在它出现时,你要做到无视它。
你可以选择在番茄时间段以内,不看手机,不吃东西,不去上厕所,只专注于一件事。当你练习过几次以后你会惊讶于自己的效率会如此之高。
学习时,我们还需要尽量避免被动重复,因为主动重复让人的记忆更深刻。就像自己喜欢的姑娘,更容易记住她的一言一行。
最后,想分享给大家一个和学习有关的故事。有一位家长对老师说,自己家孩子不是笨,就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老师反问,连正确的学习方法都掌握不了,还不是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很重要,当然也不要给自己的成绩差找借口。
最后一条友情提示,找一个有学习氛围的地方,看着别人都在努力学习,你也可能会更想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