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死不死,我只请了7天假:有些艰难,不可想象!”不得不承认,作者很会起标题,如此具有冲击力的标题,我是一定会点进去看的,这样的内容一定自带争议性,底下的评论一定是站队分明。
文中讲的是,一个打工仔,请假7天回家看望病危父亲,最后演变成,儿子一句话将父亲逼死的悲惨结局。
儿子问父亲:“你到底死不死?我就请了七天假,是把做丧事的时间都算进来的。”
老人随即自杀。
儿子“如愿”给老人办完丧事,回城继续打工。
文章写到这,作者并没有表现出一丝对儿子冷血的讨伐,而是将整篇文章的重心放在了生活不易,多点体谅,少些谴责,要从实际出发,多反思,多想解决办法。
诚然,从评论区就可以看出来,大家对此看法严重不满,然后迅速爬到道德高地,并上升至三观问题,对作者实施语言暴力。
在此,我不做任何评论,就作者口中说的从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来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待意外来临时,才知道谁在裸奔
巴菲特说过:待潮水退去,我们才知道谁在裸泳。套用一下巴爷爷的说法,待意外来临时,我们才知道谁在裸奔。
就如文中逼死父亲的儿子,以及病危的父亲,都是裸奔者。
一份维持全家老小糊口的工作,一个危在旦夕的生命;一笔微薄的收入,一张昂贵的病床。
儿子果断放弃至亲,选择了前者,因为在风险面前他无能为力。(可能是我们多想了,或许儿子就是个彻底的白眼狼)
越是穷人,越应该重视保险
保险不能规避风险,只能尽量减轻风险造成的损失,但这就足以。
很不理解,为什么很多人拿“没钱”当做拒绝保险的理由。没钱买保险,难道有钱生病?
估计不是,大多数人都在侥幸生存,祈祷着厄运不要降临在自己头上。
这显然是徒劳的,因为谁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到来。
生存不易,生活更是艰难。每月规划工资的时候,给保险留点预算吧,寿险买不起,可以买点消费型的重疾险,再不济给自己或者家人配置医疗险、意外险。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消费型重疾险:杠杆比高,用较低的保费撬动高保额,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尤其适合经济基础薄弱的人,比如底层打工者、家庭主妇、初入社会的毕业生等,每年保费只需要几千元即可,年龄越小,保费越便宜,甚至低至几百元,年龄越大,保费越高。
保险强调的是未雨绸缪,如果年龄超过50岁,就不适合购买这类型保险,因为大部分可能核保不通过,而且很容易就会出现保费倒挂的现象,总保费超过保额,不够划算。
医疗险:价格很便宜,普通人买一般医疗险即可,生病了,拿着出院费用单找保险公司报销。
目前市场上比较火的仍然是各种百万医疗险,听起来保额很高,大都是噱头,几百万保额大部分情况下是用不到的。
意外险:我还没买意外险,大概是觉得自己是单身未婚的乖乖女,所以一直在侥幸的过每一天。直到那天听闻海航系掌门人在国外出差不慎摔倒一命呜呼的新闻,我感叹世事无常,纵有腰缠万贯,也逃不过意外的魔爪,第二天就给自己买了份高额人身意外险。
我见过很多人 ,在尚且健康,无病无灾的时候聊起死亡,总是一副大无畏的精神,大不了两眼一瞪两腿一蹬,但坚决不让那些冰冷的医疗器械摆弄我的身体;没钱治就不治,回家坐院子里看日出日落……我要尊严的离开这个世界!!
但真正躺病床上的时候,将医生的话奉为圣旨的大有人在,卖房卖车用进口药的大有人在,总之,不到最后时刻,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么放不下这个世界,放不下身边的亲朋好友。
但世界上有一种病治不了,穷病。虽买不起房买不起车,我希望你给自己买上保险,买对保险。请不要听信旁人的三言两语,就将保险丑化黑化。要知道,穷人的抗风险能力弱到不你难以想象;要知道,愿意为你的风险买单的除了你,还有保险公司。
网友评论