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问句:
1、形成问句——提出问句——倾听答案——再形成另一个问句——提出下一个问句(循环)
2、工作的任务:聆听、形成问句(他们相信什么、珍惜什么、希望获得什么)/案主的任务:进行问句。
3、哲学理念:你永远不会知道对话将会出现什么结果,尤其是和一个之前你从未与之谈过话的人。
4、通则:从案主最后或较早的回答内容来形成你的下一个问句。
5、通则的目的性:1)通过提问和回答,引出新的觉察和可能性,2)原则的运作是在案主的参考架构内进行。
获取细节:
1、获取细节意味着询问案主有关陈述中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如何”的问题。(who/what/when/where/how)注意:没有why。
2、在建构解决之道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会使用提问来获取描述性而非分析性的细节。
收获:
1、书中原文:法国人说“上帝在细节之中”,德国人说“恶魔在细节之中”,宝萍老师加了句中国人说“细节决定成败”。瞬间对细节有了深刻的认识。
2、今天在讨论细节时,看到了自己曾经的“伪焦点”:
同样的焦点问句:书中针对当事人的奇迹愿景(我想我会比孩子们早起,为他们做早饭,然后我们一起吃早饭)的提问做法:
首先“引用当事人原话”,然后询问当“当事人”这么做了,“对方”会怎么样?这里有一个再次描绘奇迹愿景细节的部分,让愿景更加的立体化,那也是“当事人”的目标所在。
而当愿景更加清晰后,再次回到“当事人”的知觉上,书中的提问:那对你来说会怎么样?整个过程细腻、流畅,同时能看到奇迹愿景的立体性、完整性、真实性,更有利于“一小步”的实施。
为什么说自己是“伪焦点”,对于上述奇迹愿景的描述,同样的焦点式问句,在当事人奇迹愿景描绘出来后,可能会直接问:当这些发生了,你会有什么不一样?看起来同样是焦点问句,但已经跳脱出当事人架构,当然也不在咨询师架构,而是简单的就摆了个焦点的花架子。当事人可能也会觉得这个问题有点不知道怎么回答,就是在咨询中常常遇到的“我好像有点想象不出来”,这并非来访者的抗拒,而是可能这个问题已经脱离了他的架构。
思考:
在今后,我怎么样能够更加细腻的让自己有觉知,在来访者的架构中访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