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在的,若非这是一项作业,我可能不会再次拿起它——《弟子规》。一本薄薄的小书,内容短小而精悍,当我一边读着原文,一边看着后人给标注的小故事,我突然很庆幸自己又拿起了它。
这里面给我感触最大的便是“孝”这个字。“孝”之一字,上为老,下为子,子能承其两亲,并能顺其意。
“首孝悌。”
所谓“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倘若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那还指望他爱谁?《弟子规》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而实际上,现在有多少人真正做到孝顺父母了呢?讲真的,有多少人真正明白“孝”这个字的含义呢?
有人说,“我帮父母洗衣做饭,帮他们打扫卫生,这就是孝顺。”没错,曾经我也一度认为替父母做几件家务事就是“孝”了,可在读了《弟子规》后,我才发现我的认知是多么浅薄。《弟子规》上讲,“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当父母呼唤我们的时候,应当立即答应,不能迟缓,执行父母命令时应当立即行动起来,不能拖延偷懒。检讨一下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正在玩电脑、看手机的时候,父母喊我们,哪怕是喊我们吃饭,我们要么忙的不答应,要么就是答应了也留在原地不动弹。若是正好在打游戏,还恰巧输了,怨气又会撒在父母身上,嫌他们唠叨,害的游戏都输了。
有时父母让我们出去帮他们办点什么事,我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放下自己手中的事去帮父母干,而是会说一句“知道了,一会儿就去”,如果这时父母催的急,我们立马就觉得不耐烦不情愿,心里还会有所怨言。
父母的教诲,要恭敬的听明白,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的接受。我相信,处在叛逆期时的我们,几乎每个人都有和父母争吵过的经历,父母说我们一句,我们就有十句话来反驳,有时父母说的狠了,就各种冷战耍脾气。即便是我们错了,为了那点儿什么所谓的面子自尊,也不愿向父母低头认错,到头来还得让父母妥协。
生活上父母对我们百依百顺,对我们想要的东西想方设法的满足,我们不但没有想过去感恩,反而觉得那是理所应当。至于什么“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于我们而言,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
现代社会,兄弟姊妹之间因赡养老人的问题而纠纷不断的事件经常发生,老人去世,兄弟姊妹之间因遗产分配问题闹上法庭的例子更是屡见不鲜,原因归结为一句话:都是钱惹的祸。往深了说,那就是因为心中无孝。
在我们村里,有这么个老人,她年轻的时候离了婚,后来也没有再嫁,一个人扶养着三个孩子,孩子要上学,孩子要嫁娶,一个人养活四口人,个中辛酸可想而知。后来她老了,走不动了,早年的辛劳也让她身体落下了病根,没有人来照顾她,她在孤独中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时光。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户人家的一个老人, 家里的四个孩子直到成家前都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而他一直在外打拼,积累了可观的家底。年纪大了因病卧床,而他从未关心照顾过的四个儿女,却挣着抢着去照顾,轮番上演孝心大剧,甚至很多外戚都想去。为什么?因为每天去照顾他的人,临走的时候,他都会从枕头底下拿出一百块钱来给那个照顾他的人。谁会和钱过不去呢,是吧?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父母含辛茹苦将我们养大,父母迟暮之年我们理应去照顾他们,来回报他们一生不计回报的付出。然而,然而。赡养和钱财挂钩,照顾为了财产利益,所谓的孝,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每次想来,都觉得甚是讽刺。
古时有闵损的芦衣顺母、郯子的鹿乳奉亲;有董永的卖身葬父、江革的行佣供母;有黄香的扇枕温衾、王祥的卧冰求鲤……一个个孝心故事感天动地。都说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类发展到今天,难道还不如古人了吗?古人尚且知道父母恩情大过于天,反观现代社会的我们,何以越来越冷血?
人非草木啊。父母捧着一颗充满温暖和爱意的真心,给你他们所能给你的一切,不是为了换取你的无视和冷漠的。当温热的心被置于无情的寒风中,你要知道,心会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